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以得克萨斯州伊格尔福特组富含有机质页岩为例,介绍了预测诸如总有机碳含量(TOC)和破裂压力梯度(Fg)等非常规储层关键特征参数的一种方法。把以往所建立的岩石物性模型和岩石物理模型应用于现有的测井资料,生成了标定所需的参数曲线,即横波、TOC、有机质孔隙度和饱和度曲线。通过合成正演模拟评价了叠前地震数据,并进一步对其进行了预处理,以便改善AVO响应。通过联合叠前反演生成了波阻抗(AI)和切变阻抗(SI)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线性内插计算了TOC。破裂梯度(也可以视为“可压性”)直接与泊松比和有效应力相关,可以由弹性性质来估算。破裂梯度与TOC具有非线性反比关系,即假设在空间分布范围有限的伊格尔福特组页岩区块内,孔隙压力分布具有横向和纵向均质性,则在TOC较高时,破裂压力梯度(FG)较低,因此可压性较好。

  • 标签: 破裂压力梯度 有机质丰度 得克萨斯州 非常规储层 页岩 福特
  • 简介:通过地表微地震监测,评价了俄克拉何马州阿科马盆地一口水平井筒长度为3500ft的水平井减阻水(slick-water)和氯气压裂增产处理的有效性。根据开展压裂作业的页岩层的产水情况以及微地震监测所确定的微地震事件的位置判断,水力裂缝的生长并没有局限于生产层内,而是与其他含水层有沟通。微地震事件分布的观测结果表明,压裂作业产生了复杂程度各异的面状裂缝。根据所产生裂缝的方位判断,原有的天然裂缝对诱发裂缝的生长方向有强烈的影响。对减阻水压裂和氮气压裂的结果进行了直接对比,后者具有多种优势,例如产层内的微地震事件数量更多,单个微地震事件的能量更强,而且所产生的裂缝更复杂。

  • 标签: 微地震监测 压裂作业 阿科马盆地 增产处理 阻水 地表
  • 简介:在印度尼西亚的马都拉海峡区,对四个中新统碳酸盐岩岩隆(Porong,KE-11C,KD-11E和BD岩隆)所开展的地震分析显示,它们均分别是由四个地震单元(1—4)组成的。这四个岩隆位于一个东西向展布的渐新统断块:之上,该断块在隆起过程中发育了浅水碳酸盐岩。在生长剖面中,这些碳酸盐岩的特征是加积作用、台地萎缩和背浪面生物礁逐渐的退积(向海)进入岩隆上部地层之中。在与岩隆同时沉积的岩隆外附近的沉积岩中,可以看到清晰的水平上超关系。这些现象总体上反映,所有这些台地都是被海水淹没了的。在这一走向带中,针对4个主要台地的项部单元(单元4)均已实施了油气钻探。钻探结果分析与我们所做的地震分析显示,那些所含油气深度较浅的岩隆具有良好的圈闭形态,但缺乏盖层的完整性。例如,压实引起的应力和重力滑动会在一些岩隆的项部形成坍塌地堑断裂(张性构造),从而破坏盖层的完整性(Porong,KE—llC),使油气发生泄漏。同样地,一些潜在盖层的上倾斜坡也会喂进油气的泄漏(KE-11E)。对于该区相似的淹没台地中的潜在目标;耜说,较为有利的勘探目标是这样一些岩隆:①有证据表明其具有连续的台地退积和与初期水淹有:毛的所谓弃礁的生长剖面;②岩隆中含有4个地震层序(单元1—4);③在淹没台地的项部没有出现张性的坍塌地堑;④可以证明盖层在岩隆的项部形成了可靠的圈闭。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中新统碳酸盐岩台地 储集潜力 地震层序 油气藏 圈闭
  • 简介:北美重力数据库以及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各自国家的数据库正在重新修订,以提高其数据应用的准确性、扩大其应用区域和用途范围。这项修订的重要内容是改进重力异常的归算程序,其中涉及到提高计算能力、完善地形数据库以及准确定义长波段的重力异常诸方面内容。数据库用户可以比较修订前后的数据库获得它们之间的些微误差。一般情况下,误差并不影响局部异常,但可以提高区域异常的研究。最大的不同在于,修订后的重力测点高程是相对于国际上接受的地形椭球体,而不是常规应用的大地水准面或海平面。基于程序修订前后的重力观测和重力异常主要数据以及相关的元数据,将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据库系统,以及国家代理和数据中心获得应用。由于GPS定位系统在野外测量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提高异常精确度和北美和国家数据库一致性的要求,鼓励用修订的程序进行重力数据归算。基于修订标准的重力异常前面加形容词“椭球的”,以区分与常规使用的用参考大地水准面海拔高计算的异常。

