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测定了三个周期水分和热胁迫处理对杉木、马尾松和北美乔柏苗木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树种的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之比值(Fv/Fm)对水分胁迫的反应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后北美乔柏的(Fv/Fm)值大大降低,而杉木的(Fv/Fm)值只有轻微下降,马尾松的(Fv/Fm)值则没有显著变化.实验结果还表明:热胁迫处理对三个树种的(Fv/Fm)值都有显著影响.就三个水分和热胁迫周期而言,研究发现:在每个水分和热胁迫周期结束时测定的杉木和马尾松(Fv/Fm)值没有显著差异.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北美乔柏的(Fv/Fm)值显著下降.图4表4参20.

  • 标签: 水分胁迫 热胁迫 针叶树种 苗木 叶绿素荧光 北美乔柏
  • 简介:烧结料在混合过程中需加水润湿并制粒,以改善混合料透气性,增加通过料层的风量,达到提高烧结矿产、质量的目的。混合料水分的准确检测和自动控制是烧结工艺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烧结料水分的相对稳定对烧结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实现烧结生产优质、低耗至关重要,烧结工作者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引进北京宇宏泰测控技术公司开发研制的MM710-2lCS水分测量控制系统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 标签: 烧结 红外水分测量控制系统 混合料 自动控制 北京宇宏泰测控技术公司
  • 简介:作为油气化探重要指标酸解烃的赋存机理为化学吸附轻烃.由于目前酸解烃分析方法所能解吸的主要为与样品中碳酸盐相吸附的轻烃,在南方碳酸盐岩出露地区,水动力条件弱的沼泽地区有利于碳酸盐的淤积,故沼泽地区对土壤酸解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碳酸盐含量的干扰.

  • 标签: 酸解烃 化学吸附轻烃 沼泽 碳酸盐 干扰 油气化探
  • 简介:为研究坡地物质迁移的重要过程,通过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不同透水状况坡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过程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透水坡地的初始产流时间比半透水和完全透水坡地提前5-7min,且土壤侵蚀总量大于其余两者土壤侵蚀量之和;在二次降雨条件下,不透水坡地的土壤侵蚀剧烈,土壤侵蚀量大于其他2种状况之和的5倍;在首次降雨过程中3种不同透水状况的径流养分浓度变化表现一致,仅在降雨75min后开始呈现差异;二次降雨过程中径流养分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存在不透水底层或人渗速率低的犁底层坡地,具有潜在的严重土壤侵蚀与磷钾流失趋势,尤其在初始土壤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为合理配置坡地水土保持管理措施和控制养分流失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工降雨 地表径流 土壤侵蚀 养分流失 透水状况 物质迁移
  • 简介:从云南土壤真菌07-11号菌株的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通过理化鉴别和光谱测定,鉴定两化合物分别为N-(4-羟基-2-甲氧苯基)乙酰胺(1)和麦角甾7,22-二烯-3,6-二酮(2).化合物1为一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是从同属真菌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1的光谱数据以及化合物2的全部氢谱数据均为首次报道.

  • 标签: 首次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化合物 乙酰胺 分离
  • 简介:为了调查使用土壤冲洗去除砷的适宜条件,用EDTA在各种浓度和pH值的条件下,做了一批试验。根据一批试验的适宜条件,做了交换柱试验验证在野外同等条件下土壤冲洗技术的可行性。在这个交换柱试验中,冲洗溶液流速低的去除率(71.6%)比冲洗溶液流速高的去除(56.3%)率明显高。进行TCLP(毒性特征淋滤方法)和种子萌芽试验以监测处理期间和处理后的毒性。通过进行的TCLP和种子萌芽两个试验,最终处理的尾矿结果说明其毒性减少。

  • 标签: EDTA 种子萌芽 土壤冲洗 TCLP 毒性
  • 简介:建立了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以乙腈为提取溶剂,经N-甲基咪唑和三氟乙酸酐衍生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在激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470nm处测定。方法添加回收率为89.98-93.20%,变异系数为2.45-7.98%,检测限为0.0004mg/kg。

