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内镜消化异物取出术的护理。方法我院于2013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38例消化异物患者,静脉麻醉下行无痛内镜消化异物取出术,加强护理干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患者在护士精心护理配合下,顺利完成无痛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无并发症。结论对上消化异物经无痛内镜取出术的患者,应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诊治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上消化道异物 无痛内镜 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放射介入治疗消化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回顾研究法对筛选出的 33例行放射介入治疗方案的消化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统计患者的止血有效率。结果:在所有研究对象中,有 32例( 94.3%)患者止血效果显著。其中 2例患者在接受放射介入方案治疗后,尽管并没有尽快止血,不过出血量大大减少。剩下 1例恒径动脉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术后效果不错,不过在出血停止 2d后又再次出现,后转于外科门诊接受治疗。术中并没有出现患者死亡及并发症问题。结论:放射介入治疗消化大出血的效果显著,止血有效率高,手术安全性强,是一个值得广泛应用的临床止血技术 [1]。    【关键词】消化 ;大出血 ;放射介入 ;止血有效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Method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33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who were selected by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Results: among all the subjects, 32 cases (94.3%) had significant hemostatic effect. Among them, 2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nterventional therapy, but the amount of bleeding was greatly reduced, although the hemostasis was not stopped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remaining 1 patient with constant diameter artery rupture and massive hemorrhage had good postoperative effect, but it reappeared 2 days after the bleeding stopped, and then transferred to the surgical outpatient department for treatment. There was no patient death and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is significant, with high hemostatic efficiency and strong surgical safety. It is a clinical hemostasis technique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消化溃疡穿孔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结合手术方法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72例患者,治愈67例,死亡1例,出现并发症4例。结论针对急性消化溃疡穿孔患者在其围手术期时采取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其在临床上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 溃疡穿孔 围手术期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放射介入治疗在上消化大出血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消化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经消化内科常规治疗无效后,均施以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观察分析本组患者接受放射介入治疗后的出血量、止血及出血复发情况。结果经放射介入治疗,本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量明显较治疗前少(P<0.05);与此同时,本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高达95.00%,出血复发率则为1.25%。结论应用放射介入治疗消化大出血患者具有一定优势,其止血迅速、成功率高,疗效确切,且治疗后出血复发率极低,安全性较高,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 大出血 放射介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痛胃镜用于老年消化异物中的价值。方法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消化异物老年患者70例开展研究,以随机信封法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用常规胃镜,实验组用无痛胃镜,对比2组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激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消化异物治疗中应用无痛胃镜,既可改善应激反应,又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胃镜 老年上消化道异物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MSCT应用于急腹症消化穿孔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88例经诊断认定为急腹症消化穿孔疾病的病人,所有病人进行MSCT检查,并观察分析影像结果。结果 88名病人中的影像表现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3.18%。结论 MSCT检查在急腹症消化穿孔的诊断中,有着较为精准的诊断价值,在临床检查中有着积极的诊断作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急腹症 上消化道穿孔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 年消化穿孔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消化穿孔的患者 40例,采取科学数字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组别名称:实验组、对照组,组别例数:两组均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 。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分别为 42.50% 、 10.00% ; 实验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但是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02% ,对照组 80.00% , P < 0.05 。 结论:采用腹腔镜消化穿孔修补术治疗消化大穿孔不但缩短了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了患者警服负担,同时还有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

  • 标签: 上消化道穿孔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进行新生儿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进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生理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PaCO2、PaO2、呼吸、心率等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新生儿肺炎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 2017 年 11 月至 2018 年 11 月收治的 84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 42例)和对照组( 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循证组在此基础给予循证护理。结果:循证组并发症发生率( 21.43%)低于对照组( 57.14%)( χ2=11.230, P=0.001),气管插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 t=7.316, P=0.001)。结论:循证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气管插管时间。

  • 标签: 循证护理 神经外科 气管切开患者 气道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在重症新生儿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60例重症新生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管理组、对照组,各30例。管理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予以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80.0%,P<0.05。干预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4±0.8)天,咳嗽消失时间为(3.3±0.5)天、啰音消失时间为(3.9±1.1)天,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能够更好的改善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病症。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重症新生儿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流速湿化氧疗系统在建立人工重症患者脱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我科并建立人工的246例重症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8年月建立人工的275例重症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脱机后采用传统的人工鼻湿化吸氧,试验组则采用高流速湿化氧疗系统持续吸氧。比较两组患者湿化效果、患者舒适度以及带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脱机后湿化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脱机48小时后肺部感染率及患者带管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速湿化氧疗系统湿化效果由于传统的人工鼻湿化,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肺部感染率,缩短带管时间,满足临床脱机患者的需求。

  • 标签: 氧疗湿化 人工气道 重症患者 脱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间ICU收治的100例建立人工的患者,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接受品管圈工作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意外脱管率、血氧饱和度异常率及日吸痰次数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在建立人工第3d、5d、7d的痰痂形成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于ICU人工护理中效果确切,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微量泵进行人工湿化,因应用湿化液的不同,其疗效存在的差异研究.方法将2011年我院ICU收治的60名气管切开或插管的重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开始即应用不同湿化液进行湿化,并同时进行痰培养连续监测三天,之后根据化验回报实验组改为应用生理盐水50ml加痰培养敏感的药物继续进行湿化治疗,对照组不变.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就粘膜干燥程度没有明显差别,但吸痰次数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原因是痰液量减少.结论采用生理盐水加敏感药物,用微量泵2~6ml/h持续泵入内湿化,可降低肺内感染发生,同时减少吸痰次数,减轻对的刺激,避免了人为造成的损伤.关键词微量泵;;湿化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6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人工的监护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早期机械通气,对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在通过呼吸机通气治疗后,62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为93.94%,4例患者因中毒时间过长,中毒剂量过大等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6.06%。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开展早期机械通气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51-01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早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 方法: 选取 2015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 60 例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患儿 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 30 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给予 早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 PH 值为( 7.35 ±0.12 ), PaO 2 为( 67.28 ±8.83 ) mmHg , PaCO 2 为( 56.07 ±15.62 ) mmHg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78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建立人工,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39例),另一组为研究组(39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方式予以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方式选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人工气道 综合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