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传统放射治疗的效果及意义。方法:抽取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以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放射治疗,实验组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就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效果相比,实验组88.0%高于对照组52.0%(P<0.05);肺功能指标相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提高肺癌治疗效果,特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既能改善肺功能,又能提升疗效,值得推荐。

  • 标签: 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 传统放射 治疗效果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伽马刀放射治疗及全脑放射治疗对肺癌脑转移病灶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肺癌脑转移病灶患者,按照患者身体情况分为伽马刀放射治疗组及全脑放射治疗组(各组75例),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伽马刀放射治疗组1年生存利率为86.67%相比全脑放射治疗组的70.67%明显更高(p<0.05);伽马刀放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对比全脑放射治疗组的16%显著更低(p<0.05)。结论:伽马刀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病灶患者疗效更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伽马刀放射 全脑放射 肺癌脑转移病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2.1~2017.1.31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8例,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分为2组,34例/组。实施常规放射治疗(对照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膀胱反应、皮肤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差不大(P>0.05),直肠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别较大(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治疗宫颈癌方面与常规放射治疗的效果相当,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宫颈癌 常规放射治疗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肝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疾病的发生与遗传、饮食、环境等因素军相关,可以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发病较高,生存率较低。因为肝癌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疾病进展隐匿,早期患者大多数不易察觉,所以当肝癌患者自感身体不适前往医院进行诊疗时肝癌已经进展到中晚期。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癌症的治疗方法增多,效果也在逐步提高。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有明显的增加。针对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学疗法、放射疗法以及介入治疗。肝癌介入治疗经过临床多年的实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肝癌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手术,主要是通过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消灭达到治疗效果但介入治疗会带来很多术后并发症,再加上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症状,所以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生活治疗明显下降,为了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可以为患者提供介入护理。本文就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介入护理干预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肝癌患者治疗问题加强介入护理干预,分析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66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按护理差异分组,研究主要了解患者并发症引发情况、评估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介入治疗护理后患者身体出现并发症的占比5.00%,对本次护理持满意态度的占比97.50%,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优势,差异显著(p

  • 标签: 介入护理 肝癌介入治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80例行乳腺癌保乳术的女性患者,年龄(49.18±9.27)岁,年龄范围为35~75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调强治疗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剂量分布均匀性指数(HI)、计划靶区剂量体积比及危及器官剂量体积。结果调强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在V115%剂量下的计划靶区剂量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治疗组在V95%[(99.28±0.40)%]剂量下的计划靶区剂量体积高于常规治疗组[(98.30±1.30)%],调强治疗组在V107%[(3.25±0.75)%]、V110%[(0.02±0.05)%]剂量下的计划靶区剂量体积低于常规治疗组[(10.85±8.80)%、(2.95±5.82)%];调强治疗组的剂量分布HI[(1.07±0.01)%]低于常规治疗组[(1.98±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治疗组心脏与健侧乳腺在V5、V30剂量下的受照剂量体积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治疗组在肺V10[(18.55±2.75)%]、V20[(13.05±2.85)%]、V30[(10.02±3.05)%]、V40[(6.40±2.55)%]的计划靶区剂量体积低于常规治疗组[(19.28±3.01)%、(13.18±3.00)%、(11.05±3.05)%、(7.8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实施积极的术后调强放射治疗,能让放射视野内的剂量分布更加均匀,降低肺的剂量体积比,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乳腺癌保乳术 调强放射治疗 常规放射治疗 均匀性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确放射治疗技术和传统放射治疗技术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66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n=33)和试验组(n=33),其中参照组给予传统放射技术治疗,试验组则实施精确放射技术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疗效远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肿瘤患者,实施精确放射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促进患者临床体征得到改善,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精确放射治疗技术 传统放射治疗技术 老年肿瘤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当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广泛应用于临床,受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青睐。介入诊疗要求操作者近床操作,使用X线透视完成,由于曝光时间长、曝光量大的特点,防护难度更大,增加职业病发生风险。本文将对DSA介入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效果做一综述。

  • 标签: DSA介入诊疗 职业病危害 放射防护
  • 简介:摘要随着放射介入的不断发展,介入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由于儿童患者的特殊性,对辐射的高度敏感性,所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患儿术中的放射损伤,本文就放射介入手术对儿童患者的潜在危害及如何防护进行综述,进一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患儿放射危害的认识及指导临床如何防护。

  • 标签: 介入手术 儿童患者 放射危害 放射防护
  • 简介:目的探讨DSA图像测量技术在介入神经放射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介入中心1035例患者在进行介入神经放射学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应用DSA图像测量技术对病变及正常血管影像进行测量。结果应用DSA图像测量技术对本组病例中的血管及病变进行测量,应用直径为10mm的正圆形不锈钢球作为参照物,并且尽可能将其放置在与预测量血管或病变同侧同一平面位置接近的部位,其测量数值较少产生误差;应用三维重建系统对旋转DSA三维重建的图像也可进行精确测量。结论DSA图像测量技术对介入神经放射学检查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介入操作医生选择合适的支架、保护过滤伞、弹簧圈及扩张球囊等材料的种类、型号至关重要。

  • 标签: 放射学 介入性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图像后处理 测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现状及影响防护水平的有关因素。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 94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工作量、个人防护用品及辅助防护设施使用、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影响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因素等信息。结果: 2017年心血管、肿瘤、神经介入诊疗工作量较大;个人防护用品中铅围裙使用率最高为 100%,其次为铅围脖 97%,铅防护眼镜、铅橡胶帽、铅橡胶手套、铅内裤的使用率较低,分别为 52%、 23%、 10%、 3%;铅悬挂防护屏 (帘 )、床侧防护屏 (帘 )及可移动铅屏风的使用率分别为 84%、 62%、 69%;每次介入诊疗过程中均会佩戴个人剂量计人数占 78%,铅衣内外均佩戴个人剂量计人数占 49%;职业健康检查率为 100%;六类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中肿瘤介入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及辅助防护设施综合使用率、个人剂量计佩戴率均最高。防护用品配置不平衡及对防护重视程度不同是导致不同介入诊疗放射工作人员间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辐射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普及铅围脖及辅助防护设施的使用。

  • 标签: 三级医院 介入放射 职业危害 放射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X线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的影响,以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方法:选择363名介入放射科医生作为研究成员,435名未接触过电离辐射的健康从业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进行培养、检测和分析。结果:介入放疗组总淋巴细胞偏差率(0.11%±0.373%)明显高于对照组(0.02%±0.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0,P

  • 标签: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 染色体畸变 微核率 电离辐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脏介入治疗是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之外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掌握心脏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要点,通过对心脏介入治疗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真正使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疗效,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心脏介入治疗 治疗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6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护理。结果46例肝癌患者均顺利实施了介入灌注化疗+动脉栓塞术,肿瘤明显缩小。结论运用科学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不但可以保证种治疗手段的顺利进行,提高疗效,而且可以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诊断时近70%无法手术切除,预后差。超声介入治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延长生存期,进而改善预后。

  • 标签: 肝癌 超声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