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的不同治疗方案。方法将9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3组舒利迭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ug每天2次)、联合用药组(口服茶碱缓释片01每天2次+吸入丙酸氟替卡松125ug每天2次)及对照组(按需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随访1年,观察1年后的肺功能(FEV1、FVC)及1年中急性加重的次数。结果3组间FEV1及急性加重次数舒利迭组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VC舒利迭组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舒利迭组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50/250ug)、联合用药(口服茶碱缓释+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对COPD稳定患者疗效肯定,前者对FVC的改善作用强。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 荼碱缓释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呼吸内科确诊的COPD患者100例,治疗前作为急性加重期,经治疗病情稳定后,作为稳定组,以本院体检科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IL-2、IL-8、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IL-2浓度明显低于稳定组及对照组,COPD急性稳定组IL-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IL-8、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浓度明显高于稳定组及对照组,COPD急性稳定组IL-8、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浓度明显高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IL-8、CTG都产于了COPD的发生发展,对指导临床治疗COPD和其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 标签: COPD IL-2 IL-8 CTGF
  • 简介:摘要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虚、痰、瘀是其主要病理因素,且三者常相互影响,使病情复杂化。提出“肺脾肾虚,痰瘀互阻”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基本病机;补虚祛痰化瘀法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的重要治法,临床疗效确切,可收未病先防之效。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的慢性疾病。尽管抗炎、联合和靶向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但COPD药物治疗仍是治标不治本。肺康复是COPD管理过程的核心,运动训练则是肺康复的基石。传统导引术具有防病和治病的双重功效。现有研究表明,呼吸导引操可使稳定COPD患者临床获益。本文将对COPD治疗现状、呼吸导引操在COPD患者康复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呼吸导引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康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平喘颗粒联合呼吸运动锻炼治疗慢阻肺稳定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COPD稳定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平喘颗粒联合呼吸运动锻炼治疗。统计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6分钟行走距离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平喘颗粒 呼吸运动锻炼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6分钟行走距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管理模式对COPD稳定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曹路社区COPD稳定患者74例(2017年5月-2018年7月),随机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37例)与社区管理模式的观察组(37例),观察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COPD稳定患者社区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社区管理模式 COPD稳定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分级诊疗在稳定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分级管理体系,采用抽签法抽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门诊就诊的118例稳定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社区管理组(简称管理组,60例)及对照组(58例),管理组患者转诊至社区医院行哮喘控制与管理教育,督导治疗,并于治疗2周及1、3、6、9个月、1年随诊;对照组患者首次就诊强调规律用药,予以哮喘管理,6个月及1年复诊。管理1年,对比1年内急性加重的次数、第1次急性加重的时间、平均医疗花费,对比两组患者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比例、哮喘控制(ACT)评分、莱彻斯特咳嗽评分(LCQ)、简略生命质量评分(miniAQLQ)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肺功能的差异。结果管理6个月时,管理组吸入ICS人数[45(75.0%)比36(62.1%),χ2=4.143],ACT评分[(20.7±3.9)分比(18.1±4.1)分,t=3.213],LCQ评分[(13.5±5.3)分比(10.8±3.0)分,t=2.603],FeNO[(29.8±12.8)ppb比(37.1±11.1)ppb,t=2.018]均比对照组好(均P<0.05),miniAQLQ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年时,管理组吸入ICS人数[50(83.3%)比34(58.6%),χ2=5.748],ACT评分[(22.1±2.8)分比(19.5±2.3)分,t=2.241],LCQ评分[(16.5±4.2)分比(11.6±3.2)分,t=5.603],miniAQLQ评分[(83.2±11.1)分比(68.1±13.3)分,t=3.186],FeNO[(28.2±13.1)ppb比(38.1±16.3)ppb,t=2.716]均比对照组好(均P<0.05),FEV1%、FVC%、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年时,管理组LCQ评分[(16.5±4.2)分比(13.5±5.3)分,t=3.186],miniAQLQ评分[(83.2±11.1)分比(69.1±14.3)分,t=5.603]较6个月时明显改善(均P<0.05),吸入ICS人数、ACT评分、FeNO、FEV1%、FVC%、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次加重延迟时间[182(92,284)d比92(58,176)d,Z=4.384]较对照组增加,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0(0,1)比2(1,3),Z=-3.187]、平均1年医疗花费[(10 523.0±550.5)元比(15 787.1±1 421.2)元,t=2.653]均比对照组减少(均P<0.05)。结论实施分级诊疗可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控制率,减少急性加重,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哮喘 社区卫生服务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进行定期宣教及随访,制定COPD基层管理模式,增加治疗依从性,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延缓肺功能下降趋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的6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30例,对干预组进行半年的疾病宣教,并随访1年,持续进行疾病干预,对照组按照平时习惯就医。观察两组患者mMRC评分、CAT评分、急性发作次数、肺功能水平、焦虑抑郁状态变化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试验完成时,干预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干预组mMRC评分、CAT评分、急性发作次数、肺功能水平、焦虑抑郁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期宣教及随访,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该病的认知程度,增加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延缓肺功能下降趋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炎,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借助中医药能够获得其他方式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该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缓解疾病的急性发作,延缓疾病的发作。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将其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

