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蒙药漆树膏炮制规范。方法:根据蒙医药文献记载,筛选漆树膏蒙医炮制代表性、可行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该方法工艺,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相关方法,采用三氯化铁显色反应,鉴定酚类化合物;对供试品水分、灰分、浸出物进行检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在759.5nm波长下对供试品活性成分总酚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漆树膏最理想炮制方法为黄油制,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和黄油比例1∶3,黄油表面温度为200℃,浸炮时间为20min。炮制品三氯化铁显色反应为阳性;三批样品水分含量在6.59%~11.28%;总灰分含量在3.02%~7.55%;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在1.15%~4.49%;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在9.55%~22.97%;总酚在0.182~1.254mg·L~(-1)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为1.55%,总酚含量在10.34~20.45mg·g-1。结论:本炮制方法不仅符合漆树膏蒙医传统炮制品目的,也吻合现代药学理论,是一种较为理想炮制工艺。

  • 标签: 蒙药 漆树膏 没食子酸 总酚 紫外分光光度法 质量标准
  • 简介:目的:研究抱茎柴胡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大孔树脂、硅胶、聚酰胺、Sephadex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运用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从抱茎柴胡中分得14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异鼠李素(2),山柰素(3),山柰素-3,7-二-O-α-L-鼠李糖苷(4),山柰素-3-O-α-D-阿拉伯糖-7-O-α-L-鼠李糖苷(5),山柰素-7-O-α-L-鼠李糖苷(6),5,7,4′-三羟基-6,8-二-C-葡萄糖芹黄素苷(7),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8),rotundiosideE(9),saikosaponinK(10),柴胡皂苷b2(11),木糖醇(12),正二十九烷醇(13),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14)。结论:14个化合物均为抱茎柴胡中首次发现,其中7,8,14为柴胡属内首次发现。

  • 标签: 抱茎柴胡 地上部分 化学成分
  • 简介:桑寄生茶为我国传统保健茶饮,但缺乏系统整理总结,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开发。本文对我国别样茶中桑寄生茶植物来源、应用历史、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整理综述。桑寄生茶在我国两广地区具有悠久饮用历史,能补肝肾,强筋骨,降压抗癌。现代研究表明,桑寄生茶含有黄酮类、萜类衍生物、挥发性成分、凝集素等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镇痛,利尿,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但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现代研究不够深入,以及寄主植物多样,没有规范,可能会对桑寄生茶质量稳定和安全应用造成影响。

  • 标签: 别样茶 桑寄生茶 应用历史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 简介:近年来,香港中药现代化及中药产业化发展已成为香港政府、科技界及工商企业、财团所关心热点之一。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在先后两年施政报告中均提出要把香港变成国际中药中心;山田长霖教授领导下创新科技委员会,所提交第一份研究香港发展高科技走向报告书,也强调将香港发展成为

  • 标签: 香港中药 中药产业 需要解决 香港发展 业发展 几个问题
  • 简介: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成熟和深入,一些研究成果显示CYP3A基因表达与机体各种状态具有较高相关性。不同机体状态表达不同,药物作用于不同机体状态治疗及预后就有差异,CYP3A表达酶谱阐明为研究CYP3A功能及其与疾病关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 标签: CYP3A 活性变化 中医药 机体状态 分子生物学 基因表达
  • 简介:人类基因组计划深刻地影响了药物研究和开发思路和策略,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与药物研究结合日益紧密,计算机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应用到药物研究过程中来.本文以实例说明了虚拟筛选、配体垂钓以及靶标的发现与确证方法在药物研究中应用.

