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5年12月的《巴黎气候协定》并没有包含一个强制的机制,所以,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气候目标与贸易规则之间的潜在摩擦仍然存在。本文将提出一个具体的政策解决方案,既能确保继续遵守核心多边贸易承诺,又允许各国寻求独立的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减排保障允许对来自没有排放定价政策国家的进口品实施边境调节税,作为差别排放政策,但这只有在证明国内产业受到损害的情况下才可实施。这个程序将针对一小部分排放密集和贸易敏感型部门,仍将广泛遵守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简称WTO)长期存在的“国民待遇”原则。这个体系也将吸取在目前WTO规则之下,那些出自贸易救济程序而来之不易的教训。

  • 标签: 定价政策 贸易规则 碳减排 气候 摩擦 “国民待遇”原则
  • 简介:随着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重,经济转型压力逐渐增大,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遭遇双重压力。以安徽省为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图定量分析了安徽省能源消费、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结论: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的协整关系,从长远来看,排放的增加对经济发展将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污染性企业在皖投资建设的标准等对策建议。

  • 标签: 单位根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分析 脉冲响应分析
  • 简介:利用环境投入产出研究方法测算我国出口各部门的排放强度和出口隐含排放量。利用SDA与LMDI分解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出口贸易隐含排放量分解为四个影响因素,分别分析直接排放系数效应、中间生产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提出要优化出口贸易产业结构,避免出口资源类产品,限制高能耗产品出口,维持大宗贸易产品出口,支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通过建立合理的排放机制推进低经济发展。

  • 标签: 投入产出 出口隐含碳 SDA LMD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低贸易壁垒主要表现为标签、食物里程以及关税等形式。通过对1993—2012年我国农业在农地利用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得出我国农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因此我国应通过倡导绿色种植,提高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效率;正确选购农膜,提高残膜治理利用水平;建立健全农产品低物流体系等措施,来消除低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不良影响。

  • 标签: 低碳壁垒 农地利用 碳排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介绍我国对外贸易和二氧化碳排放现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与排放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和排放量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增长明显加快,并且二者呈现出同步变化趋势;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导致排放量的增加,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提出我国应加快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征收税等建议,以处理好进出口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对外贸易 碳排放 低碳经济
  • 简介:诺华川西南林业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是中国第一个与外资企业直接合作的造林减项目。其协同发展的模式,以及促进吸收、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帮助乡村社区发展的多重效益,成为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示范性实践案例。

  • 标签: 林业碳汇 全面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 凉山州 乡村社区发展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