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蚕蛹蛋白粉与蜂王浆冻干粉合用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ICR小鼠,经口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蚕蛹蛋白粉和蜂王浆冻干粉复配受试物,观察其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碳廓清实验、NK细胞活性等的影响。  结果:经口给予蚕蛹蛋白粉和蜂王浆冻干粉复配受试物30天,中、高剂量组小鼠耳壳增重、抗体积数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P<0.05,P<0.01)。 结论:蚕蛹蛋白粉与蜂王浆冻干粉合用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能。

  • 标签: 蚕蛹蛋白粉   蜂王浆冻干粉   免疫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骼肌腱鞘炎治疗中,采取超声引导下介入与物理疗法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选取均源自我院收治的骨骼肌腱鞘炎患者(纳入时间:2020年1-12月,病例数:68),将收治患者采取随机分子形式均分为A/B两组,前者实施腱鞘内注射倍他米松(经超声引导)治疗,后者基于A组采取冲击波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B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评分对比A组均有显著降低,且该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A组94.12%>76.47%(P

  • 标签: 超声引导 介入治疗 物理疗法 骨骼肌腱鞘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物理疗法加引导式教育应用于挠性瘫痪儿童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并研究本院于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共收治的76例脑性瘫痪儿童,将所有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8例,对照组脑性瘫痪儿童给予物理疗法,观察组脑性瘫痪儿童给予物理疗法加引导式教育方式,对比两组患儿实施不同治疗方式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脑性瘫痪儿童的运动功能、智力发育和独立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脑性瘫痪儿童实施物理疗法及引导式教育具有良好的临床康复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智力发育和独立性评分,改善患儿的身体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物理疗法加引导式教育 脑性瘫痪儿童 康复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79-02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温泉浴与常规物理治疗的效果展开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0例为研究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各组有35例患者。结果:观察组躯体症状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显著,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干预效果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采取温泉浴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

  • 标签: 温泉浴 常规物理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躯体症状 改善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进行分析。方法 对2022年3月发生的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引起食物中毒22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剩余食物、食物中毒患者呕吐物进行微生物鉴定和菌落数测定。结果 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症状发生时间为(4.22±1.03)h。剩余花菜、土豆中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剩余米饭、稀粥、卤菜、凉拌菜以及患者呕吐物中均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本起食物中毒事件因食物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引起,主要因食物存储不当引起变质以及生、熟食处理器具混合使用而造成。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实验室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中药结合针灸物理疗法手法治疗脑中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实施中医中药结合针灸物理疗法手法进行治疗,n=30)与对照组(实施西药进行治疗,n=30),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有效率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中医中药结合针灸物理疗法手法在治疗脑中风偏瘫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中医中药 针灸物理疗法手法 脑中风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过程中采取物理加药物预防并观察其效果。方法:观察患者为骨科手术100例,观察开始于2017年1月,观察结束于2018年12月,并且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使用物理加药物预防,常规组使用药物预防,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常规组干预效果中,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0%,常规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00%;研究组满意为98.00%,常规组满意为80.00%;(x =11.215,p=0.017),结果有差异。结论:骨科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过程中使用药物加物理方法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股骨创伤手术 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了C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意义所在。方法 是通过对带教老师课前的集体备课等方式准备合适的教案,素材,由学生预习准备。实验课中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并总结。课后自行归纳整理完成实验作业。我们认为,该教学法最适合口腔颌面外科实验课程的教学。尤其是针对无法开展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CBL教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在教育教学优化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以往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教育领域发展以及行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现实要求。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在理论教学环节起到重要作用,还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本文针对“行动导向”教育理念与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医学机能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以供参考。

  • 标签: “行动导向”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医学机能学实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桥本氏甲状腺炎以及毒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间接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92例纳入研究,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其分为13例合并毒性甲状腺肿组以及79例合并甲状腺炎组,对比两组的超声表现、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在超声表现方面,甲状腺炎组的实质回声和血流以1级为主,且该组合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边界欠清且微小钙化,毒性甲状腺肿组的实质回声和血流以3级为主,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特征为边界清晰,无钙化或粗大,两组的TPO抗酶抗体和TG抗球蛋白抗体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而言,合并甲状腺炎与合并毒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可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信息。

  • 标签: 桥本氏甲状腺炎 超声 实验室 毒性甲状腺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程综合优质护理在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2020.01-2021.01期间就诊)随机取67例,抽签法分组,实施全程综合优质护理(n=34,观察组)和常规护理(n=33,参照组),评估效果,对比VAS、SF-36、K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比参照组75.76%低,同时,观察组护理后VAS(2.13±0.63)分,比参照组低,SF-36(86.03±5.53)分,KSS(85.03±5.82)分,比参照组(71.52±4.99)、(72.17±5.36)的评分高,P<0.05。结论:在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中全程综合优质护理具有减轻患者病痛,改善其生活质量、膝关节功能的效用,且护理有效性更优,值得推广。

  • 标签: 应用价值 膝关节骨质增生 物理疗法 全程综合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分子PCR实验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室人员每日需要接触可能存在生物危险性的样本,在检验医学实习生进入到岗位以后,由于生物安全知识相对缺乏、职业暴露应急处理能力相对薄弱,并且可能接触携带病原体的待检样本,所以存在生物安全事故风险发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势的背景下,针对带教检验医学实习生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予以充分重视。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势下PCR实验室的检验医学实习生带教方法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PCR实验室 实习生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物理治疗脊柱侧弯特定运动(PSSE)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的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22年6月-2023年6月,对患者采用物理治疗脊柱侧弯特定运动(PSSE)进行治疗,对比患者前后的Cobb角、椎体旋转角度(ATR)。结果 治疗后,患者Cobb角、椎体旋转角度(ATR)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结论 物理治疗脊柱侧弯特定运动(PSSE)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治疗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物理治疗脊柱侧弯特定运动(PSSE)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更年期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盆底物理康复治疗的效果与影响。方法 筛选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68例更年期PFD患者,依据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参照组34例(自主盆底肌锻炼)和观察组34例(自主盆底肌锻炼+盆底物理康复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试验中,观察组干预后盆底肌纤维疲劳度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腔动态压力高于参照组,干预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更年期女性PFD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盆腔动态压力,改善盆底肌纤维疲劳与尿失禁情况。

  • 标签: 更年期女性 盆底肌功能障碍(PFD) 盆底物理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