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满族作家胡冬林长期深入长白山林区,以一种“在场写作”的生态文学写作精神,创作出极富现场感和现实警示意义的生态散文和生态小说。这些生态写作集中关注自然和人的关系,既书写自然和人的和谐,又书写自然和人的矛盾。胡冬林的生态写作还书写东北文化和满族文化,对于东北地域的“尚野”文化、行帮文化,以及满族的民族意识、社会心理、萨满文化、说唱文学传统等均进行了生动的揭示。

  • 标签: 满族作家 胡冬林 生态写作
  • 简介:随着对满族文化资源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满族文化资源是辽宁的特色资源、优势资源,深入开发满族文化资源对于促进辽宁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辽宁要发展文化产业,主要的方法是依托丰富的满族文化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做大做强满族文化产业,从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与经济优势。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辽宁省满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切实有效、具有可行性的发展对策。

  • 标签: 满族 满族文化 产业化
  • 简介:<正>一、我所见到的清代满族作家文言小说文献。我所见到的清代满族作家的文言小说,主要有以下几种:(1)《耳书》。作者佟世思(1651—1692),字俨若、葭芷,号退庵。盛京奉天府辽阳(今属辽宁省)人。先世满洲,后属汉军正兰旗。康熙间曾官广西贺县、思恩县知县,卒于任上,年仅四十二。他好读书,有文名。据称,“童时即秉颖异,落笔惊奇。长而才名噪于京师,有终军弱冠之誉”。(范承勋《与梅堂集序》)并广交满汉文士,年二十即得到大文学家王渔洋的赏识,成为忘年之交。有《与梅堂遗集》十二

  • 标签: 文言小说 清代满族 小说创作 萤窗异草 聊斋志异 评论家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考察法对满族赛威呼文化的起源、演变与传承进行研究。提出发挥学校教育、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多样性的赛事和文化传播等优势来推广赛威呼运动,以期传承和拓展赛威呼文化,为弘扬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参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满族 威呼 赛威呼 民族传统体育
  • 简介:满族陈汉军旗是八旗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其中最具特点的是萨满祭祀习俗。本文试从满族陈汉军旗建立的历史条件、建立及逐步完备写起,进一步分析满族陈汉军旗人的特点,为我们从多角度研究八旗史与民族关系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 标签: 陈汉军旗 满族 来源 特点
  • 简介:詹福瑞,男,满族,1953年11月出生。199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主要社会学术兼职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文学学科规划与评议组成员、中国文心雕龙研究会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

  • 标签: 中国当代 满族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哲学 中文学科
  • 简介:抗战时期的李辉英始终带着一种强烈的家国、社会与民族担当进行写作,体现了一个满族作家可贵的中华情怀与积极入世的现实主义精神。因为有了这样的情怀和精神,李辉英能够深刻演绎抗战主题,真实诉说民生疾苦、透彻诠释人生至理、深情回望东北家园。这些积极的文学担当,拓宽并延伸了抗战文学的社会历史内涵与地域民族文化空间。

  • 标签: 抗战时期 满族作家 李辉英 文学担当
  • 简介:<正>我们知道,满族在清代中期以前没有在文人笔下产出小说作品,在这个阶段出现的多是一些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满族文人创作小说是清代中期的事情。其中最著名的是乾隆朝成书的《红楼梦》,还有聊斋体文言短篇小说集《夜谭随录》以及道、咸年间成书的《儿女英雄传》。

  • 标签: 创作小说 满族 清代中期 曹雪芹 文康 旗人
  • 简介:由于满族建立的清王朝的统治地位,使得满族民间音乐以北京为中心向全国范围传播,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音乐文化交融现象.

  • 标签: 民间音乐 满族 文化交融
  • 简介:栾恩杰,满族,1940年11月出生。196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1965年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研究生毕业,1970年任航天四院、一院17所技术员、工程师,1978年任航天一院、二院17所副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二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1988年为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研究员,1993年为航天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国家航天局副局长,1998年为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出版和发表专著、论文30余篇本。

  • 标签: 栾恩杰 中国当代 满族 国家航天局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简介:民族传统竞技体育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满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众多的民族之一,在形式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传统竞技体育项目。对满族传统竞技体育分类,形成和主要表现特征进行研究,旨在推动满族传统竞技体育文化的发展。

  • 标签: 满族 传统竞技体育 历程 社会文化功能
  • 简介:本文从满族舞蹈的历史路径入手,研究了满族舞蹈的历史,并对现阶段满族舞蹈再发展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融合态势中的满族舞蹈的编创思路。希望对满族舞蹈的创新发展有所借鉴。

  • 标签: 满族舞蹈 融合态势 创编
  • 简介:别死牛在北镇,满族特色游戏很多,大多玩起来简便。"别死牛"是一种磨练儿童思维的小游戏。随时随地找块地方画个正方形棋盘,再画两条对角交叉线,并在一侧三角形中画个圆圈,以示是口水井。在土地上拿木棍画线,在水泥或砖地上可用粉笔画图。棋子就地取材,甲方拣两个石子,乙方折两段树枝做棋子,分别摆在自己方的两角上,然后席地而坐

  • 标签: 游戏 满族 正方形 儿童思维 棋子 交叉线
  • 简介:生境条件是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成的外部基础条件之一.满族及其先民从古至今先后经历了渔猎采集、农耕、都市等单独或复合型生境.每一种生境类型都对满族说唱的内涵和艺术表现产生了明显的塑形和影响作用,使满族说唱随生境的替代选择而显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对此问题的考察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认满族说唱艺术的历史和现状.

  • 标签: 满族 生境 渔猎采集 农耕 都市
  • 简介: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以口述形式承传的一种族群记忆,其内容的建构与播衍蕴含着丰富的族群历史与文化变迁的细节与因素,不仅是满族及其先民对其所直观感知的族群历史以及生活世界的一种构形,也是满族根性文化的重要遗存,体现着雄阔道劲的“史书”、“史笔”风格与蛮荒古朴的叙事特色。满族说部在传承与播衍方面具有封闭与单一的特点,但也与其他类口头文学一样,受社会发展变化及传承人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变异,

  • 标签: 满族说部 生成 播衍
  • 简介:<正>沈阳故宫系清代“盛京宫殿”。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清崇德元年(1636)初具规模,清乾隆时期又有所增建。全部建筑七十余所,三百多间,是现存的清代唯一的按满民族风格和需要设计建造的皇家宫殿,布局规整严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特别是一些宫殿的建筑结构和装饰引用佛教艺术题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提高了其建筑的艺术性,并与其它建筑特点一起,体现了清代特别是清初宫殿建筑的风格。本文仅就沈阳故宫建筑满族风格中的佛教题材特点略作粗浅的探讨。

  • 标签: 佛教建筑 沈阳故宫 满族风格 台基 宝瓶 子字
  • 简介:赵大年,满族。1931年生于北京。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南开中学。同年参军,历任文工团员、文化教员,北京作协第一、二届理事及第三届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专业作家。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

  • 标签: 中国当代 满族人 少数民族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 1931年 1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