  • 标签: 重力 数据库 布格校正 归算程序
  • 简介:数据分析正在成为改变企业管理决策的有效方法,其思路能否用于油气田的勘探,以提高勘探成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明晰了勘探综合研究的大数据分析思路,提出了进行勘探大数据分析的方法、框架和勘探数据驱动的流程,对进行勘探大数据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勘探综合研究 数据驱动 大数据分析
  • 简介:在压裂施工中由于施工排量、液体粘度及砂比的变化导致沿程摩阻和液柱重量的变化,往往致使地表压力波动较大,难以准确判断裂缝延伸情况,并使压后分析结果出现较大误差。文章介绍了如何运用压裂施工的井下压力,分析、判断裂缝延伸情况,并采用GOHFER2000全三维压裂软件进行拟合分析,获得裂缝几何参数和形态。

  • 标签: 井下压力 压裂 拟合 压裂软件
  • 简介:TGS公司宣布,从Polarcus海洋地球物理公司购买的Capreolus3D地震勘测项目已全部完成。此项目涵盖了澳大利亚西北海域Beagle和Bedout两大二级盆地内已证实但未勘探的油气区带,3D地震总覆盖面积达到22130km2。项目包括PhoenixSouth和Roc两大油气发现的3D地震,还有目前正在钻的Dorado-1勘探井和PhoenixSouth-3评价井。8月8日,Dorado-1井在Caley组发现轻质原油,在Baxter组钻到凝析油,在更深的Crespin组和Milne组都钻遇轻质原油。TGS公司宣称,将对2013年在澳大利亚Polly3D地震勘测项目与邻区的公开数据进行重新处理。Polly3D地震覆盖面积7970km2,紧邻Capreolus3D地震覆盖区域。

  • 标签: 澳大利亚 TGS PHOENIX 数据库 3D地震 美国
  • 简介:针对萨尔图油田萨中开发区中区西部不同类型油层砂与目前井网不适应的难点,利用详实的岩心、测井及水下分流河道砂精细解剖成果等资料,对中区西部水下分流河道砂的分布模式及井网控制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区西部水下分流河道砂分布组合模式可细分为拼合宽带型、交织网状型、树枝分叉型、干枝型、单一连续型、断续孤立型6种类型,除拼合宽带型砂体外,其他类型分流河道砂井网控制程度均较低,与井网适应性差,可依靠对现井网进行加密或对层系井网进行重组来完善单砂的注采关系。

  • 标签: 水下分流河道 分布组合模式 井网控制程度 井网密度 萨尔图油田
  • 简介:利用地震资料中提取的主振幅参数,结合钻井沉积相特征资料,将主振幅参数与钻井岩性参数进行相关拟合,将区域地震主振幅参数转化为沉积相,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从地震角度研究有利储层的分布。主特征参数提取技术克服了傅氏分析长时窗及瞬时分析刻画局部信息的不足,可以提取地震子波的主极值,能更好地反映地质体的岩性和物性引起的差异。研究表明,主振幅参数对沉积相与波阻抗一样敏感。

  • 标签: 时频域 主振幅参数 沉积相 提取技术 目标体预测
  • 简介:裂缝是影响川东南官渡地区储层产能的重要因素。在对比相干和方差两种裂缝检测技术的处理结果后,选择了效果更好的方差技术应用于该地区。结果表明,方差裂缝检测技术能够压制地震数据的横向连续性,并突出其横向的不连续性,常常用于细致的断层解释、砂及裂缝的检测和某些复杂地质体的识别,而局部这些细微的地质异常特征往往可以指示可能的油气圈闭。