  • 标签: 中医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进展研究
  • 简介:摘要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呼吸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从康复评价及康复护理的主要方面-呼吸肌功能锻炼、运动训练、长期氧疗、营养支持及心理支持进行阐述。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护理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探究团队式授权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肺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 90例 COPD稳定患者分为对照组 45例、试验组 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性健康教育,试验组予以团队式授权教育。收集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 6分钟步行距离( 6MWD)和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使用 CAT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肺功能指标、 6MWD、焦虑量表评分、 CA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 COPD稳定患者肺康复训练训练中进行团队式授权教育,可提高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团队式授权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训练
  • 简介:目的调研稳定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州市某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的110名稳定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测评,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稳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弹性总分(58.71±11.03)分;年龄、性别、照顾时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社会支持是其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论稳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弹性处于较低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稳定期 照顾者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入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稳定COPD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吸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症状改善,急性加重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肺功能明显好转,症状明显改善(P<O.05),急性加重次数减少,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对于COPD稳定安全有效。

  • 标签: 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病 稳定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院外急性发作、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结合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模式。电话回访1年后比较2组患者院外急性发作、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电话回访后急性发作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X2=7.168,P<0.05)。结论电话回访科有效提高COPD患者院外的依从性,降低急性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电话回访 COPD
  • 简介:目的探讨稳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自我效能与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随访的稳定COPD患者143例,采用COPD自我效能量表和家庭关怀指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稳定COPD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80.93±15.32)分,家庭关怀度总分为(5.02±1.63)分,两者总分及各维度间呈正相关。结论稳定COPD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家庭关怀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家庭关怀度越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也越高。医护人员应倡导稳定COPD患者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关心支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自我效能 家庭关怀度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慢阻肺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方法: 通过阅读有关慢阻肺书籍及跟随导师在病房门诊学习,摘录有关慢阻肺稳定总结中医药疗法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 慢阻肺是呼吸系统里面比较难治愈的反复发作性肺部慢性病。慢阻肺 的治疗长期以来国内外多运用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综合性疗法,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带来很多不良反应,而祖国医学不仅在此病的西医治疗 方面有较好的成效,在中医药治疗 方面也有相当多的研究及应用。中医药疗法具有安全可靠,治病之根本的优点,这是西医所不具备的。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中医药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COPD稳定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COPD稳定呼吸肌疲劳患者为对象,实施此次临床研究;以数字随机法将全部患者划分为人数均等的研究组与参考组;以茶碱缓释片给与参考组患者治疗,以中医综合疗法给与研究组患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参考组的75.0%,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与肺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治疗COPD稳定呼吸肌疲劳患者的过程中,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能够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有很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COPD 呼吸肌疲劳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