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0.2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下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拟行择期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患者60例,女性,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为0.25%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麻醉组,对照组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组,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监测术中BP、HR、SPO2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均出现一过性下降,SPO2<95%的病例为3例,一过性呼吸抑制2例,观察组为0例,对照组各时段HR变化大于观察组。结论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应用0.25%的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麻醉较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更安全、有效。

  • 标签: 罗哌卡因 乳腺区段切除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乳腺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后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形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愈合时间较少,患者对形体满意度得到提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而值得我们日后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乳腺区段切除术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行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内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86例,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行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36.5±9.8)min;对照组为(28.3±10.2)min。研究组术中出血量(85.8±10.6)ml;对照组为(76.5±11.7)ml。研究组VAS分值为(7.62±1.03)分;对照组为(8.47±1.25)分。研究组出现并发症共1例;对照组共7例。结论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用于对乳腺良性肿块的治疗中更对患者有利,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 常规乳腺区段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腺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侧乳房肿块组织均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显示21例患者为乳腺囊性增生,14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3例为乳腺纤维瘤,6例为乳腺脂肪瘤,5例为乳腺脓肿。切口愈合良好,乳房美体观察优良率94.9%(56/59)。随访1年内无复发现象。59例患者中出现血肿1例,乳房积液3例,感染1例,发生率8.5%,血肿和乳房积液患者予以引流及理疗后痊愈,感染患者予以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拆线。结论乳腺良性肿块采用腺区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完全切除肿块,术后1年几乎无复发现象,远期疗效显著,术后乳房美体效果良好。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腺区段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患有乳腺良性肿块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乳腺良性肿块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乳腺外科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乳腺良性肿块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患有乳腺良性肿块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 乳腺良性肿块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乳腺导管造影定位指导选择性区段切除治疗乳头溢液的疗效。方法对27例患者体检未发现肿块,行乳腺导管造影明确诊断及定位。注入美蓝到溢液导管中,选择性区段切除。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成功,术后恢复好。结论本方法简单,成功率高,适宜基层医院运用。

  • 标签: 乳头溢液 区段切除 乳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