  • 标签: 裂缝检测 相干体技术 方差体技术 川东南官渡地区
  • 简介:DSISoft是由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发布的用于垂直地震剖面(VSP)数据处理的免费软件包,其在MATLAB5.0或更高版本下运行。该软件包含有不同标准地震数据的读写、编辑、排序、滤波和其他标准的处理模块。利用MATLAB图形用户界面编辑器可设计出具有地震剖面显示、频谱分析、F-K滤波、道头信息绘制等功能的交互界面。本文对该软件作一整体介绍以帮助加载新的模块。

  • 标签: VSP 地震资料处理 MATLAB 免费软件 交互界面
  • 简介:明确表达了用局部相关法在数据域层析成像的不适合标准。与基于差分的反演相比,基于相关的反演对局部极小值敏感度较低。可是相关值却常常在同相轴之间受到串音的影响,另外,由于是沿整个时间轴求和,所以全局相关值仅仅给出一个模型运动误差的一般概念。作为一种选择,Gaussian时窗局部相关法是能够提取模拟数据和观测数据之间不适合中的局部运动误差值的。与全局相关法相比,局部相关法对地震同相轴的串音敏感度也较低,原因是作为一个时间函数只需进行局部求和。因为低相关串音造成清洁伴随震源,所以产生清洁梯度值。采用与地震资料带宽一致的补偿函数改善梯度值,与用于消除无限带宽资料的线性补偿函数相比,该补偿函数更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局部相关 全局相关 函数 模型 时窗 波场
  • 简介:针对振幅属性预测民丰地区盐下砂砾岩储层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频变属性预测砂砾岩含气性的方法。首先,分别建立砂砾岩含气与不含气的地质模型,通过地震波场正演模拟,分析砂砾岩的频变特征,计算并归一化地震频带内含气砂砾岩弹性参数,对比不同弹性参数随频率变化的差异,构建敏感频变弹性参数;然后,建立频变AVO反射特征方程,对地震数据进行多尺度频率分解,通过目标函数的叠前地震反演,得到频变弹性参数。将频变反演结果应用于民丰地区盐下砂砾岩含气性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率较高。

  • 标签: 盐下砂砾岩体 频变属性 弹性参数 含气性预测 民丰地区
  • 简介:提出了“油资源二次运移定量模拟”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该模型采用新的耦合修正交替方向隐式迭代求解、并行计算程序设计、交替方向网格划分、数据并行信息传递。利用该模型对胜利油田滩海地区的实际地质参数进行了不同计算节点组合、不同数据网格规模的并行计算,取得了满意的模拟结果。

  • 标签: 油气资源 二次运移 隐式迭代格式法 地下水 生油层 毛管压力
  • 简介:在“Kirchhoff”(即加权绕射叠加)叠前偏移中,可以把整个绕射面范围内的求和看作是由偏移共炮点、共接收点或共炮检距道集估算的反射系数。平均反射系数的最佳加权应该以Bleistein等人(2001年)的β共炮检距加权为基础。通过比较,β共炮点和接收点加权虽然对单个道集进行了校正,

  • 标签: 共炮点 波动方程 预处理 数据集 共炮检距道集 模拟
  • 简介:文中利用4个不同类型页岩气藏中17口页岩气井的实际生产数据评价了3个页岩气生产模型。非常规天然气藏的产量在持续增长。虽然已有文献公开介绍过很多页岩气生产模型,但在实践中很难确定哪一种模型更适合于预测页岩气产量。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3个模型,利用实际生产数据对其进行了评价。这些生产数据来自巴奈特页岩、伍德福德页岩、费耶特韦尔页岩和海因斯韦尔页岩的17口页岩气井。在这17口页岩气井中,既有干气井也有湿气井,它们的生产历史都在3—8年之间,最高月度产量介于15~160百万立方英尺之间。这17口井中有14口水平井和3口直井。本次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页岩气模型的筛选。

  • 标签: 动态模型 生产模型 数据评价 页岩气 气藏开采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