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对泰安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核酸检测开展后, HBV、 HCV、 HIV核酸阳性的分析。方法:对经酶免两遍检测合格的无偿献血者标本,应用罗氏 COBAS S201血液筛查系统进行 HBV、 HCV、 HIV核酸病毒检测。结果 : 61842份标本发现 45例 HBVDNA阳性。结论: 核酸检测技术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血液质量,保障了输血安全。

  • 标签: 无偿献血者血液 HBV, HCV HIV 核酸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检查验证尿沉渣分析仪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尿液中的理化性质和有形成份进行化验和检查,使用显微镜直接镜检、尿沉渣定量分析板和尿沉渣分析仪三种方法,通过对比来验证尿沉渣分析仪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尿液,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尿沉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使临床的患者通过尿沉渣检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将尿沉渣分析仪在临床诊断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尿液检查 临床 诊断 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0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以及100例身体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00例研究对象分为甲亢组、甲减组、正常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三组人员血清中的TGAb、TPOAb水平并比较三组阳性发生情况。结果甲亢组与甲减组患者血清中TGAb、TPOAb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甲亢组患者治疗前后TPOAb阳性率显著高于TGAb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TGAb、TPOAb值的检测有助于为甲状腺疾病的鉴定、诊断以及治疗带来参考价值,且TPOAb相对TGAb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甲状腺患者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不孕症卵巢形态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不孕症患者、对照组健康女性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记录其卵巢形态、功能,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不孕症患者卵泡数目、卵巢直径及体积均较对照组健康女性显著减少,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不孕症患者PSV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女性,研究组RI、PI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临床医生提供较为准确的卵巢形态功能相关资料,对判断不孕症病情及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均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 标签: 不孕症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阴道 卵巢形态功能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功能检测在哮喘儿童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80位儿童进行肺功能检测,其中从我院2015年6月以来,选取90例哮喘儿童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9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在检测前后的误差率、确诊率,分析肺功能检测对哮喘儿童诊治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肺功能检测后,最大呼气的峰流速、肺活量、第一秒末的呼吸容积都比对照组低,残气量比对照组明显高,经过肺功能检测,观察组的确诊率是98.89%,明显高于常规的诊断。结论肺功能检测对于哮喘儿童的诊治有重要的意义,提高了诊治的准确率,对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有具体的观察了解,促进患者的恢复。

  • 标签: 肺功能检测 哮喘儿童 确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MGIT液体培养在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我中心收集的420份治疗中的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分别采用MGIT液体培养、L-J固体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并于痰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420份痰标本中,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检出率21.67%,MGIT液体培养法、L-J固体培养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05%、27.14%,三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329份涂片抗酸染色阴性标本中,MGIT液体培养法、L-J固体培养法阳性检出率17.02%、10.03%,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GIT液体培养法平均报阳时间较L-J固体培养法明显缩短,报阳时间分布上亦显著优于固体培养法(P<0.05);MGIT液体培养法污染率5.71%较L-J固体培养法的2.86%明显升高(P<0.05)。结论相对L-J固体培养法,MGIT液体培养法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应用中具有检出率高、报阳时间短、操作简单、经济便捷等优点。

  • 标签: MGIT液体培养 结核分枝杆菌 临床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评价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我院晚期肺癌接受化疗的患者,根据肿瘤病理类型分为腺癌组、鳞癌组和小细胞癌组。肿瘤分期为IIIb期和IV期。患者年龄49岁~89岁,平均年龄68.5±15.1岁、男57例、女43例。对比(1)腺癌、鳞癌、小细胞癌患者化疗前后肿瘤指标。结果(1)腺癌化疗后有效组、腺癌化疗后无效组CEA、CA50、CYFRA21-1、NSE、SCC比较有差异(P<0.05)。(2)鳞癌化疗后有效组、鳞癌化疗后无效组CEA、CA50、CYFRA21-1、NSE、SCC比较有差异(P<0.05)。(3)小细胞癌化疗后有效组、小细胞癌化疗后无效组CEA、CA50、CYFRA21-1、NSE、SCC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对评价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可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丰富信息。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晚期 肺癌 化疗疗效
  • 简介:摘要BNP/NT-proBNP是目前公认的很好的心肌功能标志物,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心力衰竭。本文介绍了BNP和NT-proBNP的来源及生物学特性,以及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的方法和特点。阐述了检测BNP/NT-proBNP时在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应注意的问题,强调了在对该项目的评估中应全面结合临床实际并综合运用其它检测手段的必要性。

  • 标签: 利钠肽,脑 实验检测 诊断 注意问题
  • 简介:摘要随着体制改革深入,公共卫生管理进入新阶段,卫生监督工作也有更高要求。本文从卫生监督工作中快速检测概况入手,对于卫生监督工作中快速检测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了卫生监督工作中快速检测的建设现状,之后对于卫生监督工作中快速检测的建设模式探讨和展望。

