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治疗美容外科血肿事件中使用玻璃联合地塞米松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本院进行美容外科手术发生血肿事件患者中选取107例,时间选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53)与对照组(n=54),实验组使用玻璃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前美观度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比对照组,实验组美观度更高(P<0.05);对比对照组,实验组血肿消退时间均较短(P<0.05)。结论 在治疗美容外科手术血肿事件中使用玻璃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加快血肿消退时间,提升面部美观度,值得借鉴。

  • 标签: 玻璃酸酶 地塞米松 整形美容手术 血肿
  • 简介:在使用草酸处理制革含铬废弃物脱铬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处理制革含铬废弃物的最佳用以及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结合法脱铬的处理阶段,最佳用为工业胰,且处理阶段的最佳条件为:工业胰用量1.0%、反应时间15min,在此条件下的-结合法总脱铬率可达90.68%。

  • 标签: 制革含铬废弃物 脱铬 酸-酶结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琥珀脱氢缺陷型肾细胞癌(RCC)的病理特征。方法:对14例肾细胞癌病人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细胞Fuhrman低级别核(Ⅰ、Ⅱ)占比多余高级别核(Ⅲ)。结论:该疾病的病理特征以低级别核、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为主。

  • 标签: 琥珀酸脱氢酶 肾细胞癌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复方米非司与米非司配伍米索前列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早孕患者的个人情况,将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停经49天以内的早孕妇女随机分组①观察组(复方米非司)50例,口服复方米非司1片/24h×2次(共60mg),首次服药后48小时口服米索前列600ug。②对照组(米非司)50例,口服米非司75mg/24h×2次(共150mg),首次服药后48小时口服米索前列600ug。结果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提高,出血量减少,孕囊排出时间和流产后流血时间均缩短。结论复方米非司配伍米索前列终止早孕临床效果优于米非司配伍米索前列

  • 标签: 复方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药物流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脱卤是细菌降解环境中重要污染物有机卤化物的关键之一,具有与其他已知脱卤不同的脱卤机制。它是一类通过分子内亲核取代机制催化邻卤转化为环氧化物的脱卤,可以高效催化有机邻卤进行脱卤反应,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此外,在催化环氧化物和邻卤之间的转化反应中,卤脱卤具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因而在手性药物合成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着重从卤化物生物降解途径、脱卤机制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卤脱卤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卤脱卤改造的新方法进行了阐述与展望。