  • 标签: 阿维菌素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 土壤 残留
  • 简介:吕远同志的歌曲作品,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清新的时代气息深深地吸引着广大群众。从五十年代的《克拉玛依之歌》与《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到八十年代的《泉水叮冬响》及《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都体现出他音乐创作的鲜明独特的个性,这是他深深地扎根于民族音乐土壤,从生活和民间音乐中广泛吸取营养的结果。吕远同志原名吕元凤,祖籍山东海阳县,一九二九年九月十一日出生于辽宁丹东。他在故乡胶东渡过了童年时代,当地的民歌与戏曲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这里接受了民间音乐的第一课。

  • 标签: 民族音乐 民间音乐 克拉玛依之歌 民族风格 歌曲作品 辽宁丹东
  • 简介:我国当代对于文化的研究“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似乎显示了一种历史感的缺乏;文化研究只停留在思辨和概念抽象的层次而缺乏对中西文化整体及其演进的实质性把握,缺少对文化历时性运动及其差异性的认识,也缺少对文化作同时性结构及其差异性的研究。”对传统观念的反思还停滞在“观念”本身的探讨,批判哲学代替不了哲学的批判。文化的研究应该从整体观的浑沌表象和思辨玄学中解脱出来,从现实出发,从具体的个性形

  • 标签: 文化进步 批判哲学 历史感 概念抽象 吴文化 同时性
  • 简介:1999年1月对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及对照杉木纯林土壤腐殖质的有机碳和胡敏酸(HA)含量、HA/FA、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各土层土壤有机碳、胡敏酸含量及胡敏酸的E4值均有显著增加,HA/FA比值亦有所增加(不显著),而E4/E6值略有降低,胡敏酸红外光谱在1650cm-1处出现明显的吸收峰。可见混交林中土壤腐殖质腐殖化程度和芳香度较纯林的高,这对土壤结构改良和有效养分供应有利,土壤肥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图1表1参17。

  • 标签: 杉木 观光木 混交林 土壤腐殖质 组成 光学特性
  • 简介:人性问题也是藏族历来关注的重要话题.民谚、《礼仪问答卷》和藏传佛教中无时不在闪烁着藏族丰富的人伦思想的光芒.人性本善,但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其善或恶或至善,藏族人民把精神活动中的终极关怀投注于挖掘人性"善"的潜力,发扬人的本质的美,这是藏族人伦思想的中心之所在.

  • 标签: "文化土壤分析" 藏族 古代 人伦思想
  • 简介:通过室内盆栽模拟实验,研究了5种浓度的7%草甘膦水剂对土壤盐化和碱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后土壤盐度(用电导率表示)、钠碱化度(ESP)、钠吸附比(SAR)、总碱度及pH值都明显增大,且随施药次数的增加,上述各项盐化和碱化指标不断增大;每次施药后,土壤的各项盐化和碱化指标都随施药浓度的升高呈增大趋势。6次施用0.352g/L的7%草甘膦水剂后,土壤的电导率由施药前的1010增加为2460μS/cm,ESP由2.247%增加为7.983%。SAR由1.576增加为4.305,总碱度由1.443mmol/L增加为4.485mmol/L,pH值由6.92变为7.89。虽然土壤各项盐化和碱化指标的变化都还在非盐化和非碱化土范围内.但有盐化和碱化的趋势.

