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对199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7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次手术为开腹胆囊切除术19例,初次手术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例。所有27例患者均进行了B超检查,诊断率85%。部分病例进行MRCP、CT和ERCP检查明确诊断。所有病例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2d。结论清晰解剖和胆囊管残端恰当处理对预防残余胆囊尤其重要,手术是治疗残余胆囊的最有效方法。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残余胆囊 治疗 预防
  • 简介:目的:通过对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诊治分析,为结核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确诊的120例女性盆腔结核的病历资料。结果:盆腔结核易发于育龄女性,多病程缓慢,缺乏典型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也欠佳,临床误诊误治率较高。结论:应提高对盆腔结核的认识,全面收集病史,重视结核相关检查,合理运用B超引导下穿刺、腹腔镜检查术等,并对临床资料作综合分析,从而减少误诊误治。

  • 标签: 盆腔结核 女性 误诊 腹腔镜检查术
  • 简介:本文对我院1991年1月~1998年12月内科住院确诊的486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感染的218例进行分析及讨论.

  • 标签: 糖尿病 感染 并发症 血糖
  • 简介: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1]。由于国内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CSP如不能早期诊断、处理不当、延误诊治,则可能导致大出血、子宫破裂、全子宫切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此疾病要有足够认识和掌握。目前CSP确切发病原因不明,缺乏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基层医院临床处理困难,

  • 标签: 剖宫产术 瘢痕部位 异位妊娠 子宫破裂 临床处理 CESAREAN
  • 简介:目前,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的发病率上升,加之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的病毒性疾病及大量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器官移植、中性粒细胞减少、肺部侵袭性感染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由于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上常出现漏诊、误诊,回顾我院12例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肺部 中性粒细胞减少 呼吸系统疾病 免疫功能异常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肛肠手术后,患者发生直肠出血的主要因素并探讨对应的防治措施。 方法 探究将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12 月中,我院收入的 300 例接受肛肠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对患者进行对应的手术方案,同时记录所有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直肠出血的发生因素,并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 结果 本次研究中,行肛瘘切开手术 129 例,其中出血例数 19 例 ;经肛门前括约肌直肠息肉切除手术 85 例,出血 31 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 51 例,出血 9 例;直肠脓肿切开引流手术 16 例,出血 3 例;共计出血率为 67 ( 22.33% )例;所有患者中术后平均出血量为( 121.41±25.8 ) ml 。术后直肠出血发生率最高的手术为经肛门前括约肌直肠息肉切除手术,发生率为 36.47% 。 结论: 不同的肛肠手术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直肠出血可能性,医务人员应当明确患者的出血因素以及规律,并针对患者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直肠出血的可能性,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愈后恢复来说有积极意义,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肛肠手术 术后直肠出血 临床分析 治疗方案
  • 简介:目的分析慢性假性肠梗阻58例临床治疗。方法选取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所收治假性慢性的肠梗阻症病患58例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58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29例病患。常规组实施常规疗法,干预组则在常规疗法基础,实施中西医联合疗法。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住院治疗时间、中转手术及1年内复发各项临床指标评分,临床治疗效果指标评分,均略占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假性慢性的肠梗阻症,常规疗法基础上实施中西医联合疗法,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几率,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 标签: 慢性 假性 肠梗阻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移动DR在临床使用中的技术优势。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2015年床边片共计300例,DR、CR各150例,对图片进行图像质量、曝光条件、曝光时间的对比分析。结果移动DR的图像优良率、摄片时间、曝光剂量均优于移动CR,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移动DR已经可以取代移动CR为临床服务,且将有更加广泛的用途。

  • 标签: 移动DR 床边X线摄影 计算机X线摄影(CR)
  • 简介:为例更好的探讨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特点,本次研究院将抽取4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来作为评定帕金森病患者是否与出现并发抑郁症状,以及帕金森病的种类和出现并发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资料显示研究资料中的4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没有出现抑郁症状的有24例,有初步抑郁症状表现的有16例患者,患有轻度抑郁症的有9例患者,5例中度抑郁症患者,2例重度抑郁症患者;患病的时常没有超过5年的患有并发抑郁症的患者有4例,患病时常小于5年患有伴发抑郁症的有10例,年龄在60岁以下的患者患有并发抑郁症的共有7例,9例患者患有有伴发抑郁症;震颤强直型伴发抑郁症的患者有10例,少动强直型办法抑郁症患者有6例。从研究资料结果可以得出帕金森并发抑郁的发生率要高于无躯体性疾病患者出现并发抑郁症的发生率许多。抑郁症的发生和患者所患疾病的时间、类型等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帕金森并发抑郁症的临床医师在为患者治疗帕金森病的同时也要重视治疗抑郁症。

  • 标签: 帕金森病 临床分析 并发抑郁症 讨论
  • 简介: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AS)。在形成AS的各种因素中,血脂代谢异常起着关键作用。近年研究证明ApoAI、ApoB、LDL-C、LP(a)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度的指标。现将我院2000年1月一2003年10月住院的85例脑梗死患者的ApoAI、ApoB、LDL-C、LP(a)与89例正常人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 标签: 脑梗死 血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妊娠合并症,属于高危妊娠。随着生育年龄的推迟以及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肌瘤直接影响到妊娠的结局。笔者收集我院10年间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临床分析 超声诊断技术 妊娠合并症 高危妊娠 生育年龄
  • 简介:1引言呋喃丹属氨基甲酸酯农药,原药的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仅8mg/kg至14mg/kg(玉米油中),30%的颗粒剂为233mg/kg[1]".其急性口服中毒临床不少见.现对我院治疗的28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以供同道们参考.

  • 标签: 农药 中毒 呋喃丹 胆碱酯酶 阿托品
  • 简介:目的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方法对2003年4月.2007年7月住我院的4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涉及的药物进行总结。结果女性22例,男性18例。潜伏期多为1-8w。临床分型:肝细胞型24例(60.0%),胆汁淤积型5例(12.5%),混合型11例(27.5%),肝细胞型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由西药引发肝损害27例(67.5%),中药9例(22.5%),多种药物(如中药+西药,成分不详的减肥药)4例(10.0%)。临床治愈34例(85.O%),好转4例(10.0%),死亡2例(5.0%)。结论多种药物均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应予以重视,临床上以肝细胞型为主,经积极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 标签: 肝疾病 药物毒性 中草药
  • 简介:目的:分析脑外伤后脑梗死发生的机理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颅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受伤机理、颅脑损伤类型及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采取内科保守治疗,结果4例遗有左侧肢体偏瘫(Ⅱ~Ⅳ级);6例右侧略觉无力,活动不灵活;3例愈后语言不流畅,中度感觉失语;2例植物状态。结论:颅脑外伤后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及尼莫地平的早期合理应用,腰穿引流血性脑脊液,合理的液体疗法是治疗和预防外伤后脑梗死的关键。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梗死 预防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