  • 标签: 药物研究 药物发现 虚拟筛选 后基因组时代 靶标 配体垂钓
  • 简介:管花肉苁蓉Cistanchetubulosa(Schenk)R.Wight为中药肉苁蓉基源植物之一,也是肉苁蓉属植物中最易发展大规模栽培种.为了促进管花肉苁蓉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本文对管花肉苁蓉植物学形态特征、寄生生物学特性、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其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管花肉苁蓉 植物学形态 生物学特性 分子生物学
  • 简介:多糖具有复杂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功能。本文综述了多糖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等方面的主要生物活性。多糖是大分子物质,且不同于蛋白质等大分子,它分离纯化方法与手段有其特殊性,而通过分离纯化获得均一多糖组分又是进行结构分析、药理和构效关系等研究首要条件。本文根据文献报道并结合本实验室工作经验对多糖各种分离纯化方法进行了介绍。

  • 标签: 多糖 生物活性 分离纯化方法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牛胶囊中东莨菪碱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2(250mm×4.6mm,5μm),乙腈-0.04mol·L^-1磷酸钠溶液(含0.01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用磷酸调pH至6.0)(50:1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6nm。结果:东莨菪碱在0.01946~0.583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4.17%。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产品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东莨菪碱 金牛胶囊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应用GC-Ms分析决明子挥发油化学成分,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所萃取决明子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决明子中挥发性成分,气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和分析其化学组分。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得率高于水蒸气法得率,其决明子挥发油在保持较高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同时含有更多其他成分。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适于提取决明子挥发油。

  • 标签: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气质联用
  • 简介:随着基因组研究、组合化学和高通量筛选技术迅猛发展,作为先导化合物重要来源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如何发掘其化学结构多样性并提高发现效率成为开发微生物药物重点.针对微生物来源先导化合物发现流程主要环节,从产生菌、发酵培养、供筛样品库建立模式、生物活性筛选和化学筛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初步探讨了建立国家微生物代谢产物筛选联盟可能性.

  • 标签: 微生物 先导化合物 发酵 排重 生物筛选 化学筛选
  • 简介:采用平皿抗菌实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实验、大鼠踝关节肿胀实验及大鼠背部皮肤肿胀实验研究了抗鼻窦炎方抗菌、抗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有一定抗菌、抗炎作用.

  • 标签: 抗鼻窦炎方 中药制剂 抗炎 抗菌 动物实验
  • 简介:银杏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及萜内酯,因其具有很高药用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对银杏酮酯进行有效提取和分离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焦点。本文介绍了银杏叶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重点综述了近年来银杏酮酯提取及分离方面的新技术,对各类技术优缺点进行比较,并对银杏酮酯提取分离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更高效合理地开发银杏酮酯产品提供参考。

  • 标签: 银杏叶 黄酮类化合物 银杏内酯 提取 分离
  • 简介:目的:比较6种花椒属(Zanthoxylum)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口腔致病菌抗菌活性,从中寻找抗菌活性物质.方法:用于抗菌活性实验口腔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ATCC25175),放线菌(ActinomycesnaeslundiiATCC12104)和嗜血放线伴生杆菌(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micomtansATCC43717).抗菌实验为琼脂扩散法(agardiffusionassays)和最低抑菌浓度法(MIC).结果:拟蚬壳花椒(Z.lactum)根对这些口腔致病菌表现出最强抗菌活性,其次是两面针(Z.nitidum)和异叶花椒(Z.dimorphyllum)根.进而对异叶花椒(Z.dimorphyllum)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到4个已知化合物,其中化合物Canthin-6-one对这三种口腔致病菌均有很强抗菌能力,最低抑菌浓度(MIC)在15.6和62.5μg/mL之间.结论:Canthin-6-one可能是异叶花椒抗菌活性物质基础.

  • 标签: 花椒属 异叶花椒 拟蚬壳花椒 口腔致病菌 抑菌 Canthin-6-one
  • 简介:目的:研究圆叶节节菜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其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两个Megastigmane类型化合物。结论:化合物1(RotundifolineA)是一个新化合物。

