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含葡聚糖酶和溶菌酶)对口腔部分微生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DentocultSM法检测葡聚糖酶水溶液和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提取液对变形链球菌黏附性的作用;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溶菌酶水溶液和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对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粘性放线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葡聚糖酶水溶液和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提取液能够减少变形链球菌在DentocultSM附着板上的黏附;溶菌酶水溶液可以在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粘性放线菌的含菌培养基上形成清晰的抑菌环,其直径大小随溶菌酶浓度增加而增大;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也可在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粘性放线菌的含菌培养基上形成清晰的抑菌环,而在伴放线放线杆菌培养基上形成的抑菌环不清晰。结论:葡聚糖酶和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能够降低变形链球菌的黏附性;溶菌酶和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对部分口腔微生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抑菌效果。

  • 标签: 葡聚糖酶 溶菌酶 抑菌作用 牙膏
  • 简介:目的:探讨是否可以通过使用条件培养液(CM)和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加速骨再生。材料与方法:CM取自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CM被固定在聚乳酸一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膜上.该膜需用0,5mol/L氢氧化钠(NaOH)处理以提高亲水性。实验分为4个组:PLGA膜处理①磷酸盐缓冲液(PBS;PBS—M).②PBS和0.5mol/LNaOH(亲水性处理;PBS-HM),③CM(CM—M).④CM和0.5mol/LNaOH(CM—HM)。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这些实验性膜。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固定在PLGA膜上的来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的蛋白。细胞增殖实验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分析CM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的影响。实验性膜被移植到大鼠颅骨骨缺损模型。移植4周和8周后进行显微CT和组织学分析。结果:来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CM可固定于PLGA膜上。PLGA膜的亲水处理可增强CM的固定。LC/MS/MS分析表明.在PLGA膜表面的固定化蛋白质属于细胞外基质蛋白.如胶原蛋白、核心蛋白多糖、纤连蛋白。CM里从PLGA膜释放出的蛋白质.可以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被CM—HM处理过的骨缺损区域新骨形成明显高于被其他组膜处理对应的骨缺损区域。结论:PLGA膜经0.5mol/LNaOH和CM处理后可促进此大鼠颅骨缺损模型的骨再生。

  • 标签: 条件培养液 引导骨组织再生 组织工程
  • 简介:目的:比较牙列缺损患者无咬合接触的即刻负重与早期负重的牙种植体,在植入3年后的种植体失败、修复体失败和影像学骨水平的变化。材料和方法:80位牙列缺损的患者被选定行两种种植体支持式的即刻修复,2个月后,随机分配行即刻负重(试验组)或早期负重(对照组),每组有40位患者。本研究中种植体植入时的扭矩必须大于30Ncm。在试验组中,种植体戴入无咬合接触的暂时修复体。在对照组中,愈合基台连接种植体非埋植型愈合。术后2个月,最终修复体达到完全咬合接触。结果变量为负重3年后的种植体失败、修复体失败、并发症和影像学骨水平种植后的变化。试验采用盲法评估。结果:81颗种植体即刻负重,80颗种植体早期负重。2位即刻负重组患者与1位即刻负重组患者在3年后失访。无植入失败。2位即刻负重组患者和1位早期负重组患者发生了并发症。两组患者36个月后的骨水平变化无显著差异(P=0.67:均数差为0,2mm;95%的可信区间为-023~0,63)。即刻负重种植的骨吸收0,90mm(95%的可信区间为0.63~1.17),早期负重种植的骨吸收1.10mm(95%的可信区间为0.81~1.39)。结论:如果达到足够的初始稳定性,观察在部分牙列缺损的患者中植入3年后,即刻负重与早期负重的失败率、并发症和骨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牙种植 早期负重 随访 即刻负重 牙列缺损
  • 简介:浙江省口腔质控中心挂靠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为了规范口腔护理操作,加强口腔诊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在浙江省口腔质量管理控制中心积极筹备下,浙江省口腔质控中心首届“护理与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09年6月19日在西子湖畔的百合花饭店顺利召开,并举办了培训班。

  • 标签: 口腔诊疗机构 医院感染管理 专业委员会 护理操作 浙江省 质控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s,TAMs)对口腔鳞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proteinases,MMPs)表达以及其对口腔鳞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用佛波脂(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M-CSF)刺激人单核/巨噬细胞株THP-1促其形成TAMs,收集其上清液作为TAMs条件培养基培养口腔鳞癌细胞,应用实时定量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TAMs条件培养基作用前后口腔鳞癌细胞MMPs表达的差异,应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口腔鳞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差异。结果:THP-1细胞在PMA和M-CSF作用后贴壁生长,分化成TAMs。口腔癌细胞在TAMs条件培养基作用48h后,MMP-2、MMP-9、MMP-13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相同条件下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增高。TAMs条件培养基作用24h后的口腔鳞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显著增强。结论:TAMs可以上调口腔鳞癌中MMPs的表达并促进其侵袭转移。

