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6 个结果
  • 简介:伯格的代表作的三个汉语译本对原诗中长诗句和粗俗词汇等语言因素的处理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另外,由于译者对原诗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理解不够全面,在翻译过程中也产生了误译.

  • 标签: 金斯伯格 《嚎叫》 语言 误译
  • 简介:张枣是中国先锋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作为民国长沙望族的后代,父亲常常用俄语给尚还年幼的张枣朗诵诗歌,而喜爱白居易、杜甫的外婆则在最早的时候启迪了他体会诗的愉悦。家庭中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后天西方文化的熏陶,共同铸就了张枣诗歌独特的美学风格。他善于从古老的韵府中寻找诗歌书写的生机,并佐以现代派的新奇。《何人》写于1984年,共计44行,是张枣早期的代表作。1984年,正是"朦胧诗"的新锐势头锐减,"第三代"诗歌[1]蓄势待发的"重要的潜伏期"。"第三代"诗人大多出生于60年代,在四川的高校尤为活跃,

  • 标签: 张枣 何人斯 “朦胧诗” 中国先锋 古典诗学 第三代
  • 简介:<正>一、引言马克·吐温是最伟大的美国现实主义者和幽默大师,他生活在美国内战期间,并且目睹了内战。在这之前,在南方各州的领导者和大种植园主宣布奴隶制非常的优越;他们认为奴隶制是共和党大厦的基石。他们可以虐待,甚至杀死奴隶,奴隶们完全没有自由,没有人权。1862年9月22日通过了《解放宣言》,但是奴隶并不能从中得到好处。"许多反对奴隶制的团体仍然不停地奋斗,站在民主化和人道主义的立场上,马克·吐温写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

  • 标签: 性格分析 历险记 克贝 马克·吐温 哈克 种植园主
  • 简介:一据黄慧英《南京大屠杀见证人拉传》,约翰·拉1882年11月23日出生于德国汉堡。1909年,27岁的拉来到中国北京以商务谋生。1911年,拉进入德国西门子驻北京分公司,担任会计工作。不久,拉就被任命为西门子北京分公司经理。1911年,拉任职的公司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电讯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作为战败国必须接受协约国的惩处。

  • 标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拉贝 希特勒 北京分公司 想象 中国北京
  • 简介:我们的父亲一直是个务实、守规矩、积极向上的人。在我向他人求证的时候,村里博闻广识的人都说,他们亲眼看到他从小就是这样。我自己也记得,他并不比我们认识的其他人更愉快或者更伤感。他身上只有安静。是我们的母亲在掌管着家事,也是她每天对我们几个孩子唠唠叨叨一一我姐姐、我哥哥和我。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我们的父亲叫人给他自己造了一条船。

  • 标签: 短篇小说 罗萨 父亲 他人 伤感
  • 简介:当代英国著名后现代作家马丁·艾米以其大胆的小说形式和叙事手法以及对暴力、大屠杀、核战争等时代大主题的反映而备受读者和评论界关注。"到90年代为止,他已成为英国所有小说家中最受人尊敬、最为人所模仿和最让人质疑的一位。"2010年,艾米酝酿数年的长篇小说《怀孕的寡妇》出版,该小说再次回归曾为其带来声誉的性、喜剧和英国社会主题,评论界普遍认为这是马丁的回归之作。

  • 标签: 艾米斯 小说形式 女性解放 性解放运动 当代英国 后现代
  • 简介:本文对小说中表现出的爱与恨加以剖析,从爱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带给读者的是强烈的心理震撼和无穷的美学境界。

  • 标签: 希斯克利夫 爱与恨 人格魅力 美感
  • 简介:<正>比起做演员,94年出生的亚历克·伊特尔作为球迷似乎更专业些,因为从小,他就梦想着长大后有一天能够为家乡球队曼联踢球,而不是去演什么电影。然而有时候上帝却像是在下棋或者去了洗手间,无暇顾及人类那一点点小小的梦想,甚至随便那么一指点,一个人的人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亚历克·伊特尔就是这样一个被上帝遗忘却又无限照顾的孩子。2004年,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年仅10岁的伊特尔被挑中主演丹尼·博伊尔回归童真的《百万小富翁》一片,在片中扮演7岁的弟弟达米安,首次走上大银

  • 标签: 亚历克斯 特尔 博伊尔 达米安 曼联 大后
  • 简介:春风浪漫,春雨多随便。莱美双茵清月满,名胜名人一线。枯枝正欲抽芽,绿荫铺向天涯。未见高楼耸峙,珠玑小镇人家。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是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作,诗中开创性地将浪漫主义和革命性的两种反差极大的审美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推翻统治阶级压迫之后万象更新、一派欢乐的和谐景象。文中,笔者将结合雪莱的生平,分析充满英雄主义、反抗压迫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中所蕴含的憧憬自由平等、的和谐思想,去了解处于政治斗争乌云中依然遗世独立,追求人权和博爱的伟大的诗人雪莱。