  • 标签: Rotundifoline A 圆叶节节菜 千屈菜科
  • 简介:目的:人工栽培红豆杉是解决红豆杉资源问题一个重要方法;为了探索人工栽培红豆杉化学基础,对人工栽培三年南方红豆杉进行化学研究、方法: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全株乙醇提取物,经用脱色素、萃取、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分离,从其氯仿萃取部位分离鉴定得20个化合物,采用波谱解析(UV,IR,ESI—MS,^1HNMR,^13CNMR)等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这20个化合物分别为2α-deacetoxytaxinineJ(Ⅰ),taxuyunnmlineC(Ⅱ),yunnanxane(Ⅲ),taxinineJ(Ⅳ),1-dehydroxy—baccatinⅥ(Ⅴ),taxol(Ⅵ),19-debenzoyl-19-acetyhaxinineM(Ⅶ),taxinineM(Ⅷ),taxicin(Ⅸ),laxa-4(20)-11-diene-2a,5a,10β-triaceloxy—14β,2-methybutyrale(Ⅹ),baccatinⅢ(Ⅺ),cephalomannine(Ⅻ),7,13-dideacetvl-9,10-didebenzoyhaxchininC(ⅩⅢ),taxamairinA(ⅩⅣ),taxamairinB(ⅩⅤ),α—conidendrin(ⅩⅥ),secoisolariciresinol(ⅩⅦ),isotaxiresinol(ⅩⅧ),t?-sitosteml(ⅩⅨ),daucosterol(ⅩⅩ);其中化合物Ⅶ,ⅩⅢ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结论:人工栽培三年南方红豆杉化学成分同野生南方红豆杉相近.

  • 标签: 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 19-Debenzoyl-19-acetyltaxinine M 7 13-Dideacelyl-9 10-didebenzoyltaxchinin C
  • 简介:药物研究历史表明,天然产物是新药发现重要来源,提高天然产物研究水平,提高从天然产物中发现先导化合物或药物效率,需要技术进步和研究方法改进.本文根据应用现代天然产物分离提取技术和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研究天然产物先导化合物实际工作情况,探讨从天然产物中快速发现先导化合物新策略和新方法,以推进活性化合物或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进程,促进我国创新药物研究.

  • 标签: 天然产物 活性化合物 先导化合物
  • 简介:目的:对吴茱萸收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方法:吴茱萸提取物经透析袋(100D)处理后,对吴茱萸透析液(ED,〉100D)进行了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结果:ED能够明显增加小鼠脑血流,并能够诱导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且均具有一定剂量效应。在苯肾上腺素收缩血管基础上ED能够引起进一步收缩反应。250mg·L-1ED血管收缩活性,其诱导血管收缩程度是50mmol·L-1KCl最大收缩113%,是10μmol·L-1苯肾上腺素78%,为20mmol·L-1咖啡因183%。细胞表面α受体拮抗剂酚妥拉明,能够明显抑制吴茱萸收缩血管活性,而β,M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阿托品和氯沙坦均未对ED收缩血管活性带来影响。去除细胞外钙离子或者使用L-型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尼卡地平可以显著地抑制ED缩血管作用,而钙离子通道开放剂BAY-K8644和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吡那地尔对ED收缩血管作用也有一定影响。利用选择性受体抑制剂对ED可能信号通路研究显示,使用肌球蛋白激酶(MLCK)抑制剂、RhoA抑制剂和三磷酸肌醇(IP3)受体抑制剂均可以抑制ED活性,而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对吴茱萸活性则无影响。结论:ED能够引发钙依赖性和非钙依赖性血管收缩,其中机制包括细胞外钙内流,α受体、ROK和IP3受体信号通路以及MLCK激活等。吴茱萸收缩血管作用不仅包括细胞膜钙通道调节机制也包括对细胞内钙调节。

  • 标签: 吴茱萸 透析 血管收缩
  • 简介:目的:研究金丝草(Pogonatherumcrinitum)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和SephadexLH-20柱层析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6-C-β-波依文糖-7-O-β-葡萄糖苷(1)、苜蓿素(2)和槲皮素7-O-鼠李糖(3)。结论:化合物1为新黄酮碳苷,化合物2~3为首次从金发草属中得到。

  • 标签: 金丝草 黄酮碳苷 波依文糖 结构解析
  • 简介:本文报告以SRBC对小鼠进行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观察了淫羊藿多糖(5~40mg/kg/d×5d.ip)对体液免疫应答作用。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初次免疫后和免疫攻击后循环溶血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淫羊藿多糖可促进体液免疫应答,同时还可增加“免疫记忆”功能。

  • 标签: 淫羊藿多糖 初次免疫 再次免疫 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