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陕西基本省情和扶贫开发情况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土地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6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273.9万人。陕西全省设10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07个县(市、区).174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7494个行政村。北部陕北黄土高原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5%,总人口550多万,畜牧业较为发达,

  • 标签: 扶贫开发工作 中国内陆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陕西 陕北黄土高原 土地面积
  • 简介:近来世界政治中一个相当突出和重大的事态,是继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开启大西洋两岸间的一个空前紧张时期之后,美欧在政治和战略上迅速和显著地接近。它们目前彼此呼应和合作的程度即使没有接近往昔的冷战高峰岁月,也已经接近冷战后曾有的共同军事干涉时期。德国默克尔担任总理以来,一直采取亲美政策,与其前任大相径庭;法国自2007年政府更替以后亦如此,尤其令人注意的是萨科齐总统近来公开宣布法国意欲重返20余年前退出的北约军事组织;英国目前已非布莱尔执政末期国内舆论强烈诟病本国政府积极参与伊拉克战争可比,新首相布朗4月中旬访问美国时发表重要演说,主题为恢复和弘扬英美特殊关系。

  • 标签: 战略需要 美国 欧洲 伊拉克战争 中国 中欧
  • 简介:印度梵语诗学在中国学界的译介还不到一个世纪。由于语言的问题,中国学界只有极少数人从事梵语诗学的翻译和介绍。迄今为止,这种翻译介绍已经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果。伴随对梵语诗学的译介,一些学者开始了对梵语诗学的系统研究或专题研究,有的学者还进行中印、印西诗学比较研究。这使梵语诗学在中国学界逐渐受到关注。还有两住学者利用梵语诗学进行文本阐释。

  • 标签: 梵语诗学 比较诗学 比较文学
  • 简介: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全局性战略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多次粮食战略的调整,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国的粮食产量总体上呈现的是波动式增长的趋势,这种增长与中央粮食战略的调整均有一定关系。国家粮食战略经过了20世纪50年代的从互助组到统购统销、60年代的进口粮食缓解粮食危机、70和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至21世纪初期至今的从取消农业税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样一个过程。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粮农种粮的相对收益较低的结构性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国家层面加大投入资本和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多次聚焦“三农”问题,始终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这凸显了国家在协调粮食政策运转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中共中央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只有保住“安全口粮和放心粮”,才能保证中国到21世纪中叶顺利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标签: 中国粮食安全 粮食战略 粮食危机 中央“一号文件” 粮食 生产能力
  • 简介:几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影响总体上升,但发展中国家发展任务繁重,面临的变化、挑战和诉求复杂。发展中国家将继续呈现发展的不平衡性、多样性和竞争性,发展中大国的地位更加突出。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期待 发展中大国 国家发展 平衡性 竞争性
  • 简介:拉丁美洲是西半球唯一的发展中地区,中国是东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拉两地人民跨越浩淼万里的太平洋天堑,相互交往长达近500年.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与拉美国家不约而同地实施了改革开放发展战略,均经历了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大变革,为中拉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推力和空间,中拉关系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迈入21世纪,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为进一步加强中拉关系提供了新契机与新平台.双方领导人均站在新世纪的"了望台"上,谋篇布局,展望未来,力图用战略的眼光发展双边关系.正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所指出:"进入新世纪,中国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南南合作的战略高度出发,更加重视中拉关系."

  • 标签: 中国 拉丁美洲 国际地位 财政政策 世界经济体系 经济全球化
  • 简介:2014年9月12日~13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暨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峰会在广西南宁市举行。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主题、议题,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坦诚、深入、全面的交流与讨论,本文对与会人员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 标签: 第七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暨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峰会 综述
  • 简介:印度洋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而东非沿海地区作为印度洋贸易圈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所至的最远区域,无论是在古代商路的贸易往来中,还是在当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交流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古今丝绸之路的发展还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繁荣。本文试图梳理中国与东非国家人文交流合作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 标签: 中国 东非 人文交流
  • 简介:《十九大报告》具有三大突出特色:一是再次强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二是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念;三是强调了中国大国外交的基本方针路线。中国外交开辟新局面需要把握好四个平衡:一是和平崛起与大国战略之间的平衡;二是全球治理与国家实力之间的平衡;三是合作安全与国家安全利益之间的平衡;四是内向与外向之间的平衡。中国外交应当高度重视四大问题:一是坚持中国外交的基本面;二是先手破解部分国家携手对付中国;三是"一带一路"重在落实;四是关注日益增强的贸易摩擦。