  • 标签: 反抗 和谐 思想 生平 浪漫主义
  • 简介:俄尼·牧莎加,又名李慧,1970年农历8月24日出生,祖籍大凉山瓦来拉达。大学本科毕业,现在凉山州文联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凉山州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出席过全国第十七届"青春诗会"。写诗歌、散文诗、散文、影视剧本、小说等。出版有诗集:《灵魂有约》、《部落与情人》、《女妖》、《高原上的土豆》等。

  • 标签: 诗歌美学 忧郁 民族文化 诗美 孤独 少数民族汉语
  • 简介:一、引言在《尤利西》中,布鲁姆与玛莎的通信中包含了很多隐晦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在公共场合谈论私人幽会的经典范例。而为什么会在这些信件中提及幽会,作者的设计为何如此?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是复杂的。信件中的文字可以作为一出活色生香的色情文学,让当事人在独处时暗自享受情欲

  • 标签: 布鲁姆 话语分析 尤利西斯 通信 广告语 色情文学
  • 简介:<正>一、夏尔·洛与格林兄弟提到童话,夏尔·洛不如格林兄弟有名,但其在童话史上的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洛于1697年出版了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童话作品《鹅妈妈故事集》,也有的翻译为《鹅妈妈的故事》。这部童话集被看成是欧洲最早出现也是最早被广泛传播的一部童话集。此作品的出现还被看成西方儿童文学走向自觉形态的标志。其共收录了8篇童话,之后再版又增加了3篇作品,共计11

  • 标签: 贝洛 儿童文学史 故事集 奠基意义 十二个 《灰姑娘》
  • 简介:纪录片电影《雷姆·库哈》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影片。主人公库哈是一名荷兰的建筑师,影片以库哈如何成为一名建筑师为轴线,通过影响过他的人与事从侧面介绍其美学思想。影片中感觉最能体现其思想的依次是:情境主义、全景敞视主义和柏林墙的建筑性。雷姆·库哈是设计出让世人惊呆的绝对美学作品的建筑师,是一个至今在评价上仍然褒贬并存的建筑师。库哈是这个时代的激进分子,他一直在寻找未来美学作品的更多可能性,并提出一系列的新支点去推动建筑美学。在各种声音之下,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坚定地向前走。本文试着对影片中的美学作品进行赏析。

  • 标签: 作品赏析 美学思想 纪录片 电影 情境主义 建筑师
  • 简介:20世纪,巴尔蒂以独特的造型特点和平面化的画面语言,创造出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视觉画面。同时期的中国,林风眠巧妙地融合中西艺术,以光色彩墨的绚烂,给人以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视觉冲击。本文就巴尔蒂和林风眠绘画题材中的女性形象加以对比分析。

  • 标签: 巴尔蒂斯 林风眠 女性形象 对比
  • 简介:希腊神话中叙拉古暴君迪奥尼修有一个宠臣名达摩克利,他艳羡帝王的生涯,常说帝王多福,于是迪奥尼修请他赴宴,让他坐在自己的宝座上,并用一根马鬃将利剑悬在他头上,达摩克利在大祸临头的恐惧中战战兢兢,明白了原来帝王也时时地生活在忧患之中,无法摆脱那随时可能发生的巨大的危险,无法抗拒命运女神的威胁。拥有巨大财富和至高权力的帝王尚且如此,那么普通人呢?30多年前,诗人杨牧还是一个没有什么人生阅历的青年人,然而他头上却悬着一柄利剑,"它左右挥舞,前后呼啸,每时每刻都寒光逼人,直指鼻尖",灵魂在苦难中挣

  • 标签: 纪实文学 迪奥尼修斯 达摩克利斯 叙拉古 命运女神 张贤亮
  • 简介:<正>现在美国最大的无冕之王,排在首位的非马丁·西科塞莫属,他早期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足以名留青史,但每次和奥斯卡都擦肩而过。不过这些功利的东西对于他早已不太重要,因为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是永远无法撼动的。本人认为,马丁·西科塞是好莱坞把商业和艺术结合得最完美的导演,可能大家会提到斯皮尔伯格,可除去《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等影片外,氏的大部分影片还是偏重于娱乐方向。看马丁的电影是个奇妙的过程。他的作品题材一般都涉及黑帮,背景一般都在纽约,揭露的现实一般都是黑暗且残酷的,这样的特点就决定了他的作品的受众群体是有限的,所以好多人很可能只是听说他的名气而没有接触过太多他的作品。之前,我对好多同类题材的电影也并不是很感冒,可就是这样不太能够引起你兴趣的题材,却让你在看完后突然发觉自己早已被深深地吸引住,陷入其中而且觉得厚重无比,这绝对不是一般导演能达到的效果,更难得的是,他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让我有同样的厚实感。同样的感觉我在《拯救大兵瑞恩》的观影过程中也体会过。从《出租车司机》的暴力惨烈,到《好家伙》的人世无常,到《愤怒的公牛》的完美展现,到《赌城风云》的歇斯底里,再到《恐怖角》的恐惧战栗,但凡我看过的这些作品,都会深深地刻在记忆中,并不一定是具体的某个情节,而是那种添堵在胸口的厚实,或表现为压抑,或表现为苍凉,像极了读完史

  • 标签: 斯皮尔伯格 科塞 辛德勒 同类题材 瑞恩 纽约黑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