  • 标签: 卤醇脱卤酶 有机卤化物 生物降解途径 生物催化
  • 简介:实验室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手性农药三唑及其非对映异构体三唑A(对映异构体1R,2S体和1S,2R体的混合物)与三唑B(对映异构体1R,2R体和1S,2S体的混合物)在浙江杭州潮土(有机质含量1.90%,pH6.85)、金华水稻土(有机质含量1.63%,pH4.94)和兰溪红土(有机质含量0.38%,pH4.03)中的降解动态及对映体之间相互转化的情况。结果表明:三唑在潮土、水稻土和红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6.4、105.0和154.0d,180d时降解率分别为91.9%、79.2%和57.7%;三唑在潮土中发生两次三唑A体向B体转化和1次三唑B体向A体的转化,而在水稻土和红土中,三唑A体与B体之间相互各转化1次。表明三唑对映异构体的降解动态因土壤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三唑的科学合理使用及其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三唑醇 对映异构体 土壤 降解动态 半衰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脯氨酰顺反异构1(Pin1)及其抑制剂胡桃醌(Juglone)对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目表法分配原则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PAH组、Juglone组,每组8只。野百合碱建立大鼠PAH模型。Juglone组在造模14 d后开始给予Juglone干预,4周后测定右心室收缩压(RVSP),处死动物并取材,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HI)。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血管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in1在PAH中的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及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p27通路蛋白的表达。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AH组大鼠体重低于Con组[(303.11±20.41) g比(418.83±26.77) g,q=12.912,P<0.01],而RVSP及RVHI则高于Con组[(39.83±2.31) mmHg、(40.49±3.12)%比(17.03±2.12) mmHg、(23.52±1.61)%,q=28.291、16.105,P<0.01];Juglone组大鼠体重高于PAH组[(349.73±21.96) g比(303.11±20.41) g,q=5.204,P<0.01],RVSP及RVHI则低于PAH组[(26.89±1.92) mmHg、(31.40±3.76)%比(39.83±2.31) mmHg、(40.49±3.12)%,q=16.063、8.637,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AH组Pin1表达高于Con组[(8.39±0.19)%比(3.32±0.26)%,t=13.000,P<0.01]。HE染色结果显示,PAH组肺小动脉管壁增厚,Juglone干预后肺小动脉壁厚度减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on组α-SMA和Pin1的表达低于PAH组(1.02±0.04、1.00±0.07比2.21±0.07、3.37±0.04,t=14.976、27.427,P<0.01)。PAH组p-AMPK表达低于Con组(0.52±0.02比1.00±0.04,F=25.771,P<0.01),Juglone组p-AMPK表达高于PAH组(0.65±0.04比0.52±0.02,F=6.972,P<0.01);PAH组Skp2表达高于Con组(4.05±0.12比1.00±0.07,F=51.213,P<0.01),Juglone组Skp2表达低于PAH组(2.91±0.08比4.05±0.12,F=19.093,P<0.01);PAH组p27表达低于Con组(0.55±0.03比1.00±0.02,F=28.937,P<0.01),Juglone组p27表达高于PAH组(0.75±0.03比0.55±0.03,F=13.051,P<0.01)。结论Pin1在PAH肺组织中过表达,并参与肺血管重构过程。Pin1抑制剂胡桃醌通过激活AMPK从而调控Skp2/p27信号通路抑制肺血管重构。

  • 标签: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 胡桃醌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构
  • 简介:以植物乳杆菌P-8(Lactobacillusplantarumsubsp.plantarumP-8)亚油酸异构为研究对象,通过http://swissmodel.expasy.org/,http://smart.embl-heidelberg.de/和vecterNTI等在线工具与软件,对亚油酸异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与活性相关的位点,预测亚油酸异构的3个氨基可能为第68位甘氨酸、第107位精氨酸和第172位组氨酸。设计1对含突变的引物,以重组质粒pQE30-LAI为模板,利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构建突变体。经序列比对表明,成功构建了突变体G68A(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R107L(精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和H172P(组氨酸突变为脯氨酸),为进一步研究LAI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共轭亚油酸 亚油酸异构酶 必需氨基酸 定点突变
  • 简介:摘要:很多孩子一到写作文就会问:“作文怎么写呀?”不知如何下笔,本文通过几个孩子写作文的事例。让孩子明白写作文首先要克服畏难心理,有些孩子一看作文题,第一反应就是我不会,大多家长的第一反应也是我不会。不是真不会,而是你认为你一定不会。当然家长会与不会,都得让孩子读题目要求,完成审题,明确这次习作是让写什么。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我愈来愈发现孩子的学习过程是不能替代的,要让孩子去亲身体验经历这个过程。才能更好的完成作文写作。

