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影响效果。方法1100例患者选择自2016年7月至2017年我6月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昏迷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经给予传统眼部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强护士培训、高危人群评估、保持眼部清洁、保持眼部湿润、个体化高危因素防范等以预防为目的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为8.0%(4/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10/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实施以预防暴露性角膜炎为目标的针对性临床护理措施,能够切实提高眼部护理质量,从而达到有效预防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的目的,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昏迷患者 暴露性角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新会区狂犬病疫苗接种依从性的方法,科学预防狂犬病。方法对不按照医嘱完成疫苗接种的狂犬病暴露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掌握影响接种依从性的因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结果新会犬伤门诊就诊者的疫苗接种依从率为86.71%,不依从原因主要是接种程序太长遗忘了接种和价格太贵,没空接种、没必要全程接种和副反应大也是影响原因之一。结论通过电话随访、知情同意和使用“2-1-1”程序接种等途径可以提高我区狂犬病疫苗接种者的依从性。

  • 标签: 狂犬病疫苗 依从性 &ldquo 2-1-1&rdquo 接种程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工作中面临的职业暴露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对ICU护理工作中的职业暴露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的分析,并对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加强科室的管理。结果ICU护理工中的职业暴露及医院感染均明显下降。结论对ICU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加强管理,可以同时降低职业暴露及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CU护理工作 职业暴露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现代社会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化,COPD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COPD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疾病,其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有关,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基因组是遗传和环境暴露之间的重要纽带。因此,本文就表观遗传学中的DNA甲基化和环境暴露共同作用对于COPD的影响进行探讨。

  • 标签: COPD DNA甲基化 环境暴露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年轻恒前牙冠折伴牙髓暴露,运用活髓切断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55例因外伤造成的年轻恒前牙冠折伴牙髓暴露的病例,采用活髓切断术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疗效观察。结果55例患者共66颗牙,其中治疗成功61颗,占92.4%,治疗失败5颗,占7.6%。结论年轻恒前牙冠折伴牙髓暴露后,采用常规活髓切断术是治疗年轻恒前牙冠折伴牙髓暴露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年轻 恒前牙 冠折 牙髓暴露 常规治疗
  • 简介:摘要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hthalateeaters,PAEs)又称为塑化剂、增塑剂,常用于塑料制品、装修材料和医疗器械中。因PAEs的广泛使用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导致食物和水源等物质的污染。PAEs被认为是一类具有生殖发育毒性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除生殖发育毒性外,PAEs也被认为有神经发育毒性,但目前母乳中塑化剂含量与婴幼儿期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接触对婴幼儿神经发育的影响,国内无相关报导。本文对婴幼儿期PAEs暴露对神经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展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暴露对婴幼儿期神经行为影响的研究提供基础。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暴露 生殖毒性 神经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中不暴露喉返神经,治疗组在手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损伤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结果对照组中出现了4例喉返神经损伤情况,治疗组中没有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情况,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是(5.89±1.31)个月,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是(7.10±2.02)个月,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开展手术治疗过程,可以有效的降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常规暴露 喉返神经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柳州市中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探讨防护对策,为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核实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资料,对2010年至2013年该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共97例,暴露率8.17%。护士暴露人数占职业暴露总人数的86.60%,暴露部位以手部为主,占94.85%,职业暴露以针刺伤居多,占77.32%。根据暴露评估情况,预防性用药,定期监测追踪未发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案例。结论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加强重点人群及关键环节的防护,健全暴露防护管理体系,规范暴露应急处置、预防用药,定期监测追踪,可降低职业暴露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监测 防护
  • 简介:摘要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在胬肉向角膜生长的过程中,由于牵扯产生散光,或因胬肉生长遮蔽瞳孔,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此外由于充血肥厚的胬肉组织位于睑裂部,还影响患者的美容及身心健康。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复发率高达30%~69%。

  • 标签: 翼状胬肉 结膜转位术 巩膜暴露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狂犬病疫苗对暴露后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内我中心指导的犬伤门诊(我中心指导全区14个犬伤门诊含区一医院和区中医医院犬伤门诊)接收的患者随机选择118例(均按犬伤门诊规范处理伤口),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实采用狂犬病疫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狂犬病疫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的伤口愈合效果、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的患者普遍伤口愈合效果要比观察组明显,且治疗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暴露后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狂犬病疫苗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大医护工作者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 标签: 狂犬病 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疫苗 暴露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