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替夫定阻断高病毒载量乙肝携带孕妇母婴垂直传播效果,探讨妊娠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意义和疗效。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院门诊检查HBsAg阳性孕妇测定其血清HBV-DNA含量均在106拷贝/ml以上的病例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例于妊娠28周至分娩期间一直服用替夫定600mg,1次/天,对照组8例不用药物干预。观察所有孕妇孕期和分娩前HBV-DNA含量、HBV血清标志物情况。检测分娩后新生儿脐血中HBV-DNA含量、HBV标志物情况。结果20例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中,实验组11例未检出HBV-DNA(<5×102拷贝/ml),1例HBV-DNA降至103拷贝/ml,对照组8例检出HBV-DNA仍维持在106拷贝/ml以上,所有新生儿均发育正常,实验组12例新生儿脐血中HBV-DNA<5×102拷贝/ml,HBsAg呈阴性。对照组仅1例新生儿脐血中HBV-DNA<5×102拷贝/ml,HBsAg呈阴性。结论替夫定可以显著降低HBV-DNA载量,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几率,对阻断母婴HBV垂直传播有效。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替比夫定 母婴垂直传播 hBV-DNA
  • 简介:摘要人工流产手术的刺激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丙泊酚作为一种诱导迅速、苏醒快的全身静脉麻醉药,已经广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但在具体用药方法上不尽相同。丙泊酚的镇痛作用较弱,同时对呼吸循环的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临床上为克服这些不足,常复合一些镇痛药以增强其镇痛效果,以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复合小剂量的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中,有很好的麻醉效果,很大程度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和不良反应,但仍然有术中、术后疼痛躁动现象以及苏醒时间延长情况。由于氟洛芬酯(凯纷,北京泰德制药限公司生产)1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靶向镇痛-靶向聚集于手术创伤部位和炎症部位2起到镇痛作用,但具有“封顶效应”,不能单独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镇痛。本研究探讨丙泊酚联合凯纷、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丙泊酚 氟比洛芬酯 芬太尼 静脉麻醉 无痛人工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洛芬酯联合曲马多用于开胸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09年8月在我院行开胸手术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氟洛芬酯联合曲马多)和对照组(应用曲马多),观察2组术后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疼痛评分,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曲马多 开胸手术 静脉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行膝关节镜手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理论模型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膝关节镜手术 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 疼痛程度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布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于蛛网膜下隙注入0.625%布卡因1.4ml,对照组于蛛网膜下隙注入0.625%布卡因2.0ml。观察两组术中生命体征监测、麻醉起效时间及作用持续时间、麻醉效果和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作用持续时间及麻醉效果相当,实验组术中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变化小,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更小。结论小剂量布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在剖宫产中,可起到麻醉作用持久,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对新生儿的影响小,有利于婴儿生长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剂量布比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A组为实验组,在术前30min静注1mg.kg-1氟洛芬酯(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ml);B组为对照组,在术前30min静注15ml生理盐水。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双盲评估患者术后12、24、48、72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与氟洛芬酯有关不良反应。结果A组病人术后24h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氟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少,但应进一步探讨氟洛芬酯用药改变以降低术后的疼痛体验。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罗哌卡因与布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8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全部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甲组(n=49)及乙组(n=49),甲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乙组产妇采用布卡因进行麻醉。结果甲组产妇麻醉优良率97.96%,与乙组产妇95.9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产妇运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长于乙组,运动恢复时间短于乙组(P<0.05);甲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6.12%,低于乙组1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罗哌卡因与布卡因均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罗哌卡因对母体循环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对糖尿病肾病的早发现、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TBA-120FR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尿肌酐(Cr),糖尿病组1162例,对照组198例。结果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56.1±17.8)mg/L,显著高于对照组(20.61±13.0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尿肌酐(Cr)(MAlb/Cr)组(57.3±18.1)mg/g。显著高于对照组(12.6±2.9)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是预防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尿微量白蛋白 尿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替夫定对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肝治疗,观察组给予保肝治疗和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带点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和血清细胞因子IL-2和IL-4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L-2在32周和36周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4在28周和36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夫定治疗可以引起IL-2和IL-4水平降低,随着治疗进展IL-2水平可升高。应用替夫定治疗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阻断乙型肝炎病毒传播。

