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由于存在视网膜裂孔,以及玻璃体对视网膜牵拉,导致液化玻璃体进入视网膜下,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分离。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视网膜激光光凝封闭裂孔,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硅油或惰性气体填充术,药物治疗等。本文对其近年来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激光 巩膜扣带术 玻璃体切割
  • 简介:目的研究传入神经物质-谷氨酸在小鼠耳蜗Corti器中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简洁而又成功地在光镜下对小鼠游离耳蜗Corti器中谷氨酸进行定位。结果显示小鼠耳蜗内,外毛细胞染色阳性,染色颗粒细而均匀。克服了谷氨酸神经递质用传统常规前包埋染色技术电镜下不能显示缺点。结论证实谷氨酸是毛细胞传入性神经递质。

  • 标签: 谷氨酸 免疫组化技术 耳蜗游离Corti器
  • 简介:目的探索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n)与鼻息肉之间关系。方法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clearcell,PBMC)中Cpn特异性抗原(Cpn-Ag),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中Cpn抗体。结果在73例鼻息肉患者和87例正常人血浆中,CpnIg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8%(48/73)和32.2%(28/87),P〈0.001;Cpn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1%(22/73)和12.6%(11/87),P〈0.01;PBMC中Cpn-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3%(63/73)和31.0%(27/87),P〈0.001。结论鼻息肉与肺炎衣原体有一定相关性。检测PBMC中Cpn—Ag可为更好治疗鼻息肉提供实验依据。(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233-234)

  • 标签: 鼻息肉 肺炎衣原体 微量免疫荧光
  • 简介:根据有关规定,可以把摘要编写要求归纳成如下几点。省略“我们”“作者”“本文”这样主语。简短精练,明确具体。简短,指篇幅短,一般要求50~300字(依摘要类型而定);精炼,指摘录出原文精华,无多余的话;明确具体,指表意明白,不含糊,无空泛、笼统词语,应有较多而有用定性和定量信息。

  • 标签: 论文摘要 科技期刊 期刊 编辑工作
  • 简介:研究内源性大麻素N-花生四氢酸氨基乙醇(anan-damide,AEA)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细胞骨架及PGE2表达影响。方法:对牛眼小梁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并行鉴定。对传3代牛眼小梁细胞分别施加AEA浓度分别为0,0.1,1.0,10/μmol/L无血清培养液,作用24h后提取细胞上清液,并将细胞置于倒置显微镜下摄像,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细胞面积。用ELISA法检测PGE2浓度变化。结果:AEA可以产生明显细胞舒张效应,呈浓度依赖性。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成剂量依赖性促进PGE2表达。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EA可引起小梁细胞舒张和促进PGE2释放。

  • 标签: 牛眼小梁细胞 N-花生四氢酸氨基乙醇 细胞骨 前列腺素 青光眼
  • 简介:目的:建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小鼠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动物模型,并观察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表达变化。方法:C57BL/6J小鼠连续5d腹腔注射STZ(55mg/kg)。末次注射后7d检测血糖浓度。糖尿病诱导成功小鼠和正常小鼠继续饲养3~5mo。实验结束后进行视网膜病理组织观察,并利用CD3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视网膜血管分布情况。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分析检测VEGF,VEGFR1,VEGFR2,MMP2,MMP9基因表达。结果:视网膜组织病理观察和CD31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结果均表明5月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数目明显比同月龄正常小鼠多。同时,与同月龄正常小鼠相比,5月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VEGFR1,VEGFR2,MMP2,MMP9基因表达也明显增加。结论:本研究表明STZ诱导糖尿病小鼠在5月龄时发生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病变,期间视网膜组织中VEGF,VEGFR1,VEGFR2,MMP2,MMP9基因表达都明显增加。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VEGF VEGFR1 VEGFR2 MMP2 MMP9
  • 简介: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由Ang-1和Ang-2组成;Tie2(tyrosinekinasethatcontainsimmunoglubin-likeloopsandepidernalgrowthfactor-similardomains2)是其共同受体.Ang-1促使血管成熟,维持血管稳定.Ang-2则拮抗Ang-1作用,始动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在眼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Ang/Tie2受体途径起重要作用,抑制Ang/Tie2受体途径可以抑制眼部新生血管形成.

  • 标签: 眼部 新生血管形成 血管生成素 受体 TIE2 病理性
  • 简介:引用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对本文有学术价值,原则上以近5年文献为主。多引用期刊文献,少引用书籍文献。参考文献只限于正式发表出版物、专利等。参考文献编号按照国际标准GB7714-2005,按正文出现前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注。论著类文章参考文献一般在10条左右,综述不超过25条,其他栏目视情况而定。内部刊物及资料等勿作为文献引用。参考文献尽量在网上采用复制方式,网址:http://www.ncbi.nih/gov/pubmed。文献作者1~3位全部列出,作者间加","。3位以上只列出前3位,后加",等"或",etal"(英)。外籍作者姓名请严格按照姓在前、名在后,姓要写全称,名只写缩写要求。

