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从1911年秋天武昌城头震惊世界的一声枪响,到今天中国大地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图景,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巨变,蕴含丰富的历史启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标明了走向未来的前进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O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站在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回顾百年波澜壮阔历程,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和崇高精神,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深刻阐述辛亥革命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意义,深情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必将极大地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 标签: 辛亥革命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纪念 奋斗 历史启示
  • 简介:本文尝试以刘师培的《南北文学不同论》为中心,考察清末民初的南北文学想象,力图在近代文学观念的生成与传统空间地理意识转型的双重视阈之下,勾勒南北文学论述脱去其传统政治意涵而转型为一种近代知识的历程与轨迹。刘师培的南北论述集中于其服膺民族主义思想的“光汉”时期,核心在于追问为何北方古代文教昌盛,而至近代却文化夷陵、不如南方。认为这一论述承接文质、夷夏、正闰相结合的前现代民族主义的话语资源,同时也在传统天下观消隐、现代民族国家竞存的新世界格局中发生着形变。刘师培南北论述虽然承接了传统的地域风俗论,但其论述的基底却是明确的现代科学世界观,其间体现着古今空间地理观念的转型。

  • 标签: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南北话语 地理环境决定论
  • 简介:<正>回顾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获奖的29个国家的87人当中,亚洲只有3人,即以色列的阿格农、印度的泰戈尔和日本的川端康成。而具有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学和别具特色的现当代文学的我国,至今仍没有人获此殊荣。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国没人获奖呢?有人认为是由于我国作品在国外翻译得不够,即翻译出版数量少和翻译质量不高,使外国学者对中国文学了解得不多;有人认为是政治上的原因,即庸俗文艺政治学的限制,这是众所周知的原因;有人认为是东西审美意识的差异,即东方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神人合一”的差异。如此等等,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在探讨原因之余,也有人提出,中国文学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要敲开诺贝尔文学奖那座陌生殿堂的大门,就必须走中西结合,以中为主的道路。应该说,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因为“在现今国际社会中,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不想自

  • 标签: 文化意识 民族传统 当代中国文学 古代文学 审美意识 现当代文学
  • 简介:维克多·佩列文是当今俄罗斯文坛最走红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形式多样、语言独特,准确反映了俄罗斯当代社会中的诸多现实层面。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家的创作主题以及后现代背景下的创作特色两方面分析人手,指出后现代元素与文化传统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佩列文创作的最大特色,亦使作家的创作具有了独特的价值建构意图。佩列文的主人公们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不肯舍弃俄国人固有的“忧思”,其自虐式的精神苦旅中总是隐含着追求自由精神的冲动。因此可以说,后现代作家维克多·佩列文的创作没有停留在浅层次的模仿和赶时髦上,而是凸现出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他的成功,离不开他用无拘无束的语言创造的“自由王国”。

  • 标签: 精神自由 后现代元素 文化传统
  • 简介:少数民族语电影从口说起广西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广西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听不懂普通话,要看懂电影需靠放映员在放映过程中用少数民族语言对影片对白进行现场解说,这就是早期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的雏形,也因此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语口译解说放映员。1958年,广西电影制片厂成立后正式开始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译制的少数民族语包括壮语、苗语、侗语等。

  • 标签: 少数民族语言 电影 广西 记忆 普通话 放映
  • 简介:历史语境中的诗人与民族诗歌话语的建构——惠特曼与金斯堡比较研究之一刘树森在美国诗歌的发展历史上,惠特曼犹如一道分水岭将其前后的诗人及其创作分割为迥然不同的两种风格。惠特曼之前的诗人,诸如朗费罗、爱伦·坡、爱默生等叱咤文坛的巨擘,虽然也试图构建美国的民...

  • 标签: 惠特曼 金斯堡 民族诗歌 比较研究 历史语境 《草叶集》
  • 简介:2016年6月27日-7月8日,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学院共同举办了主题为“东方文学研究: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暑期学校。来自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暨南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42所高校94名学员参加了暑期学校的学习活动。

  • 标签: 暑期学校 东方文学 广西民族大学 研究中心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 简介:在菲利普·罗斯1997年出版的《美国牧歌》中,“美国亚当”和“美国田园主义”的民族神话是贯穿小说文本内外的重要纽带。通过聚焦一位犹太裔“美国亚当”在20世纪60年代遭遇的家庭悲剧,小说讲述了亚当“纯真”的丧失和成熟,田园理想的破灭与坚守,以及美国田园主义情怀对现实的反思和改良意义。同时,小说以哀婉的笔调,冷静地审视了美国“大熔炉”概念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同化及族裔性消弭的倾向,并反思了60年代新左派的主要立场和实现途径,这也为理解20世纪末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策略和新保守主义政治思想提供了一种思路。

  • 标签: 菲利普·罗斯 《美国牧歌》 美国亚当 美国田园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新保守主义
  • 简介:唐君远,名增源,清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初六(1901年7月21日)生于无锡严家桥(今属羊尖镇),自幼聪颖,好学勤思,曾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和苏州东吴大学,奉父命中辍学业,参与筹建和经营棉、毛纺织企业,为我国纺织业尤其是精毛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标签: 唐君远 纺织业 中国民族 新中国 功臣 家族
  • 简介:20世纪上半期的布尔人作家波斯曼是南非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集《马弗京路》以两次布尔战争为大背景,通过草原故事能手夏尔克·洛伦斯大叔之口,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非西北边境的马里科镇布尔农民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全面反思并批判了布尔人的宗教、道德和历史。在形式上,通过不可靠叙事人夏尔克·洛伦斯在不同时空间穿插变换,从而在叙述人和作者之间制造一种不确定的距离感,使作者能够游刃自如地对布尔民族历史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

  • 标签: 南非英语文学 波斯曼 《马弗京路》 不可靠叙事
  • 简介:在都安,有这么一个人,坚持壮语电影配音工作28年。28年来,他克服重重困难,参与译制的电影近200部,把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大石山深处,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眼中的。“幕后明星”。他就是都安瑶族自治县电影公司的覃宏林,一个来自大化瑶山的壮族“贝侬”。

  • 标签: 电影公司 少数民族语 都安瑶族自治县 道路
  • 简介:2014年“壮族三月三”的申遗成功。将广西壮族及各民族文化推上了国际舞台,而三月三走进校园,必将有力促进壮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2018年4月13日至17日,2018第二届中国壮乡三月三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分别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和南宁市明秀小学举行。

  • 标签: 文化艺术节 民族文化 三月三 校园 中国 踏歌
  • 简介: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全球化与人文研究系和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1世纪全球化研究的前景与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5月27-29日在南京大学举行。参加本次研讨会的40多位代表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各院校和科研机构。本次大会开幕式由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守仁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党委任利剑副书记致开幕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朱刚教授致闭幕词。斯坦福大学美国研究系主任菲希金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菲茨杰拉德教授、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先后作主旨发言。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全球化研究 21世纪 民族主义研究 研讨会综述 多学科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