  • 标签: 替比夫定 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洛芬酯注射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40名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将进行TUR-P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术后患者出现膀胱痉挛性疼痛时,观察组患者使用100mg氟洛芬酯配比5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若有需要,可加药静脉续滴;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100mg,若效果不理想则肌肉注射盐酸布桂嗪100mg,于用药后30min,1h,2h,4h,6h,8h对2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并记录用药后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给药后30min、1h、2h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4h、6h、8h的视觉模拟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口干、眩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滴注氟洛芬酯可作为治疗TUR-P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膀胱痉挛 氟比洛芬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脑通络汤合西灵胶囊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无先兆性偏头痛确诊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醒脑通络汤合西灵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西灵胶囊进行治疗,同时对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药联合应用,治疗控制率、显效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不增加。结论醒脑通络汤合西灵胶囊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醒脑通络汤 西比灵胶囊 无先兆性偏头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氟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用于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手术结束前15min,A组(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物;F组(氟洛芬酯组)静注氟洛芬酯1mg/kg;P组(帕瑞昔布钠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记录三组术后1h、2h、4h、8h、12h的VAS评分及观察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F组和P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1),P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氟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均可有效的减轻腹腔镜手术后的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帕瑞昔布钠的镇痛效果优于氟洛芬酯。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帕瑞昔布钠 腹腔镜手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舒芬太尼超前复合氟洛芬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静脉镇痛作用。方法将妇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40),术前不予氟洛芬酯,术后舒芬太尼150u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进行静脉PCA镇痛。Ⅱ组术前给予氟洛芬酯50mg,术后舒芬太尼100u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进行静脉PCA镇痛。术后随访48h,记录各时间点镇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手术后4hⅡ组VAS评分明显低于Ⅰ组;其余时间点两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无显著差异,Ⅱ组的不良反应低于Ⅰ组。结论舒芬太尼超前复合氟洛芬酯应用于妇科手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较好,可减少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且不良反应减少。

  • 标签: 舒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 超前复合 妇科手术 术后静脉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吡柔星(THP)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与单一应用吡柔星(THP)、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SBC)术后复发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旨在更好地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47例浅表性膀胱癌(SBC)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THP联合HCPT组、THP组、HCPT组),灌注期间每3月行膀胱镜检查一次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并记录肿瘤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均随访24个月,在膀胱肿瘤复发率方面,联合组与THP组及HCP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血尿、膀胱刺激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联合组低于THP组及HC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HP联用HCPT与单一应用THP、HCPT行膀胱灌注化疗均能有效降低SBC术后复发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THP联用HCPT较单一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癌 吡柔比星 羟基喜树碱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罗哌卡因和布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因上肢疾病需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布卡因,试验组给予罗哌卡因,用药后比较两组患者运动、感觉阻滞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无发生不良反应现象。比较两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和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消退时间更短更快,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肌间沟臂丛的麻醉上应用罗哌卡因药物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快,卡因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更短,消退时间更快,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安全性更佳,稳定性更强,临床疗效更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左旋布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妇产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妇科手术中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按照使用不同的麻醉药物,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给予左旋布卡因药物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罗哌卡因药物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各个阶段时间,Bromag评分、用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T0、T1阶段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Bromag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用药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利用左旋布卡因对妇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治疗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其安全性高,麻醉效果好。

  • 标签: 左旋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卡因腰硬联合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60例剖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30例比较组和研究组。比较组在蛛网膜下腔注射布卡因0.75%和5%葡萄糖混合液2.3ml,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5μg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麻醉后和术后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并观察产妇在麻醉之后发生寒战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术前、麻醉后和手术后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麻醉后的寒战发生率低于比较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卡因腰硬联合在剖宫产的麻醉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降低寒战发生率。

  • 标签: 小剂量 舒芬太尼 布比卡因 腰硬联合 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