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眼科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眼科接诊的104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2例,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帮助患者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在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白内障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开展手法小切口与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患者角膜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顺序随机分为小切口组(34例)及微切口组(34例),其中小切口组患者开展手法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微切口组患者开展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切口角膜厚度、角膜六边形细胞百分率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术前、术后24h两组患者切口角膜厚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0d微切口组切口角膜厚度显著小于小切口组(P<0.05),同时术前、术后24h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角膜六边形细胞百分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手术不同阶段两组患者组内切口角膜厚度、角膜六边形细胞百分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法小切口与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患者角膜的厚度、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的比例均有一定影响,影响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白内障 手法小切口手术 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角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对其不良情绪进行排解,并关注并发症的预防,促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改善。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眼科的专业检查,其属于白内障并需要开展手术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对 92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临床应用成果。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上的得分分别 为( 30.5±2.7 )分 和( 30.1±2.5 )分 ,对照组为( 37.4±2.4 )分 和( 36.4±2.7 ) 分,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并发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 4.8% ( 2/42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9.5% ( 4/42 ),其安全性基本可以得到保障。 结论: 采用 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照顾到患者的情绪状态,特别是对于老年白内障患者十分适用,可以更好地提升治疗依从性,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问题。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白内障患者 心理情绪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23例我院收治的闭角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1例患者接受小梁切除术,作为对照组,12例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情况、前房深度、房角粘连闭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视力和眼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前房深度和房角粘连闭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有效提高闭眼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和症状体征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 白内障 吸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硬核性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硬核性白内障患者共52例进行实验研究,运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患者进行手术。对比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探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患者术后进行3个月随访,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视力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核性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方案选择中,运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治疗及时、准确,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硬核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 使用 针对性护理对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方法 选 择 2017 . 1 .1 -2018 . 1 .1 我院 收治的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 160 例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观察 、 对照 两 组,每组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老年白内障 青光眼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术前的人工晶体度数测量方法,观察 IOL Master与 A超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4月 ~2018年 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13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 IOL Master)和对照组( A超)各 65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检测结果上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散光≤ 1.00D时的平均屈光误差 [( 0.39±0.13) D<( 0.51±0.27) D]、散光≤ 2.00D时的平均屈光误差 [( 0.37±0.15) D<( 0.93±0.33) D]以及散光≤ 3.00D时的平均屈光误差 [( 0.61±0.19) D<( 1.87±0.51) D]相对更低( P< 0.05)。结论:在白内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应用 IOL Master进行人工晶体度数的测量,能够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进而为手术治疗安全、顺利的进行提供保障,其应用效果明显优于 A超。

  • 标签: IOL Master A超 白内障术 人工晶体度数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透明角膜 3.2mm切口 Phaco联合 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9年 3月至我院治疗的 12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 Phaco联合 IOL植入术,观察组采取透明角膜 3.2mm切口 Phaco联合 IOL植入术,治疗前后检测视力指标,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数据无显著差异( P> 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明显较优(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案例较少( P< 0.05)。 结论:在白内障治疗时,采取透明角膜 3.2mm切口 Phaco联合 IOL植入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视力,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应用效果理想。

  • 标签: 白内障 透明角膜 3.2mm切口 IOL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联合改良式房角分离手术;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白内障乳化摘除手术,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央前房均有所改善,前后差异显著(P<0.05),但组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而言,将两种手术方式联合使用,改良式房角分离术联合超声乳化摘除术,总体治疗效果较好,可以使患者的眼压得到更好改善。具备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不同治疗方法 改良式房角分离术 超声乳化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白内障手术在院患者跌倒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 9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5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45例患者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CST、 FES-1、 TUG及 mRomberg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22%( P<0.05)。结论:对老年白内障手术在院患者积极开展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降低跌倒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白内障 常规护理 跌倒风险
  • 简介:目的建立完善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术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选取2016年07月~12月我院行人工晶体植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手术患者60例(60眼),分常规组30例(30眼)和应用组30例(30眼),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和人工晶体植入住院费用、术中配合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可使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减低、患者术中的配合度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护理工作的遗漏与疏忽,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从而促使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予以单、双切口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4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单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实验组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三个月的眼压变化情况、视力变化情况、不同类型滤过泡的功能分布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眼压相较术前明显降低,但两组相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对白内障和青光眼患者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与单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相同,患者的眼压明显下降,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较好。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单切口 双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老年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 88例青光眼伴白内障老年患者并分成两组,对照组 44例使用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 44例使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眼压、平均视力改变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与平均视力分别为(12.11±3.53) mmHg、( 0.73±0.12),明显比对照组优( 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54%,明显比对照组低 13.63%(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小梁切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闭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120例闭角型青光眼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案分别为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力水平、眼压、前房深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以上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方案的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其对于患者眼压的降低、视力水平的提高等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予以单、双切口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4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单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实验组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三个月的眼压变化情况、视力变化情况、不同类型滤过泡的功能分布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眼压相较术前明显降低,但两组相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对白内障和青光眼患者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与单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相同,患者的眼压明显下降,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较好。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单切口 双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老年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88例青光眼伴白内障老年患者并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使用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44例使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眼压、平均视力改变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与平均视力分别为(12.11±3.53)mmHg、(0.73±0.12),明显比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4%,明显比对照组低13.63%(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可改善患者视力水平,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延续性护理精准服务于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100例我院在2018年6-12月治疗的老年白内障的患者,均使用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延续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在眼压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在视力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使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力,维护正常眼压,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性白内障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