  • 标签: 参考文献 著录要求 文稿 阿拉伯数字 学术价值 期刊文献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艾滋病眼部并发症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赞比亚卡布韦总医院眼科2008-08/2009—08就诊患者。结果: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症状重,病程长,致盲率高。结论:充分认识、掌握艾滋病眼部并发症临床表现,提高艾滋病检出率,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应强调预防是降低艾滋病发生率关键。

  • 标签: 艾滋病 眼部并发症 赞比亚卡布韦
  • 简介:目的:观察长期配戴散光镜对散光干眼患者治疗作用。方法:应用电脑验光仪筛查出正常人10例(20眼)及干眼病患者30例(60眼),并将干眼患者随机分成实验A组:给予人工泪液治疗同时联合配戴散光镜;和对照B组:只给予人工泪液进行治疗。A组30眼,B组30眼。分别对其治疗前后进行DR-I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试验)以及泪膜破裂时间测定(tearbreak-uptime,BUT)检查。结果:干眼病患者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以及泪膜破裂时间测定检查结果同健康人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30,90d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值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治疗后14d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及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值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0d及90d后其DR—I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及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值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戴散光矫正镜对具有散光干眼患者有提高疗效作用。

  • 标签: 干眼病 人工泪液 角膜 散光镜
  • 简介:视网膜脱离是严重致盲性眼病之一,后段玻璃体手术,术中需借助角膜接触镜/非接触镜才能观察眼底。现对不同眼底观察系统在视网膜脱离手术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眼底观察系统 视网膜脱离
  • 简介:目的:比较前节OCT与A超测量中央前房深度差异,以评价前节OCT在眼前节参数测量中准确性。方法:对白内障患者25例(26眼)使用前节OCT通过眼球瞳孔中心分别进行45、90、135、180方向扫描前房深度,每个方向连续测量3次,并且不对眼球施加任何外力。再用A超通过瞳孔中央连续测量前房深度5次。结果:前节OCT测量中央前房深度与A超测量结果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两者测量稳定性相差明显,其中,前节OCT标准差(s)平均值0.02619mm;A超标准差(s)平均值0.20773mm。结论:前节OCT测量中央前房深度与A超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前节OCT测量结果波动、重复性优于A超。

  • 标签: 前节OCT A超 前房深度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TransPRK与LASEK术治疗高度近视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激光矫正高度近视患者120例240眼。随机分TransPRK术组60例120眼,LASEK术组60例120眼。观察术后1wk眼部刺激症状、术后2wk视力、术后3mohaze发病率、术后1a屈光度等。结果:两种方法均取得良好手术效果。术后第1dTransPRK组无刺激症状者:86眼(71.7%),视物清楚,睁眼来医院复查。LASEK组术后81眼(67.5%)无刺激症状;术后2wk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比较,TransPRK组109眼(90.8%),LASEK组87眼(72.5%);术后3mohaze发病率,TransPRK组0级113眼,LASEK组0级109眼。结论:TransPRK组刺激症状明显轻于LASEK组,TransPRK组比LASEK组术后视力恢复快;TransPRK组比LASEK组术后haze发病率低,以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两组1、3、6、12mo两组视力、屈光状态、视觉质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矫正高度近视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较好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

  • 标签: 全激光 TransPRK 表层手术 高度近视 角膜
  • 简介:近年来国外在开角型青光眼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已确定了许多染色体位点与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有关,并且进行了相关基因定位与克隆,以及其突变位点分析,本文就开角型青光眼相关基因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开角型青光眼相关基因 遗传学 染色体位点 基因克隆 病理机制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43例(43眼),其中男6例,女37例,年龄45~71岁。泪小点膜闭伴泪小管阻塞5例,泪总管阻塞者3例,鼻泪管阻塞者35例。均为门诊患者。自制义管:用直径2mm空心软质塑料管作义管材料,长度约15cm,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封闭并用剪刀修剪成带有尖端盲端,利于进入泪小管。距盲端40mm范围内用烧热1mm注射器针头在软管侧壁制作多个侧孔。

  • 标签: 自制义管 泪道阻塞 临床观察 泪小管阻塞 治疗 泪小点膜闭
  • 简介:<正>青光眼致盲危害极大,应引起人们极度重视。随着我国医疗保健水平提高,城市青光眼致盲率已有所降低,但基层地区特别是卫生条件较差边远地区,人们对青光眼认识极少,因此青光眼在致盲眼病中仍占主要地位。正确诊治青光眼在基

  • 标签: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基层医院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误诊 致盲率 临床医生
  • 简介:研究人工耳蜗听觉心理学中言语听辨和言语跟踪,对人工耳蜗有效性评估和听觉言语训练个分重要。本文报告2例有良好言语训练结果语前聋青年,在植入多道程控人工耳蜗后,疗效与文献报告语后聋相近。这项结果提示语前聋在儿童期实施有效言语训练,并坚持到成年,仍具有听系言语制约开发作用。文中讨论了言语跟踪试验有关问题。

  • 标签: 言语听辨 言语跟踪 耳蜗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