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远移上颌磨牙的效率及在三维方向上的特点,以期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需进行上颌磨牙远移的安氏Ⅱ类错患者12例,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前磨牙,其中7例结合微种植体牵引尖牙增加支抗,所有患者定期制取阶段研究模型并使用三维扫描仪将模型数字化。通过重叠治疗前与各阶段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分析在不同矫治阶段磨牙、前磨牙的远移效率以及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特点;对比有无微种植体支抗对磨牙远移效率及前牙支抗的影响。结果微种植体支抗组上颌第二、第一磨牙的远移效率分别为89.20%和83.53%,均比无微种植体支抗组远移效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磨牙远移会造成切牙轻度唇向及近中移位,其中微种植体支抗牵引尖牙组前牙支抗损失量较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上颌第一磨牙开始远移时,第二磨牙的远移效率明显下降(P〈0.05)。上颌磨牙远移过程中磨牙未见明显旋转,有轻度压低和颊移(P〉0.05),而上颌前磨牙远移过程中发生明显颊舌向旋转(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以有效地远移上颌磨牙、前磨牙,前磨牙远移时易发生颊舌向旋转,磨牙在远移过程中有轻度的压低及颊向移位;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磨牙的远移效率、减小前牙支抗丧失。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磨牙远中移动 微种植体支抗 三维模型重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个性化舌侧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远移上颌第二磨牙的矫治效率。方法:选择我院口腔正畸科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采用个性化舌侧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患者共18例,采用非拔牙矫治远移上颌牙列达到矫治目标,比较矫治前后石膏模型磨牙实际远移的量与治疗模拟动画预计结果之间的差值,分析两种矫治器对上颌第二磨牙远移的效率。结果:所有30例患者均完成矫治,获得了满意的矫治效果。其中采用个性化舌侧矫治的患者第二磨牙平均远中移动2.40±0.88(mm),其表达率为92%;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第二磨牙平均远中移动1.80±0.76(mm),其表达率为77%。结论:个性化舌侧矫治器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第二磨牙效果更佳。

  • 标签: 个性化舌侧矫治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磨牙远移 种植支抗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常规唇侧固定矫治器在牙周炎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牙周炎正畸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唇侧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矫治时间、矫治前后牙周状况[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上切牙区牙槽骨高度及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倾斜牙扶正时间、扭转牙转正时间、矫治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状况方面,两组矫治后SBI、PD、PLI值均较矫治前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两组上切牙区牙槽骨高度均较矫治前降低,但对照组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两组上切牙区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研究组上切牙区牙槽骨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两组腭侧牙槽嵴顶处、解剖根尖点冠方1 mm处骨密度均较矫治前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唇侧固定矫治器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应用于牙周炎正畸患者中,可缩短矫正时间,维持骨高度,降低对骨密度的影响,并能维护口腔健康,改善牙周状况。

  • 标签: 牙周炎 正畸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常规唇侧固定矫治器 牙周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牙颌畸形患者行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效果。方法:样本取自我院收治的60例牙颌畸形患者,“双盲法”分参照组(传统金属托槽,n=30)、科研组(自锁托槽矫治器,n=30),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比,科研组VAS值更低,AST含量更低,牙周指数更低,P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器 牙颌畸形 正畸 疼痛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治疗中不同矫治器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的对象为2016年2月1日—2017年1月31日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将7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区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方法分别为直丝弓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39例/组。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牙周袋探诊深度等牙周指标数据以及并发症发生率(5.12%)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97.44%)更高(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应用在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中的矫治效果比直丝弓矫治器更优越。

  • 标签: 牙周炎 错牙合畸形 直丝弓矫治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无托槽隐性矫治技术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同时分析对机体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就诊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中选取72例,随机将72例患者分为均衡的两组,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将固定矫治器给予对照组,对比组间疗效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组间疗效对比(P=0.041),组间炎性细胞因子对比(P=0.000,0.000,0.000,0.000)。结论: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时选择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疗效确切,可借鉴。

