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5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日澳宣布建立"特殊关系"以来,两国的安全合作由非传统安全领域向传统安全领域迅速扩展,并在东海、南海等地区海洋争端问题上展开了密切协作。日澳安全关系的这种发展,受到美国亚太政策调整、日本寻求实现"正常国家"的目标、澳大利亚追求地区影响力等多重因素的推动,并中国海洋利益的维护和地区安全环境的稳定造成了复杂影响。虽然受到日澳安全利益错位、澳国内反对声音、中澳关系发展等因素的制约,日澳关系难以走向结盟,但中国仍需密切关注日澳安全关系的发展走向并采取恰当措施,以减小其不利影响。

  • 标签: 日本 澳大利亚 安全关系 东海 南海
  • 简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作为曾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动力的国际对外直接投资急剧下降。新兴经济体印度的外向直接投资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危机印度外向直接投资主要形式的褐地投资在投资量、投资行业和投资区位等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导致印度对外直接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连锁反应,而投资的恢复则依赖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及市场条件的改善。

  • 标签: 金融危机 印度 褐地投资 影响 原因
  • 简介:冷战结束为东南亚地区一体化发展和东盟扩大创造了条件。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近年在马来西亚和文莱的深化,这两国出于宗教情感而持反以亲阿的态度,并将其变为东盟意志,无视东盟大多数成员为非伊斯兰国家且与以色列合作良好的事实。这既体现了冷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展现实在东南亚的投影,又体现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宗教转向”和东盟国家在伊斯兰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以色列实际上已成为东盟伊斯兰与非伊斯兰成员国之间的宗教“柏林墙”。欧盟模式应是东盟可资借鉴的方向,东盟制度建设乃至维系存在的基础在于:一是加强东盟制度民主建设,二是东盟机构的“去宗教化”。马来西亚和文莱可以通过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国际宗教组织发出其宗教诉求,但东盟绝非在宗教上的合适平台。

  • 标签: 东盟 以色列 伊斯兰化 东南亚一体化 宗教“柏林墙”
  • 简介:20世纪末,人权经常被冠之以人类的"共同遗产"或"共同语言".在人权国际化的大潮下,联合国体系和地区组织通过的人权文书数目繁多,人权教育面临新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组织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人权的书籍来满足不同需要,2000年出版的《人权:概念与标准(HumanRights:ConceptandStandards)》是该组织出版的一本力作.

  • 标签: 人权国际化 人权教育 遗产 国体 联合国 概念
  • 简介:近年来,乌克兰危机、克里米亚入俄等事件发生后,面对西方俄罗斯实施的经济制裁,俄国内引发了新一轮“转向亚洲”的争论。随着俄罗斯调整外交策略,其亚洲政策出现了一系列新动向,本文通过分析俄罗斯亚洲政策新动向的动因和局限,及其中俄关系的影响,归纳出当前中俄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更好地保持和发展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标签: 俄罗斯亚洲政策 新动向 俄罗斯外交 中俄关系
  • 简介:在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奉俄协定》是一个不为多数学者关注的对象。但它的签订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即奉苏、中苏关系再起波澜,奉日、中日关系走到尽头,苏日关系的调整与“合作”。

  • 标签: 中东铁路 《奉俄协定》 东北亚国际关系 影响
  • 简介:<正>美国为了摆脫其日益陷入侵越战爭的絕境,它一方面瘋狂地扩大侵略战爭以进行战爭訛詐,一方面又在玩弄“和平”阴謀以追求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这两方面它都有一些搖旗吶喊的嘍囉和謀臣策士。代表沒落腐朽阶級的一些国家的反动政府和掮客,各自怀着不可告人的动机,以各种不

  • 标签: 越南问题 南斯拉夫 印度政府 英国 法国 掮客
  • 简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给本来就复苏缓慢的欧盟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并全球经济复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对此次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具体情况,提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要认真吸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教训,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过程中,各国政府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政策协调机制、危机应对机制和监管机制,以防范区域性危机的发生。