  • 标签: 卫生监督 快速检测 建设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对冠心病的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此次研究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观察受检者斑块性质,比较两组受检者斑块检出率与斑块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受检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和斑块严重程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两支以上病变患者的中内膜厚度与斑块积分要显著高于单支病变患者(P<0.05);超声检测预判准确度是76%,总体符合率是80%。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冠心病的间接性预判因素,和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关系,因此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对预诊断冠心病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测 颈动脉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卵黄囊对早期妊娠结局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本院作过超声检查的987例早孕妇女作回顾性分析,根据卵黄囊大小形态的不同分为两组,卵黄囊平均直径在2.6mm~7.5mm,且形态正常者为正常组;卵黄囊平均直径小于2.6mm视为卵黄囊过小,卵黄囊平均直径大于7.5mm视为卵黄囊过大,卵黄囊未显示、变形及钙化等视为形态结构异常,卵黄囊大小形态异常者为异常组。结果卵黄囊大小形态正常者,早孕结局良好;卵黄囊大小及形态异常者,早孕结局不良,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超声检测卵黄囊可作为预测早孕结局的主要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卵黄囊 早期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血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异常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对象,抽取相同时间段来院体检人员100例为对照组对象,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结果内科疾病患者治疗前检测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内科疾病患者治疗后检测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检测,异常值能够用于初步诊断疾病,且治疗后检测值可用于预测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生化 C-反应蛋白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1930年,Tillett等1发现急性感染患者的血清能和肺炎双球菌细胞壁上的C-多糖发生凝集反应,后来经研究证实2是一种参与反应的蛋白质——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采用超敏感方法检测到的CRP被称为超敏CRP。是机体炎症、感染或损伤时产生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的升高提示机体许多炎性反应事件的发生,是反映炎症反应的可靠而敏感的指标3。本文旨在探讨CR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应用价值。

  • 标签: CRP 细菌感染 诊断意义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 NTporBNP的检测对心衰患者临床护理的指导意义。 方法:于本院2014年 1月 --2017年 1月收治的心衰患者中,随机选取 2100例作为样本,将其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视患者  NTporBNP指标检测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加以护理。 结果:观察组在NTporBNP指标、心电图恢复情况、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 p< 0.05)。 结论:NTporBNP的检测对心衰患者临床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NTporBNP 检测 心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对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确诊为AKI的患者90例设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设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RBP,同时检测早期肾损伤指标胱抑素C(Cys-C),综合分析结果。结果试验组血清RBP和Cys-C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浓度随着病情加重而呈现升高趋势;各组患者的血清RBP和Cys-C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超过80%,且同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BP如同Cys-C一样对于AKI早期辅助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且对于病情监测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视黄醇结合蛋白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肝病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肝病患者78例,同时选取56例健康人,采用赛科希德SF.8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两组的凝血功能6项指标。结果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患者的PT、PT%、PT-INR、APTT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TT、FIB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PT-INR、PT、APTT、PT%与慢性肝炎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PT%与急性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患者肝脏的受损程度不同,其凝血功能抑制也不相同,对肝病患者进行血凝功能检测可以了解肝病患者不同时期的凝血功能状态,对临床诊治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肝病患者 健康人 凝血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妊娠晚期孕妇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 395例,对比其 DCG与 ECG资料。 [结果 ]妊娠中晚期孕妇心脏变化中以 ST-T改变和心律失常较多发生。 DCG更易发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其异常检出率高于 ECG异常检出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 DCG检查妊娠晚期孕妇,检查结果敏感性高于 ECG,对于部分晚孕患者应行 DCG检查,以便于早期发现心脏功能异常。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妊娠晚期 孕妇 临床检测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脂肪肝患者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中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特点,为临床脂肪肝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1—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脂肪肝患者55例做观察组,抽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5例做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实验室血清指标生化检测,对比两组受检者血清中血糖、血脂及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TC(血清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o-Glue(空腹血糖)、ALP(碱性磷酸酶)、AST(谷草转氨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者,同时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也受到一定影响,临床可根据上述血清指标的生化检测结果特点对脂肪肝进行诊断和高危人群筛查。

  • 标签: 脂肪肝 血生化 检测 特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氧化氢浓度、唾液酸酶、白细胞酯酶、脯氨酸氨基肽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测对阴道微生态的改变所致妇科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妇科门诊3988例阴道分泌物进行了五联检检测及Amsel法的检测。结果五联检法检测3988例阴道分泌物的结果阳性率为细菌性阴道病(BV)为30.1%、念珠菌为40.1%、滴虫为21.7%,Amsel法检测BV阳性率为28.8%。清洁度(Ⅰ~Ⅱ)组与清洁度(Ⅲ~Ⅳ)组比较H2O2、PH、唾液酸酶、脯氨酸氨基肽酶等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五联检结合清洁度等项目检测可以互补或取代旧指标,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过氧化氢浓度 唾液酸酶 白细胞酯酶 脯氨酸氨基肽酶 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检测中应用Elisa技术开展乙肝两对半项目检测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在我中心健康体检人群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参与乙肝两对半项目检测且准确性较低的患者共有100例,搜集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追踪检测过程与结果,探讨应用Elisa技术开展乙肝两对半项目检测的相关因素。结果应用Elisa技术开展乙肝两对半项目检测的相关因素包含试剂盒的质量较低、操作不规范以及标本没有正确地采集与保存等方面。结论在我中心临检室开展乙肝两对半项目检测的过程中,应对影响因素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估与管理,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 标签: 影响因素 措施 乙肝两对半 检测 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