  • 标签: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 无托槽隐性矫治技术 机体炎性 细胞因子水平 治疗效果 患者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托槽隐性矫治技术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及其对机体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1-2022.1}在我院治疗的76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矫正器治疗,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与不良指标,同时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数值P值为0.000。结论:在治疗牙周病患者过程中,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能够改善患者炎症状况,提升治疗效果,是一种理想治疗方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无托槽 隐性矫治技术 治疗 牙周病 前牙移位 患者 效果 机体炎性 细胞因子 水平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患者牙周健康、微生物菌群及龈沟液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对疼痛程度及其发作规律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正畸效果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正畸效果评价中上中切牙凸距差、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d、5d、7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d疼痛程度达到高峰,随着时间推移,疼痛缓解较快,治疗后7天疼痛基本消失。对照组患者治疗后3天疼痛达到高峰,随着时间推移,疼痛缓解较慢,直到7天疼痛仍然存在。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均有良好疗效,相比直丝弓矫治器而言,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口腔正畸中疗效更加,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并随着时间推移,疼痛程度逐渐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直丝弓矫治器 口腔正畸 疼痛 发作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耳硬化症初次及再次修正锤骨-镫骨底板开窗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瑞士卢瑟恩州立医院2002年4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收治耳硬化症患者,根据是初次行锤骨-镫骨底板开窗术(primary malleostapedotomy,P-MS)或是再次手术行修正的锤骨-镫骨底板开窗术(rivision malleostapedotomy,R-MS),将患者分为初次手术组(P-MS组)和修正手术组(R-MS组),对二者术中所见、术后听力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70例患者(73耳)纳入研究。P-MS组35例38耳,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43.6±10.5)岁;R-MS组35例35耳,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47.3±10.9)岁;两组之间年龄、性别、手术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镫骨固定外,P-MS组术中所见主要为砧骨固定(50.0%,19/38),而R-MS组则为假体移位(60.0%,21/35)。500~3 000 Hz和500~4 000 Hz纯音听阈,R-MS组术后气骨导差(ABG)分别缩小(15.2±13.8) dB和(17.3±14.4) dB,P-MS组术后ABG分别缩小(18.1±8.2) dB和(18.3±8.5) dB,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MS组术后ABG明显大于P-MS组[500~3 000 Hz:(16.1±11.8) dB比(8.5±5.7) dB;500~4 000 Hz:(17.5±11.9) dB比(9.7±6.0) dB;P值均<0.05];R-MS组手术成功率(术后ABG<10 dB)显著低于P-MS组(500~3 000 Hz:31.4%比65.8%,χ2=8.606,P<0.05;500~4 000 Hz:22.9%比57.9%,χ2=9.240,P<0.05),而手术失败率(术后ABG>30 dB)显著高于P-MS组(500~3 000 Hz和500~4 000 HZ均为11.4%比0,χ2值均=3.280,P值均<0.05)。两组各有3耳术后出现感音神经性聋(平均骨导听阈升高>10 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3 000 Hz和500~4 000 Hz均为8.6%比7.9%,χ2值均=0.011,P值均>0.05)。R-MS组初次修正手术(R-MS1)后ABG小于20 dB的比例为80.0%(20/25),而二次修正手术(R-MS2)后该比例为37.5%(3/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结论与初次锤骨-镫骨底板开窗术相比,再次修正手术引起感音神经性聋的风险并没有增加,而且仍能明显提高听力,但效果较初次手术差,失败风险高。二次修正手术效果欠佳,手术需谨慎,可以考虑助听器或其他听觉植入装置。

  • 标签: 耳硬化病 镫骨外科手术 测听法 纯音 听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对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矫治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B组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分析临床矫正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GI、PI、SBI、CAL、P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矫正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 直丝弓矫治器 矫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