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用全自动清洗器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需要清洗的120件医疗器械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60件)与观察组(60件),对照组采用手工清洗方法,观察组采用医用全自动清洗清洗。比较两组医疗器械清洗时间、灭菌合格率、细菌残留率。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清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菌残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医用全自动清洗器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效果良好,能缩短医疗器械清洗时间,提升灭菌合格率,降低细菌残留率,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效果
  • 简介:摘要止血带是临床为病人静脉输液、注射、抽血及四肢加压止血所用的必备诊疗用品,每天使用频率高,用量大,且直接与病人皮肤接触,可重复使用的止血带被携带来往与治疗室、病人、病室之间,曾有医院对静脉穿刺用的止血带进行细菌培养,调查表明,止血带携带病菌数量是惊人的,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如果未消毒有造成感染的危害,为了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静脉穿刺用止血带必须保证一人一带,一用一换一消毒,不得重复使用。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止血带的消毒工作重视不够,清洗不彻底,消毒不及时等问题时有发生,所以减少其污染程度对控制医院交叉感染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止血带 清洗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清洗灭菌中采用优化流程的作用价值。方法 抽选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236件口腔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器械均需进行清洗灭菌处理,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实施清洗灭菌的口腔器械分为两组,即118件对照组(常规流程)、118件实验组(优化流程),对比两组口腔器械的清洁、湿包率以及最终的清洗灭菌质量。结果 实验组口腔器械清洁率以及最终清洗灭菌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湿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在对集中口腔器械进行清洗灭菌时,对流程实施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清洗灭菌效果,确保口腔器械清洁率符合要求,降低湿包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优化流程 消毒供应中心 口腔器械 清洗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消毒供应中心对全院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的集中处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集中处理的500件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包为研究对象,检验500件器械包的清洁率及临床科室满意率。统计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500件器械包全部清洁合格,器械清洁率为100%;临床科室仅两件不满意,临床科室满意率为99.6%;2010年1月实施集中处理起至2015年2月院内患者及工作人员无一例因使用消毒供应中心提供的物品引起院内感染;医院的清洗消毒、灭菌设备得到了资源共享;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有效降低。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全院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包括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集中处理,有效提高了器械包的清洁率及临床科室满意度,减少了院内感染发生率,且具有节约资源,安全有效的优点,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更加的符合标准,值得提倡及推广使用。

  • 标签: 消毒供应 诊疗器械 重复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基层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清洗人员的必备条件,供临床借鉴。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的所有清洗人员进行综合分析,以挖掘其任职的必备条件,确保医疗器械清洗的整体质量。结果经综合分析后,笔者认为去污区消毒人员的必备条件有6个,包括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精力充沛;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沟通合作能力强;慎独意识强。结论清洗人员在医疗环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其满足了任职的必备条件,才能提高医院医疗器械清洗的水平,促进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必备条件 基层中医院 清洗消毒 供应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清洗灭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22年1月起开始实施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清洗灭菌优化流程,以此为节点分为对照阶段和观察阶段,在两个阶段分别择取40例消毒供应中心和800例工作事项,并保持前后两阶段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固定。结果:观察阶段口腔器械感染率低于对照阶段(P<0.05);观察阶段工作人员的口腔器械管理、灭菌消毒、安全意识评分高于对照阶段(P<0.05)。结论:优化后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清洗灭菌流程可有效降低口腔器械感染率,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 优化流程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室(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是向医院内提供无菌医疗器械的中心,还负责对无菌医疗器械和无菌物品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加强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清洗消毒和灭菌质量,从而达到控制医源性感染的目的。本文从多个方面对消毒供应室的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管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器械 清洗 消毒 灭菌 质量监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和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之间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检测仪器300件作为对照组,选择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之间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检测仪器300件作为观察组,每组护理人员10名。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预见性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护理质量和清洗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清洗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在临床中效果显著,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清洗质量,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 清洗消毒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信息化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管理质量方面的作用,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100例接受器械清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使用信息化追溯系统进行器械清洗管理,实现对整个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记录,并可追踪器械消毒的整个流程。对照组则按照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操作结果:观察组中,器械清洗管理质量显著提升,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信息化追溯系统有效监测了器械清洗全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消毒器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结论:信息化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提升管理质量、减少感染率。通过实时监测和追踪器械消毒流程,信息化追溯系统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帮助改善器械清洗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并提高医疗质量。然而,在推广使用信息化追溯系统时,需考虑人员培训、技术支持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 标签: 信息化追溯系统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清洗消毒管理质量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NCXIZ-Ⅲ型自动清洗超声雾化消毒机在常规消毒时间可将胃镜管表面细菌杀灭99.9%以上,但是,仍不能保证全部杀灭致病性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之进行有效的消毒,以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