  • 标签: 《十九大报告》 中国外交 新时代
  • 简介:<正>近日,泰国沙炎蒙昆船务公司在曼谷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了该公司“沙炎仓猜号”油轮被海盗洗劫的经过和中国汕头市公安机关侦破此宗跨国海盗案的情况。1999年6月8日下午2时,泰国沙炎蒙昆船务公司的“沙炎仓猜号”油轮满载2000吨柴油,从新加坡港启航,沿着西北航线向泰国宋卡港驶去。6月8日深夜12时许,当船航行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交界的他尔曼岛附近时突然遭到海盗袭击。10名印尼籍海盗扣留了一名会讲英语、且会操作油轮的泰国船员,将其余16名泰国船员强行赶上一艘快艇,劫船而去。海盗大肆搜刮了船上的物品,并将船上所有的执照、单据、证件等销毁,同时用油漆将船名及注册港字样掩盖或涂改。6月17日,油轮抵达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岛附近海域。当该艘油轮在非设关码头向一艘中国杂货轮接驳柴油时,因涉嫌走私,被广东省边防局海警二支队查获。汕头市公安局十分重视这宗涉外案件,立即成立专案组,并抽调刑警支队十几名民警全力侦破此案。民警赶赴南澳岛对这艘可疑的油轮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多处疑点:在该艘油轮上没有任何船舶证件、注册证书和货物单据,这与海上正常航行的船舶极不相符;船上没有航海日记,这严重违反海上航行的规则;船上的10名印尼人没有船员证书和任何资格证书,这使民警不能不对这些“船?

  • 标签: 汕头 跨国海盗案 印尼 纪实文学 当代 短篇
  • 简介:学术界关于南海争端与中国国家安全的研究,大多基于对象国政策、南海地区权力格局以及中国政策的动态分析,缺乏对于中国南海战略思维和政策的系统梳理。中国南海战略思维包括搁置、大局和寻求共识等多维度的内容,同时对于争端本质倾向于和平的看法。它经历了从基于战略理性的单边默契到文化认同的单边默契的演进,体现了螺旋式变化的特点。中国南海战略思维的固化受到特定政策效果的正反馈、道德正义性以及政治文化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力量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外生环境的震动与刺激和领导集体的战略决心增强的情况下,它会发生积极的调整与变化。剖析中国南海战略思维的内涵、特性及其演变,能为理解中国外交的微观基础以及处理好中国的相关争端提供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

  • 标签: 战略思维 单边默契 搁置 大局 共识 南海争端
  • 简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方方面面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国际格局的有些方面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一些基本方面变化尚未完成,尚无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本质改变。

  • 标签: 国际格局 中国国际战略 变与不变
  • 简介: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长期以来,全球发展格局呈现出"北强南弱"、"北方主导"、"南方顺应"的态势。但是,伴随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整体崛起,全球发展格局发生深广变化:发展中国家自身在全球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发生变化,全球和区域层次的发展合作呈现出新面貌。与此同时,全球发展环境也呈现出新的挑战。因此,当今世界亟需有人代表国际社会整体以及共同的公共利益,包括那些在全球阶级分化进程中被排除在体系之外或被边缘化的人们,进行不同以往的全球性思考,形成一种积极的、共享的并能凝聚人心的、有助于引导和激励大家采取行动的全球发展观。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正在发出自己的声音向世界传递新发展观,更是在用行动诠释和践行新发展观。

  • 标签: 国际发展格局 中国双重身份 中国新发展观
  • 简介:2006年中国继续开展全方位外交,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外交理论和实践都有了新的发展,对外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去年的中国外交既兼顾整体效应,又注意突出重点,外交战略既有恢弘的理念,外交实践也有精巧的构思,外交策划还不乏有大手笔,在发展大国关系、周边国家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多边外交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亮点频发,精彩纷呈,好戏连台,硕果累累。2006年,共有86位外国元首访问了中国,法新社就此评论到,“2006年中国在全球留下的足迹加深了,世界因此而震撼。”

  • 标签: 中国外交 盘点 外交实践 国家关系 全方位外交 外交理论
  • 简介: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与粮食问题黄华人口与粮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是国际行动理事会多年来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我想着重讲一讲亚洲的这一问题。亚洲的发展中国家都正致力于各自的工业化及经济与文化现代化事业,因此,他们都希望世界和平、国内稳...

  • 标签: 粮食问题 亚洲发展中国家 国际行动 人口控制 黄华 粮食产量
  • 简介:泰戈尔1924年访华是近代中印交往中的一件大事,在当时中国知识界引起不小的轰动,不少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学者对泰翁的思想、言谈亮明自已的态度,发表坦率评论,从一个侧面生动、深刻地反映了20年代国内知识精英阶层对文化认知、东西方文化比较、文化危机与社会改造等问题的基本看法.

  • 标签: 泰戈尔访华 中国知识界 反响
  • 简介:依据BEC分类法,从1998~2008年的贸易数据表明,中国与东盟中间产品贸易占总贸易额半数以上,影响中国与东盟中间产品贸易发展及流向的因素主要有: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中间产品跨境交易成本、跨国公司生产与投资区位选择。一般而言,资本丰裕而劳动稀缺的国家成为零部件的供应方,如中国与马来西亚的零部件贸易是逆差;地缘相近、贸易协定的签订降低了中间产品的贸易成本,促进了中国与东盟间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投资促进东道国中间产品的出口。

  • 标签: 中国 东盟 中间产品贸易 影响因素
  • 简介:欧亚大陆过去和现在都是世界地缘政治的中心。而冷战以来,特别是“9·11”以来,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有三点比较明显:一是中俄印接近,二是美国欧亚大陆政策变化,三是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影响。

  • 标签: 地缘政治 欧亚大陆 中国 政治形势 政策变化 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