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妇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期间选择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月期间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对门诊部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门诊部各方面的服务满意程度均超过对照组患者。结论医院妇科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有利于提升医院的形象,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妇科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ICU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0人。常规组实施一般的护理方法,加强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及干预,观察效果,并进行护理效果评分,并使用统计学处理两组结果数据。结果加强组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前的护理效果平均值是22.35±1.5,护理之后的平均分值是9.52±1.3,而常规组在护理前平均值为22.36±1.8,护理后的平均值是17.81±1.56。结论对ICU重症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工作,能够起到优化护理效果的作用,可以再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接受治疗的3000例儿科疾病患儿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文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1290例患儿配合,静脉输液依从性为86%,高于对照组(63.3%)(P<0.05);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9%,显著高于对照组(80.4%)(P<0.05);实验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0.27%,显著低于对照组(1.4%)(P<0.05);实验组家属满意度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2.7%)(P<0.05)。结论儿科门诊输液过程中实施人文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人文护理 儿科门诊输液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服务在肝胆胰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肝胆胰腺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23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肝胆胰腺外科患者的过程中对患者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相比其他单纯的常规性护理,其临床效果更明显,对改善患者症状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肝胆外科疾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对比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1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75例),为前者提供常规护理,后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护理干预,经过相同护理时长对于护理有效性,及两组患者心理状态(SAS及SDS评分)展开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较好,护理有效性可达96.0%(对照组为86.7%),SAS及SDS降低幅度较大,出院后病情复发几率较小(13.3%,对照组为32.0%)。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负担的减轻,临床症状的缓解,及预后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消化性溃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和常规护理在外科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60例外科疾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中93.3%患者护理后比较满意,90%患者对护理风险因素认知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7%,风险因素认知率为70%),P<0.05。结论外科疾病患者发病率较高,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常规护理 外科疾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为前者提供常规护理,为后者提供常规护理基础上的预见性护理。经过相同时长护理后,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h及24h出血量,及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显著降低分别为(198.5±53.2)ml、(332.8±62.4)ml,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有所提升(93.3%),两组护理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于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提升产妇及其陪同家属的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科 产后出血 预见性护理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34例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输液效果,并对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残留量、疼痛评分及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提高小儿输液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开展。

  • 标签: 门诊输液 小儿 临床护理路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分析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10月至2018月5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8.00%,比对照组高15.00%,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9.00%,比对照组低2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应用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讨论细节护理给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程度造成的影响,对细节护理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前者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并分析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为6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细节护理运用到手术室护理中去,不但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有必要进行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25人,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遵医服药、日常生活行为依从性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心肌梗死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的方法在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在进行疾病护理过程中的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00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康复护理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在临床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 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护理体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间儿科240例需住院输液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前者采用常规儿科输液护理,后者在其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68例,占56.7%,对照组115例,占95.8%,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输液后液体残留量对照组(10.04±1.53)小于观察组(21.52±0.2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小儿对输液的紧张和恐惧的心理,不仅使小儿输液药量更准确,而且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为整个患儿住院的康复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输液 护理满意度 护理效果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输液患儿56例分两组,常规组用常规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路径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就两组患儿输液的依从性评分、输液等候时间、输液环境评分和护理操作技术熟练度、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护理前后患儿焦虑情绪评分。结果路径组护理操作技术熟练度明显高于常规组,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路径组患儿输液的依从性评分、输液等候时间、输液环境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患儿焦虑情绪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路径组患儿焦虑情绪比常规组轻,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大,可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减轻患儿焦虑情绪,缩短等候时间,改善输液环境,提高输液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 小儿输液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及健康教育相互联合的护理模式对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在我院选取60例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模式为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模式为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通过对两组护理后进行结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方面的满意程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在结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及健康教育相互联合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中医护理 健康教育护理 颈椎病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应用于妇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共收治的50例妇科疾病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妇科疾病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实施急救的危急病重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化护理模式。记录患者有效的救治时间。调查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的满意情况;对救治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效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急救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救 整体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合应用抚触护理和“鸟巢护理”两种方法对早产儿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早产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抚触护理和“鸟巢护理”结合的方法,对比两组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且观察组小儿平均睡眠时间长,住院时间短,体重增长快,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抚触护理结合“鸟巢护理”对早产儿护理效果显著,可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延长睡眠时间,可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抚触护理 鸟巢护理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的应用研究。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意义重大。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在学习《社区护理学》课程后,了解对社区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和从事社区护理的意向,以便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学校更好的开展护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三所学校12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知识的掌握欠完整或系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向低。个人发展空间受限、福利待遇较差、社会地位较低等成为阻碍护理本科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主要因素。结论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认知缺乏深入、系统、全面的了解,就业意向也较低,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并促进护生就业。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社区护理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