  • 标签: 畏难心理 体验经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表达硫氧还蛋白还原1(thioredoxin reductase 1,TR1)对卵巢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54只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卵巢去势组和卵巢去势过表达TR1组(卵巢去势-TR1组),每组18只。用慢病毒构建过表达TR1载体,脑立体定位仪海马定位进行注射慢病毒重组体,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TR1、Bcl-2,p53和p21的mRNA和蛋白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Caspase-3的表达;用WST-1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试剂法检测海马超氧化物歧化(super oxide dimutase,SOD)活性、用微板法测定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用硫代巴比妥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通过旷场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用GraphPad Prism 9.0进行统计学处理,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卵巢去势组大鼠海马组织TR1的mRNA及其蛋白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大鼠(t=3.125,4.402,均P<0.05),卵巢去势-TR1组大鼠海马组织TR1的mRNA及其蛋白水平均高于卵巢去势组(t=4.945,4.845,均P<0.05)。(2)三组大鼠在水迷宫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和旷场实验中的运动距离和中央区停留时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73,33.67,6.51,均P<0.05)。在旷场实验中,卵巢去势大鼠运动距离多于正常组[(4 700±141)mm,(3 967±163)mm],中央区停留的时间长于正常组[(87.33±3.93)s,(80.83±2.48)s],卵巢去势-TR1组的运动距离[(4 267±150)mm]和中央区停留时间[(82.17±3.43)s]均低于卵巢去势组(均P<0.05)。在水迷宫实验中,卵巢去势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高于对照组[(28.67±2.50)s,(19.50±2.59)s,P<0.05],而卵巢去势-TR1组逃避潜伏期低于卵巢去势组[(25.00±1.67)s,P<0.05]。(3)三组大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指标MDA、SOD和GSH的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41,91.38,28.69,均P<0.01)。卵巢去势组大鼠海马组织的MDA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卵巢去势-TR1组低于卵巢去势组(P<0.05);卵巢去势组SOD和GSH水平则低于正常组,而卵巢去势-TR1组SOD和GSH水平高于卵巢去势组(均P<0.05)。(4)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均显示,卵巢去势组大鼠海马组织老化相关蛋白p21和p53水平高于正常组(均P<0.05),卵巢去势-TR1组p21和p53水平则显著低于卵巢去势组(均P<0.05)。卵巢去势组大鼠海马组织凋亡蛋白Caspase-3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卵巢去势-TR1组Caspase-3水平则显著低于卵巢去势组(P<0.05)。卵巢去势组大鼠海马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卵巢去势-TR1组Bcl-2水平则显著高于卵巢去势组(P<0.05)。结论过表达硫氧还蛋白还原1(TR1)通过调节海马组织氧化损伤、减少细胞老化,从而减少海马部位神经元的凋亡。

  • 标签: 卵巢去势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 学习和记忆 凋亡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目前实验室以干化学白细胞酯试验(LeukocyteesteraseLE)和亚硝酸盐还原试验(NitreNit)作为筛查,以尿细菌培养作为金标准。但实际实验中60-80%尿培养结果阴性1、时间长、费用贵、增加细菌室的工作量。为了避免这些缺点、通过尿中检查Nit、LE和细菌培养进行比较。目的评价Nit、LE诊断细菌尿筛查中准确性和可信性。方法同时检查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标本163例,标本取必须清洁的中段尿、晨尿,女性患者均要求清洗外阴部后留标本。用接种环尿接种到伊红美兰和血平皿,置350C18-24小时以后分通过尿中检查Nit、LE和细菌培养进行比较,离出纯细菌。结果根据Nit、LE选择性进行尿细菌培养,助于满足临床的需要。

  • 标签: 尿亚硝酸盐 白细胞酯酶试验 尿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吡咯啉-5-羧酸还原-1(Pyrroline-5-Carboxylate Reductase-1, PYCR1)是一种线粒体,其基因突变可导致人类皮肤松弛症。近年研究证明PYCR1能通过影响脯氨酸代谢发挥促进肿瘤生长增殖的作用。PYCR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负相关。因此,PYCR1可能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标志物,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1 恶性肿瘤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瑞替普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A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加用瑞替普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GSH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再通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心肌谱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再通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肌谱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谱水平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肌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联合GSH治疗ASTEMI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瑞替普酶 还原型谷胱甘肽 ASTEMI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替普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33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5例,使用单一瑞替普进行治疗;观察组68例,使用瑞替普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率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51例(78.46%)低于观察组65例(95.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内径、心率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别,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即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有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绞痛、出血等不良反应出现,观察组分别有5例(7.35%)、0例、19例(27.94%)、21例(30.88%),均少于对照组14例(21.54%)、14例(21.54%)、19例(29.23%)、21例(32.3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瑞替普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死亡率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瑞替普酶 还原型谷胱甘肽 联合治疗 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