  • 标签: 主权债务 欧洲 中国—东盟 金融合作
  • 简介: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某一国家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笔者通过广西东盟留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来了解东盟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形象。问卷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留学生来华前和来华后中国形象的看法不同,来华后中国形象的看法好于来华前。不同国籍、了解中国的不同途径以及来华后不同的适应程度,导致留学生中国形象持有不同的看法。中国相关部门应当有效促进留学生同中国同学、居民的交流,以便留学生从更多渠道了解中国,从而通过留学生及其社会网络来传播和构建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

  • 标签: 广西 东盟留学生 中国国家形象 传播 构建
  • 简介:19世纪,由于历史原因,德国宗教史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萨满教这种奇特的宗教形式产生了浓厚兴趣.多年里,这些德国学者为弄清萨满教的来源,萨满教流行地区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进行过广泛调查,收集到许多珍贵资料,发表了大量关于萨满教的著作和文章.

  • 标签: 西伯利亚地区 萨满教 德国 学者 宗教形式 19世纪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是21世纪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正在吸引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和参与。拉美国家因不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起初并不包括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中。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取得日益显著的进展,拉美国家“一带一路”的关注不断上升,要求参与其中。

  • 标签: 拉丁美洲 公共产品 国际关系 国际学
  • 简介:冷战后日朝两国的政府间对话主要围绕着邦交正常化、历史清算、朝鲜核导问题、'绑架问题'等政策议题展开。安倍晋三2012年执政以来,朝政策日趋强硬,甚至不惜采取拒绝对话、以压促变的政策立场。但在2018年半岛局势急速转圜的情况下,安倍政府主张'压力先行'的朝政策陷入困境,导致日本几乎完全被排除在有关各方为实现半岛无核化的对话与合作进程之外。安倍政府不得不转而谋求实现日朝对话并采取了国际协调等政策调整举措。安倍政府实现日朝首脑会晤的前景预期是存在的,但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对话来改善日朝关系,则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并将对半岛地缘政治产生复杂影响。

  • 标签: 安倍政府 对朝政策 日朝对话 绑架问题 朝鲜核导问题
  • 简介:国债管理问题是俄罗斯国家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幅度、国家的信贷和预算政策。为了俄罗斯国债管理的改革得出更加准确、客观的评价,应该重视俄罗斯帝国时期在国债管理方面的经验。当今俄罗斯国债管理的所有问题在那个时期几乎都出现过,很多解决的办法在那时也都进行了尝试。借鉴俄罗斯帝国在管理国债、吸引国内外资金等方面的经验,能够在有效管理当代俄罗斯国债问题上获得许多历史启示。

  • 标签: 俄罗斯 国债 国债管理
  • 简介:普京执政以后,主张在加强国家权威主义的基础上发展符合俄罗斯国情的民主政治。普京的“主权民主”思想,既是维护俄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权益的现实需要,也是为保证后普京时代俄国家政治体制得以继承与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

  • 标签: 普京 “主权民主” 俄罗斯 政治体制 执政理念
  • 简介:试析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内贸的影响李毅1993年1月1日,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是东盟内部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原本经济高度外向型的区域,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东盟内部贸易的发展,这个为世人所关注的问题也正是本文所...

  • 标签: 东盟自由贸易区 东盟首脑会议 成员国 自由贸易区计划 内部贸易 特惠贸易协定
  • 简介:俄罗斯是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文化自然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1996年俄联邦政府颁布了《民族文化自治法》,进一步明确了各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提振了各民族保持、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信心。俄社会普遍认为,民族文化自治是民族自决的一种形式,是构成公民身份的核心要素,体现了各民族的政治认同,促进了多元文化区域内的文化认同,最终达成现代俄罗斯政治进程中的民族认同。

  • 标签: 俄罗斯人 民族 文化
  • 简介:随着伊斯兰世界与美欧冲突的加剧、恐怖威胁的日益增大、中东巴以矛盾的尖锐,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文明冲突"、伊斯兰教教义与恐怖主义的关系、伊斯兰教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等,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 标签: 伊斯兰 国际政治 中东政治 巴基斯坦 国际关系
  • 简介:独立以来,印度便开始了对外直接投资经营活动,并从投资量、投资方式、区位分布、投资行业和投资主体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印度特色。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既从多方面对其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和作用,中国开展外向直接投资活动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印度 对外投资 特点 效应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