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320患者进行研究,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一组观察组,每一组中的患者都有160例。对照组中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之后出现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所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MEA能有效地预防神经内科可避免性压疮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失效模式与效率分析法针对压疮组成团队,分析诊疗流程并制作出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值。结果制定与实施预防压疮改进措施,实施前后事先风险指数(RPN)值对比,压疮风险下降;形成压疮防治指南。结论FMEA方法的应用有助于预防可避免性压疮,从而降低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1。

  • 标签: FMEA 压疮 事先风险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找到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者96例,完全随机地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使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48例,依据介入治疗病患特点和其安全隐患针对护理。结果在护理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护理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内科患者护理中,采用介入治疗护理并结合安全管理措施改进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很大帮助,而且有助于增强服务责任意识并降低患者或其家属的投诉率和发生纠纷的风险。

  • 标签: 心内科 介入治疗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常见病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常见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组5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西地兰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Dd及LV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常见病心力衰竭采取西地兰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心内科 常见病 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医院神经内科的患者100例随机分配,一组是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普通的护理,另外一组是给予心理的护理。同时对相应的心理护理和满意度进行了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对照组的心理度明显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中使用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度和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也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神经内科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72.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使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有效恢复。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患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病房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以及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40例呼吸内科病房患者,对其进行痰液标本采集,分离获得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316株痰标本,共分离出270株铜绿假单胞菌占85.4%,;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检测的10种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耐药率24.7%。结论呼吸内科患者当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极高,且逐年上升,铜绿假单胞菌对于药物的耐药性为多重耐药性,为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应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呼吸内科病房 铜绿假单胞菌 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希望本文能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随机选取本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接收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医治疗的先后顺序一对一进行分组,第一组50例行急诊内科治疗,第二组50例行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应的治疗,结束治疗之后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第一组显效患者20例,有效患者28例,无效患者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第二组显效患者15例,有效患者24例,无效患者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第一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心率指标变化明显优于第二组,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急诊内科治疗,临床效果佳,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心率指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内科治疗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一共有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哮喘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负面情绪明显减轻,使并发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重症哮喘 呼吸内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支气管炎实施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苏黄止咳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或恢复至发作前水平的时间、临床疗效、IL-6、IL-8、TNT-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观察组差,观察组咳嗽、咳痰恢复至发病前所需要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短,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症状,提高康复效率。

  • 标签: 中医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 肺部啰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在消化内科进行临床实习的学生106名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观察组实施PBL教学法。对两组研究对象在接受不同的教学法后对其进行相关考核,同时对两组研究对象开展教学方式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各项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考核评分,两组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研究对象对教学方式满意度为94.34%(50/53),较比对照组81.13%(43/53)的满意度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研究对象各项考核评分明显提高,同时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方式满意度大大提高,促进研究对象对相关知识的深入探讨及学习,值得推广。

  • 标签: PBL教学法 消化内科 实习教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呼吸内科患者2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呼吸内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内科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呼吸内科患者家属(P<0.05);观察组呼吸内科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留置针不良事件,提高呼吸内科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风险管理 呼吸内科患者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疾病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舒血宁、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变化水平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时,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舒血宁、盐酸曲美他嗪,得到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 舒血宁 盐酸曲美他嗪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近两年收治的神经内科病房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人性化护理方法实施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恢复效果等方面件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质量评价较高。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8.14%和93.3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实施,以患者为中心,开展语言和行为的双重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防范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也使护理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效果显著。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神经内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内科患者的抢救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内科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人性化护理)与常规组(日常护理)各39例,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护理技术及心理护理)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程度良好,P<0.05。结论对急诊内科患者在抢救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使得最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内科 抢救 人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对其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急诊内科治疗方法,并进行相关临床资料的回顾与分析,以总结急诊内科治疗应用在临床上的效果。结果60例老年重症急性心衰患者有60例患者生还,0例死亡,救治成功率为100.0%,病死率为0%,急救满意度为100.0%;60例生还患者中有2例发生了并发症情况,包括1例心律失常、1例心源性休克,在及时对症救治后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心率、呼吸频率、血氧分压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本组患者NT-proBNP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急诊内科治疗应用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其临床应用价值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 标签: 急救 治疗 老年 重症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病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最近1年时间内来到我院就真的老年病意思糖代谢患者攻击136例,并采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进行空腹血糖监测,并监测其葡萄糖耐量。结果在本次调查当中,糖代谢异常共计70例,确定为糖尿病患者则为24例,所以糖代谢异常总数则为94例,经由空腹血糖确诊为56例,而葡萄糖耐量测试确诊数量为70例,相比之下采用葡萄糖耐量来进行确诊则有着良好的诊断率,所以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病内科 糖代谢异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患者98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改进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包括给药、病情观察等。改进组实施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高护理质量。结果改进组护理人员入院时护理质量得分(95.48±1.66)分、住院中(98.76±0.87)分、出院时(96.43±0.43)分、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2.04%、护理满意度97.9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从入院时、住院中、出院时三个阶段入手,在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改进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质量改进 心内科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改进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于我院心内科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6例,该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56例,该组患者应用改进后的护理方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内科的护理中,及时地更新护理服务理念,转变护理服务思想,并定期进行人员培训,能够有效地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护理能力,可以显著地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心内科 改进 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