  • 标签: 内镜消毒机 胃镜 铜绿色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内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医源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10月-2021年6月200份器械,根据护理方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清洗,实验组规范化清洗质量控制护理。比较两组镜内腔清洗合格率、外表面清洗合格率、医源性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镜内腔清洗合格率、外表面清洗合格率、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内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镜内腔、外表面清洗合格率并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 医源性感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质量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器械1100件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实施综合质量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器械1100件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器械清洗质量、风险事件发生率、消毒检测合格率以及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器械清洗质量、消毒检测合格率以及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控制实施综合质量管理能够明显提升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提高各科室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清洗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质量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器械 1100件为对照组,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实施综合质量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器械 1100件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器械清洗质量、风险事件发生率、消毒检测合格率以及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器械清洗质量、消毒检测合格率以及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控制实施综合质量管理能够明显提升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提高各科室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清洗消毒
  • 简介:目的探讨CSSD对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的质量检测管理。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未实施质量管理时期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实施质量检测管理时期为研究组,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清洗灭菌的满意度。结果经调查,对照组清洗灭菌的满意度为85.56%,研究组清洗灭菌的满意度为94.44%,p<0.05,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规范器械清理过程,有利于提高CSSD清洗灭菌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器械 清洗消毒灭菌 质量检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咬骨钳清洗限位支撑限位装置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80件骨科术后的咬骨钳作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40件使用双关节咬骨钳,观察组140件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自制的咬骨钳清洗支撑限位装置,分别采用目测法、ATP生物荧光测定法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并计算器械关节闭合发生率、放置撑开器耗费时间等清洗指标。结果: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咬骨钳清洗支撑限位装置不仅可以节省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而且能有效地撑开双关节咬骨钳的钳端和轴节,显著提高了咬骨钳的清洗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咬骨钳 清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室奶瓶和奶嘴集中在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的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进行,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2020年1月-12月)中,新生儿室奶瓶和奶嘴以传统清洗处理,第二阶段(2021年1月-12月)中,新生儿室奶瓶和奶嘴以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处理,对比不同阶段新生儿室奶瓶和奶嘴的清洗灭菌质量。结果: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处理方案在奶瓶和奶嘴的清洗灭菌质量目测评估合格、细菌培养评估合格率均高于传统清洗处理方案,(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室奶瓶和奶嘴的清洗灭菌工作,以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集中处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消毒灭菌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新生儿室 奶瓶 奶嘴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清洗灭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80份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优化流程集中清洗灭菌。比较两组器械清洗灭菌时间、器械清洗灭菌不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灭菌时间短于对照组,器械清洗灭菌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实施优化流程清洗灭菌效果确切,可提高清洗质量。

  • 标签: 优化流程 消毒供应中心 口腔器械 集中清洗消毒灭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清洗灭菌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口腔器械消毒质量和效率。方法: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共纳入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口腔器械集中清洗消毒和灭菌,而对照组继续使用传统方法进行处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口腔器械的清洗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消毒效果更加稳定,且消毒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口腔器械的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灭菌效果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清洗灭菌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口腔器械消毒质量和效率,降低感染风险。

  • 标签: 优化流程 消毒供应中心 口腔器械 集中清洗消毒灭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增进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包装灭菌质量工作层面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定时段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总计8位参与工作的人员,在实施优质护理之前与之后,随机挑选300件医疗设备,对其进行清洁消毒、检验包装的合格率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分析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变化。结果:经过优质护理介入之后,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以及包装的合格率有了明显提升,工作人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有所下降(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包装灭菌质量工作方面的效果非常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清洗 消毒 包装 灭菌质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