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恶性肿瘤发病的预测模型,为卫生部门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重庆市恶性肿瘤登记处2006~2013年统计的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对2014~2016年的发病进行预测。结果GM(1,1)模型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模型精度为优(C=0.34,P=1.00),预测效果好,2014~2016年肿瘤发病预测值分别为252.54/10万、264.80/10万和277.65/10万。结论GM(1,1)灰色模型拟合效果检验为优秀,可以用来预测我市恶性肿瘤的发病。我市恶性肿瘤发病呈上升趋势。

  • 标签: 灰色预测GM(1,1)模型 恶性肿瘤发病率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同时性多中心原发肺癌的发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方法回顾2015年11月——2017年10月的经过手术治疗的多中心原发性肺癌患者1000例,选择其中通过临床诊断为同时性多中心原发肺癌患者200例临床资料,对同时性多中心原发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吸烟情况、肿瘤情况等)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100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中,腺癌380例,发病为38.00%,中央型肺癌300例,发病为30.00%,鳞癌120例,发病为12.00%,同时性多中心原发肺癌200例,发病为20.00%。其中腺癌与中央型肺癌的发病对比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与鳞癌以及同时性多中心原发肺癌的发病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患者中,浸润性腺癌占比75.00%,浸润性鳞癌占比25.00%;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患者预后情况较好,治疗有效率高达65.00%,复发仅为18.46%。结论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在多中心原发性肺癌中的发病较低,腺癌发病占比较大、中央型肺癌尾随其后,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治疗预后性较好。