  • 标签: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口腔鳞癌细胞 侵袭 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
  • 简介:2011年3月6-12日,德国耶拿大学附属医院外科中心主席、德国耶拿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颅颌面外科与整形外科主任、图林根州大学-医院协会主席史蒂芬·舒尔茨-莫斯高(StefanSchuhze-Mosgau)教授应福建医科大学口腔颅颌面种植研究中心陈江教授的邀请,莅临该校讲学,并受聘为该校客座教授。

  • 标签: 福建医科大学 医院外科 讲学 拿大 颅颌面外科 高教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不同包埋液调拌磷酸盐包埋材料对铸造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制作模拟后牙全冠外形的标准帽状试件及圆管,于试件上制作60个熔模,将熔模放置在60个铸型中,铸型随机分为6组。选用3种包埋液与2种包埋材料按厂商推荐比例混合调拌后,对铸型分别进行有圈包埋,采用相同的NiCrMo合金进行铸造。铸造冠在原标准帽状试件上试骀,在扫描电镜下测量铸件的边缘浮出量。结果:6组铸造冠的边缘浮出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包埋液调拌磷酸盐包埋材料对铸造冠边缘适合性无显著影响。

  • 标签: 磷酸盐 包埋液 边缘适合性 边缘浮出量
  • 简介:Tweed基金会是全世界以正畸临床操作技术著称的正畸组织,由于现代固定矫治器均起源于方丝弓技术,尤其以Tweed方丝弓技术的影响最为广范,故每年有大量世界各地的正畸医师前往该基金会接受正畸弓丝弯制的基本功训练,从而加深对现代固定矫治技术的理解,提高临床操作技能。经过与美国Tweed基金会的沟通,

  • 标签: 基金会 美国 主任 临床操作技能 方丝弓技术 中国
  • 简介:目的:比较单个上前牙拔牙后即刻种植与经牙槽嵴保存后延期种植愈合4个月后的效果。本试验中,种植体以至少35Ncm扭矩植入,即刻无咬合负重。材料和方法:106名需要上颌左右第二前磨牙之间任意一个牙位拔牙后即刻种植牙的患者,在拔牙后颊侧骨缺损与腭侧相比小于4mm。患者根据平行组设计在3个中心被随机分为即刻种植组(immediategroup,54名患者)和延期种植组(delayedgroup,52名患者)。延期种植组的患者牙槽骨用无机小牛骨覆以可吸收胶原膜保护。种植体与骨的间隙用无机小牛骨充填,其中17名患者并未采取此措施。拔牙窝保存4个月后,延期种植体被植入。以至少35Ncm扭矩植入的种植体植入后即安装无咬合接触的临时冠,4个月后行最终修复。结果从失败率、并发症、美学评价(pinkestheticscore,PES)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考虑,由单盲的评估员记录。所有患者均随访至负重后4个月。结果:由于某些患者种植时不能达到35Ncm的扭矩,即刻种植组中的19个(35%)种植体以及延期种植组中的39个(75%)种植体没有即刻负重。没有患者退出。即刻种植组中2例失败,延期种植组中没有失败病例。与延期种植组(1)相比,即刻种植组(8)出现了较多的小并发症,这一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32)。在最终冠修复4个月后,即刻种植组与延期种植组的美学评分分别为12.8和12.6。在美学评价上,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别,患者满意度亦是如此。结论:与延期种植相比,即刻种植出现较多的并发症。美学评价在两种方法中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同时,拔牙窝用无机小牛骨预先保存的患者有可能在种植时难以使用较大的扭矩。

  • 标签: 延期 即刻 拔牙后种植
  • 简介:目的:通过拔牙后植入4颗(all-oR-4)种植体并即刻负重18个月.评价拔牙后进行下颌无牙耠跨牙弓固定义齿修复的疗效。材料和方法:平均年龄623岁的47位患者(52~78岁).拔牙后植入4颗种植体并进行即刻跨牙弓固定义齿修复。共植入188颗种植体。术后48h内.采用含有金属支架的临时固定义齿修复,6个月后进行永久性修复。植入时以及植入后第6、12、18个月的随访检查中,对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结果:在植入后第18个月的随访检查中.未发现种植体失败.且所有修复体都保持稳定。植入后第6、12、18个月时种植体周围骨水平量分别为031±0.12mm、0.58±0112mm、07±0107mm。研究发现在轴向和倾斜植入的种植体之间.在植入后第6个月(0.6mm.P=0115)、第12个月(012mmjP=O062)和第18个月(0.08mm;P=O146)期间骨丧失量并无显著性差异。在整个研究期间,有3位患者出现临时修复体折断.但所有患者的永久性修复体都保持稳定.并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本研究认为.拔牙后植入4颗种植体并即刻负重进行跨牙弓固定义齿修复是可行的,但此结论仍需更大样本量及更长随访期的研究来加以论证。

  • 标签: 全牙弓修复体 即刻负重 拔牙后种植i倾斜种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