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院前急救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72例在我院进行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院前急救患者即对照组,36例为自行来院患者即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内急救;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干预。经对照组间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反应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7.2%,高于对照组的83.3%;不良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5例;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院前急救干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缩短急救反应时间,使患者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减少不良事件,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使护理满意度水平得到显著性提升。

  • 标签: 急性 心肌梗死 院前 急救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方法与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接诊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42例,总结分析院前急救措施资料,并对其间的护理经验加以总结。结果经过院前急救的患者,在至医院进行具体治疗前,有10例从昏迷状态转入昏睡状态,有8例转为嗜睡,其中有16例出现头晕、恶心与乏力症状,6例病情得到好转,2例经诊断属院前死亡。结论院前急救加上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极大的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老年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收治的89例急性心肌梗塞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就诊情况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为家属送至我院就诊,观察组53例患者由医务人员进行急救后送至我院就诊,观察两组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生命体征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死亡率1.9%(1/53),并发症发生率9.4%(5/53),住院时间29.3±6.5d,对照组死亡率3%(3/36),并发症发生率22.2%(8/36),住院时间43.7±5.4d,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科学的院前急救措施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院前急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86例我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就诊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入院时发生脑疝、呼吸道阻塞及病死率等情况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急性脑卒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50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流程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急诊护理流程,研究组患者行优化急救流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急救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有效沟通、急救过程流畅性、护理专业技能、急送及转接、舒适度及安全性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救护理流程 急危重症 抢救成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我院治疗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298例,其中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急救,在实验组中使用系统性的急救。结果实验组的症状消失的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呼吸机的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系统性急救,能够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重度有机磷中毒 呼吸衰竭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对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护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对妇科、产科常见急诊病种的病因进行分析,调整抢救方案。结果对于危重患者来说,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导尿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常用抢救护措施,有区别的只在于吸氧浓度不同,输液滴速不同,使用药物的不同,血氧饱和度和缺氧程度之间的差异,临床上要根据不同病种区别对待,活学活用。另外对急诊妇产科患者心理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 标签: 急诊科 妇产科 急危重症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救护记录单书写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提高急诊救护记录单书写率”的活动主题,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效果检查等。结果急诊救护记录单书写率由实施前的33.21%提高至实施后的6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急诊救护记录单书写率,发挥团队成员的创新意识,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及个人能力,从而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

  • 标签: 品管圈 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 书写率
  • 简介:摘要急救药品为临床各科必备的急救设施之一,使用率极高,妥善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随用随上,不延误抢救。对急救药品做到三重把关,既分工协作,又责任到人,大大提高了急救药品管理的有效性。药品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能确保药品在效期内使用及抢救时药品的使用及管理,避免发生药品未及时补充及失效现象,严格查对制度杜绝了用药过程中的差错事故,保证了临床急诊工作的有效性,提高了护理及医疗工作质量。

  • 标签: 急救药品 管理改进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的目的是探讨脑出血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的重要性。以110名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救护措施,以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110名脑出血患者中,成功抢救108例,抢救成功率98.2%。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获得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的认同。结论为合理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对于提高脑出血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极为重要。

  • 标签: 脑出血 院前急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急救中复苏后综合征预防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急诊急救中复苏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自主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护理前后心率、动脉压、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24h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动脉压、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急救中复苏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和24h存活率,改善动脉压和心率情况,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急诊科 急救 复苏 预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宫外孕急诊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作用。方法选择宫外孕急诊患者160例分组研究,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对比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25%(P<0.05)。结论针对宫外孕急诊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情况,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高。

  • 标签: 急诊 宫外孕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急诊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3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低,平均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低。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住院时间 死亡率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程序,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回顾文献,以循证护理为基础,构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程序。并以此指导我科在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总结分析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8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从接诊入院至检查的时间为(16.23±4.57)min、检查的时间为(13.17±4.21)min、检查后至手术的时间为(10.62±3.93)min;经抢救成功有效66人,抢救成功率为82.5%,死亡14人,死亡率为17.5%。结论急救程序能缩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对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护理程序 急诊 脑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院前急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2011年1月我院院前急救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出诊速度、急救技术实施的成功率、病人及家属的满意率与差错的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出诊到达现场时间、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病人及家属满意率、差错发生率四指标各自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质量控制在院前急救管理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质量控制 院前急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流程在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产科分娩的胎膜早破病例,其中并发胎盘早剥者7例,采取急救流程配合抢救和护理,包括快速病情评估流程、恢复有效循环流程、病情动态观察流程、术前准备流程、心理护理流程,观察母儿结局。结果通过对上述7例患者应用急救流程进行抢救护,所有孕产妇均抢救成功,无死亡患者。结论运用急救流程对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改善母儿不良结局,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 标签: 急救护理流程 妊娠 胎膜早破 胎盘早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开展院前急救的必要性。方法根据来院急救方式将104例AMI患者分为研究组52例(本院急诊科出诊,入院前采取院前急救干预)与对照组52例(由家属或其他非医务人员送至本院进行急救)。观察对比两组急救反应时间、死亡率及各项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76.6±5.3)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5.6±11.3)min(P<0.05)。研究组心律失常、心衰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11.54%、17.31%、3.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38%、44.23%、19.23%(P<0.05)。结论对AMI患者开展院前急救十分必要,可以有效缩短急救反应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保障急救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护理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的相关急救措施。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4例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在给予其急救处理的同时,展开早期急救,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经急救处理与早期急救后,4例患儿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全部救治成功,且急救后脉搏、脉压与收缩压等各指标均优于急救前(P<0.05)。结论针对临床因应用头孢类药物而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患儿,需在给予其急救处理的同时,做好早期急救工作,以更好缓解患儿症状。

  • 标签: 小儿过敏性休克 头孢类药物 早期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6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体会。结论通过观察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出早期诊断,积极抢救,使病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急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