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手段对不同年龄扁桃体摘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上半年在我院行扁桃体摘除术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不同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给予两组患者恰当的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症状基本情况。结果 高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59%明显高于低龄组的72.97%,符合统计学意义(χ2=6.36,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3~4级出血基本相同,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组患者疼痛情况和1~2出血情况明显低于低龄组,且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年龄段扁桃体摘除术患者术后护理方式存在差异,根据年龄特点不同,护理侧重不同,患儿关注的重点在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安全护理上,成年人侧重患者心理疏导,提高依从性。实际护理中,应根据年龄特点进一步协调。

  • 标签: 不同年龄 扁桃体摘除术 护理思路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主要探讨抑郁症障碍患者在不同年龄段产生的影响因素。方法:让某医院符合CCMD-3抑郁障碍的病人参与一般情况调查表和CES-D表,并与健康体检者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CES-D表进行对比分析,有次明确抑郁症对不同年龄段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文研究选择了63名抑郁症患者和31例健康体检者。最终结果显示,是否患有抑郁症于病人的工作性质、行为类型、家族史、家族是否有人自杀或自杀倾向、活动参与度这五项因素有紧密关系。结合回归方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行为类型和活动参与度的相关性更强。结论:在明确抑郁症对不同年龄段构成的影响因素后,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以此从基础上降低病人抑郁症程度

  • 标签: 抑郁症 年龄段 工作性质 行为类型 活动参与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康复期精神分裂症(SCH)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方法:研究时限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从我院精神科抽选60名患者,根据病症的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30名,评估对比SCH组BD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结果:SCH组数字符号、倒背数字广度小于BD组,对比P<0.05,A/B连线测试、顺背/总分数字广度对比,P﹥0.05。结论:临床为进一步提高精神类疾病治疗效果,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SCH)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损害测试,发现BD损害程度更轻。

  • 标签: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 损害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TSH(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变化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患者的血清TSH浓度进行测定,并根据不同浓度将之分为观察组(n=30,血清TSH水平异常)和对照组(n=30,血清TSH水平正常)。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对两组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修订致残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中,急性期的TSH水平随着患者NIHSS评分的下降,而随之呈现下降趋势。两组患者TSH水平、NIHSS评分和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恢复TSH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可为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的提供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脑卒中 预后 促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脓毒症各类型的患者血液中提取降钙素原,对比其浓度量化关系及中医证型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方法:选择一项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 100例患者,然后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两组。最后将这两组患者的资料及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数评分。结果:经过两组的分组然后进行分析显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中医证型的关联性分析。结论:中西医结合对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 PCT量化关系之间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降钙素原 关联性 中医证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血压变异性(BPV)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IS患者之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进行检测24h的BPV参数、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对比BPV颈部动脉的狭窄关系、BPV参数预后的关系。结果:BPV参数指标水平会随着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增加而增加(P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变异性 颈动脉狭窄程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阑尾炎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程度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盲选法将其划分成2小组,观察组对照组,每小组有15例患儿,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小儿阑尾炎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突出,可缓解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提升治疗依从性,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 小儿阑尾炎 疼痛程度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骨硬化蛋白腹主动脉钙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收75例需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归为实验组,同时将本院接收在此时间段接收34例健康者作为对比对象,归为对照组,所有参与者均接受骨硬化蛋白水平检测X线检查,对比2组骨硬化蛋白水平、腹主动脉钙化发生率并以此分析骨硬化蛋白腹主动脉钙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骨硬化蛋白水平、腹主动脉钙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腹主动脉钙化患者骨硬化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患者,P

  • 标签: 血液透析 骨硬化蛋白 腹主动脉钙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变化脑卒中的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观察组观察对象,根据ACI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另外记录水肿的大小和是否存在出血转化,可以作为分组分析的依据;另将非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酸(URIC)和血糖(GLU)、外周血S100β蛋白浓度水平,分析观察组内CHOL、TG、URIC、GLU、外周血S100β蛋白浓度水平改变。结果:观察组外周血S100β蛋白浓度、CHOL、TG、URIC、GLU均更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内,重度组更高于轻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间相关水平比较同样具有显著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变化脑卒中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关联。