  • 标签: 同时性多中心原发肺癌 发病率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母婴ABO血型不合时,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溶血即ABO-HDN的发生,同时可能致胚胎停止发育、流产或畸形,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核黄疸),ABO-HDN可发生在妊娠的每一个阶段。因此对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清IgG血型抗体 ABO-HDN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57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经不同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结果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方面,对照组为36.8%;观察组的发生为15.8%,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的有效加强ICU病房、呼吸器具、气道、口腔、体位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可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重患者 护理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浦区2005~2009年大肠癌发病情况,为我区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青浦区2005~2009年大肠癌发病登记资料进行发病、标化发病统计分析。结果青浦区2005~2009年大肠癌平均标化发病17.80/10万,其中男性为20.13/10万,女性为15.73/10万。男性发病上升明显,女性发病有下降趋势。发病年龄从50岁开始明显上升,75~岁达高峰。结论青浦区大肠癌发病上升,位居全部肿瘤第三位,是影响本区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应积极开展对肿瘤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 标签: 大肠癌 发病率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鼻中隔偏曲对双侧鼻腔鼻窦炎发病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1年 1月 -2012年 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 20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鼻中隔偏曲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鼻窦炎的发病例数分别为 167例( 83.5%)、 156例( 78.0%);平均秩次分别为 166.066、 128.247;危险度 RR值分别为 1.5、 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男女鼻窦炎发病和鼻中隔向左右侧偏曲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解剖结构变异主要包括:钩突肥大窄侧 6.5%( 13/200)、宽侧 26.5%( 53/200),中鼻甲肥大窄侧 7.5%( 15/200)、宽侧 38.5%( 77/200),筛泡肥大窄侧 26.5%( 53/200)、宽侧 39.5%( 79/200),中鼻甲反常曲线窄侧 4.5%( 9/200)、宽侧 14.5%( 29/200),下鼻甲肥大窄侧 50.5%( 101/200)、宽侧 62.5%( 125/200),鼻中隔高位黏膜肥厚窄侧 0.5%( 1/200)、宽侧 2.5%( 5/200)。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窄侧鼻腔鼻窦炎发病高于宽侧,宽侧鼻腔发生代偿使鼻窦炎发病升高,下鼻甲肥大与鼻窦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单纯性鼻中隔矫正手术效果不理想。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鼻窦炎; 发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中隔偏曲对双侧鼻腔鼻窦炎发病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鼻中隔偏曲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鼻窦炎的发病例数分别为167例(83.5%)、156例(78.0%);平均秩次分别为166.066、128.247;危险度RR值分别为1.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女鼻窦炎发病和鼻中隔向左右侧偏曲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解剖结构变异主要包括钩突肥大窄侧6.5%(13/200)、宽侧26.5%(53/200),中鼻甲肥大窄侧7.5%(15/200)、宽侧38.5%(77/200),筛泡肥大窄侧26.5%(53/200)、宽侧39.5%(79/200),中鼻甲反常曲线窄侧4.5%(9/200)、宽侧14.5%(29/200),下鼻甲肥大窄侧50.5%(101/200)、宽侧62.5%(125/200),鼻中隔高位黏膜肥厚窄侧0.5%(1/200)、宽侧2.5%(5/200)。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窄侧鼻腔鼻窦炎发病高于宽侧,宽侧鼻腔发生代偿使鼻窦炎发病升高,下鼻甲肥大与鼻窦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单纯性鼻中隔矫正手术效果不理想。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窦炎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鼻中隔偏曲对双侧鼻腔鼻窦炎发病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鼻中隔偏曲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鼻窦炎的发病例数分别为167例(83.5%)、156例(78.0%);平均秩次分别为166.066、128.247;危险度RR值分别为1.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女鼻窦炎发病和鼻中隔向左右侧偏曲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解剖结构变异主要包括钩突肥大窄侧6.5%(13/200)、宽侧26.5%(53/200),中鼻甲肥大窄侧7.5%(15/200)、宽侧38.5%(77/200),筛泡肥大窄侧26.5%(53/200)、宽侧39.5%(79/200),中鼻甲反常曲线窄侧4.5%(9/200)、宽侧14.5%(29/200),下鼻甲肥大窄侧50.5%(101/200)、宽侧62.5%(125/200),鼻中隔高位黏膜肥厚窄侧0.5%(1/200)、宽侧2.5%(5/200)。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窄侧鼻腔鼻窦炎发病高于宽侧,宽侧鼻腔发生代偿使鼻窦炎发病升高,下鼻甲肥大与鼻窦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单纯性鼻中隔矫正手术效果不理想。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窦炎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手卫生依从性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的影响,探讨手卫生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某院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干预,并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比较干预前(2013年1~12月)和干预后(2014年1~12月)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结果干预前手卫生依从为56.78%,干预后手卫生依从为74.15%,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4.47,P<0.001)。干预前,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为5.29%,干预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为2.75%,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6,P<0.01)。结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可有效降低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病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ICU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将PDCA循环管理用于医院精神科男封闭病房中,对其医院感染发病进行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2016年8月~2017年2对我院精神科男封闭式病房实施PDCA循环管理,将其设为研究组,2016年2月~7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将其设为参照组,对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为6.38%,与参照组22.22%相比,相对更低(p<0.05);两组医院感染主要分布部位在上呼吸道,其次为胃肠道,两组各感染部位感染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用于医院精神科男封闭病房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值得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精神科男封闭病房 医院感染
  • 简介:讨论气象要素与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的关系。40年的数据分析表明,利用当年4月份的平均温度、上一年12月最高温度预测当年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标签: 乙脑发病率 气象要素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对降低新生儿病房轮状病毒(RV)肠炎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观察组:某院2012年1-12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2032例新生儿,同期采取一系列RV肠炎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对照组:该院2011年1-12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2007例新生儿,执行一般诊疗护理常规.比较两组新生儿RV肠炎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RV医院感染12例,发病为0.59%;对照组发生RV医院感染36例,发病为1.79%,观察组新生儿RV医院感染发病显著低于对照组(x2=12.45,P<0.01).新生儿RV肠炎医院感染以冬春季多发,医院感染病例主要集中在1、2和12月,3~5月少量散发,6~11月无RV肠炎医院感染发生.结论通过采取主动筛查、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等一系列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病房RV肠炎医院感染发病,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 标签: 新生儿 肠炎 轮状病毒 腹泻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三高”父母指的是高智商、高学历与高龄,本文探究儿童孤独症发病、发育落后发病与父母“三高”之间的关系,所得结论仅供参考。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发病率 发育落后 三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进行探讨。方法:以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6例慢性宫颈炎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发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受教育程度、月经周期、性生活频率、避孕措施、原发性痛经、引流产史、生育次数为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危险因素(P

  • 标签: 宫颈炎 盆腔炎 危险因素 发病率
  • 简介: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