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清一代康乾盛世,雄才大略的乾隆帝弘历在平定新疆准噶尔贵族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同时,对新疆的地名研究和全国疆域地图的测绘,也相当重视。乾隆帝在位期间(1735~1796),乾隆二十八年(1763)编成新疆第一部地名志《西域同文志》和乾隆四十七年(1782)完成新疆第一部通志《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以下简称《西域图志》)。

  • 标签: 康乾盛世 弘历 西域同文志 西域图志 皇舆全览图 朔漠方略
  • 简介:乾隆年间对新疆地区的舆图测量是随着平定准噶尔部的战争胜利而开始的。乾隆十年(1745),西北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死去.此后准部上层贵族为争夺汗位多次发生内讧,大肆互相残杀。极大地削弱了实力,为清朝平定西北地区提供了有利战机。

  • 标签: 乾隆年间 新疆地区 舆图 测绘 准噶尔部 西北地区
  • 简介:在中华民国史上,1929年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可是,这一年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乃至世界科学发展史上,却有着极可纪念的日子。就在1929年即将结束的12月2日,年轻的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将一件50万年前的猿人头骨奉献到世人面前。

  • 标签: 民国时期 科学成就 中央地质调查所 科学机构 研究人员 工作条件
  • 简介:在中国地质学界,许德佑的名字可以说无人不知,他是'三叠纪地层及化石'研究的先驱人物,著名的古生物学家。1908年出生于江苏丹阳,自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加上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大学顺利考入复旦就读。1930年大学毕业后赴法留学,在蒙彼利埃(当

  • 标签: 人生抉择 弃文从 德佑人生
  • 简介:鄂栋臣院士是我国极地测绘科学研究事业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先后四赴南极、二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是中国第一幅南极地图——长城站地形图的测定者,也是中国第一个南极地名——长城湾的命名者,还是将中国测绘标志埋设在北极点的第一人。

  • 标签: 鄂栋臣 南极测绘 生平 人格精神 南极地图
  • 简介:黄汲清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地质学大师,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对新疆石油发展问题进行过战略性思考,提出了许多前瞻性指导建议,至今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 标签: 黄汲清 新疆 石油工业 贡献
  • 简介:第二轮修志对一些前志设有专门篇目做了比较详细记述,断限内没有变化的史料,在如何处理上的分歧较大,特别是地质地貌、建置沿革、地方土特产资料如何处理的分歧尤为明显。笔者拜读了已经出版的10部续修志书,地质记述较详细的6部,没有记述的4部。地貌记述较详细的5部,简略综述的4部,没有记述的1部。建置沿革超出断限记述的有4部,只记断限内的6部。地方土特产只有1部设为二级篇目记述,其余9部没有设专门篇目,有的甚至连目一级也没有设。在讨论中宁县续志志稿时,对这部分史料的处理有截然不同的意见。

  • 标签: 地质地貌 建置 地方特产 续志 二轮修志 土特产
  • 简介:南京大学教授薛禹群是我国著名的水文地质学专家。1999年11月,经中国科学院近100名资深院士严格评审,薛禹群以其在地下水研究领域的杰出科研成果,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正式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9年12月,我专程采访了这位新当选的江苏籍院士。

  • 标签: 水文地质学 薛禹群 中国 人物传记
  • 简介:云南地质矿产局印刷厂隶属于云南省地矿测绘院。现有职工120人,其中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以上的各类技术人员30人,具有印刷高级技术等级操作证书的10人。现有厂房面积4000m^2,拥有综合实力较强的排版、照相、制图、印刷、装订设备80余台(套),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较高,生产能力较强。年产值近1000万元,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健全配套的运行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

  • 标签: 云南 地质矿产局印刷厂 志书 管理制度 运行机构 质量保证体系
  • 简介:利玛窦一向被认为在中国明代中叶带来了西方制图和科学。利玛窦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1602)被认为源自Ortelius(1570)之地图(简称“原图”)。然而,详细分析结果并非如是。地图的中国部分与明初永乐时代有密切关系。从欧洲,亚洲及非洲历史与地名的显隐及图中注释推断,地图绘制年代应介乎1380年至1460年,即包含郑和下西洋时代,更精确的估计是宣德时代。利氏地图的非洲、美洲部分多处较当时任何欧洲绘制地图更准确,更详细。按照常识,任何手抄摹本世界地图无法比第一手数据更准确。利氏地图曾在中国参考的第一手数据,可能已经遗失,但保存于利玛窦世界地图中。明人若拥有欧人没有的美洲、非洲地理知识,最大可能是来自郑和之旅,即郑和大航海已经抵达美洲。明代中西交通史,郑和下西洋,及利玛窦西学东渐的部分史实均须要重新评价。

  • 标签: 世界地图 明代中叶 利玛窦 中国 郑和下西洋 测绘
  • 简介:在青海这片辽阔的土地下,蕴藏着无数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煤炭、地热等地质资源。然而,它们是被历史的烟云所尘封、被厚重的土地所覆盖着的。揭开尘封背后的奥秘,开发利用它们,造福人民,成了青海地质工作者不懈的追求。青海煤炭地质勘查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地质学博上研究生白生海便是其中挚爱地质、执著研究的一位。

  • 标签: 青海煤炭地质勘查院 总工程师 白生海 生态保护 矿产资源开发
  • 简介:考古学与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关系密切,相互补充,尤其是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对考古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在考古工作中,从前期调查勘探到中期发掘以至后期的室内整理、研究过程中,其理论知识的应用都可以为考古学提供各种便利,扩大研究视野和领域。特别是近几十年,还产生了许多交叉学科,如考古地磁学、环境考古学等。随着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也必将会为考古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不同的思路和角度,使考古学更加丰富和完善。

  • 标签: 考古学 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 应用
  • 简介:接到一份请柬,邀我参加贵州人乐森碍、丁道衡、罗绳武三教授百年诞辰学术座谈会。我感到有些诧异,这三位教授的小传我都写过,为何竟然没有注意到他们是同龄人?把资料找来查对,果然他们三人都诞生于1899年,到1999年刚好一百周年。他们不但同龄,而且同乡更兼同学与同行,实在太巧合了。乐森碍和罗绳武生于贵阳,丁道衡的出生地是织金牛场。三人先后都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终生从事地质工作。

  • 标签: 乐森璕 丁道衡 罗绳武 中国 贵州 地质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