  • 标签: 草甘膦水剂 土壤盐化和碱化 电导率 钠碱化度 钠吸附比
  • 简介:在低丘红壤的开发利用中,通过复合农林业技术达到植树种草、增加地面覆盖率、发展当地经济植物促进畜牧业发展,探索低丘红壤开发利用的新模式,科学舍理地开发红壤资源,实现开发中保护。经过2年的试验表明: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对于有效地发挥生物措施与复合农林技术的功效是极其重要的,各试验块的植被覆盖度分别是湿地松18%,茶叶23%,柑橘34.6%;覆盖度大小顺序依次为柑橘〉茶叶〉湿地松;低丘红壤开发的第1年土壤侵蚀量一般都超过土壤允许侵蚀量500t/km^2.a,第2年就减小到350t/km^2.a左右,各类型的土壤平均侵蚀量次序为柑橘〉湿地松〉茶叶;各处理的平均N素流失量为湿地松138.8kg/km^2,茶叶450.1kg/km^2,柑橘182.4kg/km^2;N素流失大小顺序为茶叶〉柑柑橘〉湿地松。在试验区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侵蚀的逐步升级,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粉粒、土壤团聚体、土壤pH、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盐基交换量均相应降低,而土壤交换性酸对应增加。验证了水土流失直接导致土壤结构、土壤物理性状退化、变差的结果。

  • 标签: 低丘红壤 生物措施 复合农林业 综合开发
  • 简介:研究了烟田地膜覆盖栽培和裸栽条件下烟田土壤中镁、硼、铜、锌、氯等中微量元素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交换性镁、水溶性硼、有效锌有一定的迁移性,但土壤对其的吸持能力相对较强,使肥料附近土壤持续维持较高的含量.土壤有效铜移动性较差,试验中3种栽培方式下,各有效铜在土层中分布较为均匀.有效氯在土壤中有一定的移动性,这在覆膜条件下表现较为明显.地膜覆盖条件下,0~2cm表土层的养分较难被烟株利用;裸栽条件下,除肥料附近土壤外,各土层中微量元素含量基本相似,且随时间变化不大.

  • 标签: 烟田 土壤养分 迁移 中微量元素 地膜
  • 简介: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已经开展多年,但是施工规范仍是最早的版本,已经不适应新型化学制剂、施工技术形成的化学屏障,化学屏障在土壤中的分布依据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的变化。对地基土壤中化学屏障的检测,一直都没有相关的标准。标准的制定是一项需要有代表种类土壤中研究子课题的系统工程。

  • 标签: 白蚁 预防 土壤 化学屏障
  • 简介:不同粒级土壤中的碳有着不同的周转规律,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它们含量的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碳是累积还是减少,对明确土壤碳的变化趋势有重要意义.采用田间培养试验初步模拟研究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土壤不同粒级碳的分布.结果表明,加入秸秆培养1年,由于CO2浓度升高的原因导致在低氮(LN)、常规氮(NN)和高氮(HN)水平下土壤中碳分别增加0.01、1.10、1.22g/kg,表现为粒级〈53μm土壤颗粒中碳分别增加1.53、2.19、2.70g/kg.粒级〈53μmm土壤颗粒碳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其重量分配百分数显著增加36.2%,碳浓度增加5.4%;粒级〉250μm和250~53μm土壤颗粒部分虽然其碳浓度分别增加20.8%和17.3%(P〈0.05),怛由于重量分配百分数分别显著降低22.8%和36.1%,结果碳量降低.试验表明高CO2浓度导致不同粒级土壤的分配及碳浓度的变化;高氮施肥水平下有增加土壤碳量特别是小粒级土壤碳量的趋势.

  • 标签: 大气CO2浓度 田间培养 土壤碳固定 土壤颗粒 稻麦轮作
  • 简介:采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对盘锦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呼吸作用,于2004年7月-2005年12月进行连续野外观测。结果表明:非淹水状态下,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呼吸作用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淹水状态下,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呼吸作用接近于0。2005年潮汐造成的洪水减少了2/3的土壤呼吸作用。2004年和2005年芦苇群落土壤呼吸作用最大值都出现于洪水退去后。影响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呼吸作用空间异质性的主导因子是生物因子,而在同一时间影响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呼吸作用的主导因子是温度和水分

  • 标签: 湿地 芦苇群落 土壤呼吸 动态 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