  • 标签: S100B蛋白 脑卒中 严重程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不同年龄段已婚妇女的妇科病普查情况。方法以全镇4563名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其分成20-35岁、36-50岁、51-65岁、66岁以上四个组别。为所有研究对象开展妇科疾病调查和常规妇科检查之后,分析四个组别已婚妇女的妇科疾病普查状况。结果研究对象已婚妇女在卵巢囊肿、盆腔积液这两种妇科疾病发病率上的差异年龄无关;慢性宫颈炎发病率已婚妇女年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5-50岁组别已婚妇女慢性宫颈炎发病率最高,为68.21%。结论基层已婚妇女的妇科疾病发病率整体偏高,应该加强基层地区妇女妇科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和宣教。

  • 标签: 已婚妇女 妇科病 普查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正常膝关节软骨在1.5TMRI的厚度,以了解关节软骨的随年龄而变化的特点。方法:选择男性右侧膝关节无外伤、无任何临床症状的体检者30例,按年龄分为少年、中青年、老年3组,每组10例。MRIT1加权矢状位上测量膝关节内外侧关节面上下及髌软骨最厚处共5点测量关节软骨厚度。比较3组各点平均厚度。结果:平均测量结果显示,老年组、中青年组、少年组的股骨内侧关节面、股骨外侧关节面、胫骨内侧关节面、胫骨外侧关节面、髌软骨厚度分别为1.35、1.55、1.20、1.354、.20mm,1.45、1.58、1.34、1.29、4.80mm,3.14、4.87、2.90、3.08、8.93mm。少年组各点软骨厚度中青年、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年组各点软骨厚度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正常关节软骨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变薄;少年组明显比中青年、老年组关节软骨厚。

  • 标签: 年龄 膝关节 关节软骨 MRI 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不同年龄阶段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研究,按照年龄将所选患儿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每组各32例,对四组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所选患儿均存在咳嗽症状,98例有发热症状,82例患儿体温在38.5℃以上,热程最长为15天,最少为1天。婴儿组热程均值为2.2天;幼儿组热程均值为3.2天;学龄前期组热程均值为5.5天;学龄期组热程均值为6.1天;42例伴有喘息症状,22例为首次喘息,年龄发热率之间呈正比,婴幼儿出现肺部干啰音、喘息、湿啰音的概率高于年长儿。各组患儿主要肺外表现为消化系统受累,心血管系统次之,发生率最高的是婴儿组。所选患儿均接受胸部X线检查,26例行胸部CT检查,婴幼儿斑块状影发生率比年长儿高,胸腔积液以及叶/段实变影发生率比年长儿低,婴儿组、学龄期组患儿的肺不张发生率更加明显。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年龄阶段不同,其临床特征也不同,特别是婴幼儿学龄儿童比较有显著差异。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儿童 年龄阶段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不同年龄对留置效果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将不同年龄段使用留置针的患儿120例,随机分组,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患儿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留置针使用效果套管针脱落、阻塞及局部渗漏、肿胀、静脉炎等影响留置的因素,在各年龄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探讨并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中的不良问题,提高使用成功率,使留置针在儿科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年龄 儿童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男性Graves病患者骨密度(BMD),探讨甲状腺激素、体质量指数(BMI)患者BMD的相关性。方法116例男性甲亢患者,均在入院时检测骨密度和相应指标,随机抽取36例各年龄组健康男性体检时测得的骨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raves病骨质疏松好发于桡骨,桡骨BMDBMI、TSH呈正相关,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碱性磷酸酶(ALP)呈负相关。结论男性Graves病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并与病情有关。

  • 标签: 格雷夫斯病 骨密度 危险因素 男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年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的特征和出院医嘱用药。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展时间为2019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入组成员,回顾性分析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出院后1个月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其临床特征以及按照医嘱进行用药的情况。结果:患者主要出现的临床特征包括呼吸困难、下肢浮肿以及患者的肺部出现湿罗音;对于阿司匹林的使用其年龄范围在60岁至75岁这一区间的患者中使用率更高,而对于氯吡格雷和利尿剂药物的使用则是在年龄超过75岁的患者中使用概率更高,他汀类和地高辛药物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中使用概率相差不大。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衰的患者来说,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年龄大小等不同的临床特征进行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的控制,从而进行更加正确合理的用药治疗,保证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 标签: 不同年龄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特征 出院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