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依达拉奉联合rt-PA超时间窗治疗脑梗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疾病者中,抽取60例纳入到讨论中,6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30例对照组(rt-PA超时间窗治疗)和30例研究组(依达拉奉+rt-PA超时间窗治疗),对比讨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对比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ADL、NIHSS评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状况(ADL、NIHSS评分),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24小时未出现颅内出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ET-1、ACA等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脑梗死疾病可考虑将依达拉奉和rt-PA超时间窗方式联合使用,疗效突出,可让人体脑血管舒缩状况得到调节,脑水肿被缓解,脑部神经细胞得到一定程度保护,进而让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应用性较大。

  • 标签: 脑梗死 rt-PA超时间窗 依达拉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依从性对疾病控制及平均发作时间的影响,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提供临床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用药依从性调查表、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和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AQLQ)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98例,其哮喘平均发作时间为8.4个月;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62例,其哮喘平均发作时间为2.6个月。依从性好组患者中病情完全控制率和部分控制率均高于依从性差组(30.6%vs16.1%,53.1%vs43.5%),差异显著(P<0.05)。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AQLQ)结果显示,依从性好的患者在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反应和总分这五项得分均高于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依从性与疾病控制情况有关,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做好思想工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高哮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哮喘 依从性 疾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切除术后患者置留胃管时间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74例本科室收治行择期肝脏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置留胃管至术后次日白天,对照组则置留胃管至通气后拔管。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肠胃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肠胃功能指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时间置留胃管会增加肝脏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利于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肝脏切除术 置留胃管 胃肠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评估七氟醚和异氟醚全身麻醉后的苏醒时间及其安全性。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收治的178例相关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麻醉后在苏醒时间及其安全性比较上,七氟醚组均优于异氟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实施麻醉的过程中,运用七氟醚的临床实践效果显著,在苏醒时间及其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临床麻醉的可靠选择。

  • 标签: 七氟醚 异氟醚 全身麻醉 苏醒时间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足月胎膜早破的破水时间、抗生素治疗对分娩结局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60例孕妇,按照孕妇足月胎膜早破破水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组。12h内破水孕妇142例为一组;12h~24h内临产孕妇118例为二组。其中一组142例孕产妇中,将71例使用抗生素者为A组,未使用者为B组。对其分娩结局比较分析。结果一组的阴道分娩率(91.55%)显著高于二组(72.88%);一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3.52%)显著低于二组(11.01%)(P<0.05);一组中,A和B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12h内临产孕妇的剖宫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且在此时间内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对分娩结局无显著影响。

  • 标签: 胎膜早破 破水时间 抗生素 分娩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萘普生栓在人工流产术前不同时间置入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200例,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人流术前2小时将一枚复方萘普生栓置入肛门深处,对照组常规于术前15min置入复方萘普生栓。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程度。结果复方萘普生栓于人流前2小时置入镇痛效果更好,宫颈扩张良好,值得临床和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复方萘普生栓 人工流产 不同时间置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疸患儿血清学检测时间对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黄疸患儿100例,观察患儿溶血三项实验结果,抗体释放实验和血清检测时间及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出19例抗体释放实验阳性,患儿1~3d检测出12例(12.00%),4~6d检测出5例(5.00%),7d后检测出2例(2.00%)。结论新生儿黄疸血清检测越早,发现新生儿溶血病就会越及时,能够为患儿尽早争取治疗时间,阻止病情的发展。

  • 标签: 黄疸患儿 血清学检测 新生儿 溶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患者的体温变化对其麻醉后的苏醒效果以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本院麻醉科室的82名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小组和观察小组,每组41人。对照小组施以常规的处理模式,观察小组中应用保温的处理方式,包含输37℃的液体等保温办法,记录两组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此比较2组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拔管时间、鼻咽部温度、以及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结果观察小组全身麻醉患者的术后鼻咽部温度明显比对照小组的高,其苏醒以及拔管的时间也比对照小组患者的短(P<0.01)。观察小组全身麻醉患者手术之后的舒张压、心率等参数的水平均也比对照小组患者的低(P<0.01)。结论全身麻醉患者体温是否正常对术后麻醉患者苏醒以及拔管时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维持麻醉患者血流的稳定,强化麻醉的效果。

  • 标签: 体温 苏醒效果 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一代全自动血凝仪CS-5100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报警信息加以深度分析,为临床提供精准检验结果。方法对两例APTT报警早凝-初期反应异常和轻微凝集的样本,将其曲线与正常曲线比较,并用金标准手工法重新检测APTT,与仪器结果相比较,结果此两例报警信息凝集曲线与正常曲线有很大差异,仪器报出结果与手工操作结果不符。结论对新一代血凝仪CS-5100检测APTT有报警样本,要观察曲线变化,与临床沟通,手工验证,发出与临床相符报告,更好为患者服务。

  • 标签: CS-5100血凝仪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异常报警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分析其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和救治时间方面的影响。方法对我院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3例,分别对其实施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接诊到确诊所用时间为(17.61±3.17)分钟,确诊到治疗所用时间为(26.90±6.51)分钟,明显少于常规组的(28.54±3.47)分钟、(37.76±7.82)分钟,研究组死亡率为6.98%,致残率为4.6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8.60%、13.9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救治可以降低死亡率,为救治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 急性脑卒中 救治时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对于婴幼儿预防乙型肝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11月辖区内180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婴幼儿接种疫苗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情况。比较接种后不良反应、不同时机(首次接种后4、12、24周)接种表面抗体的阳转率、接种后第1年、第2年、第3年后平均乙型肝炎抗体滴度。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有4名,占2.22%,不良反应在发生之后24内均自行消失;婴幼儿首次接种后4、12、24周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转率分别为18.89%、40.56%、93.89%,24周、12周明显大于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第1年、第2年、第3年后平均乙型肝炎抗体滴度婴幼儿接种后第1年的平均乙型肝炎抗体滴度(117.1±10.6)mU/ml,第2年的为(92.7±-8.7)mU/ml,第3年的为(49.5±6.2)mU/ml。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降低了乙型肝炎在婴幼儿中的感染率。

  • 标签: 乙肝疫苗 婴幼儿 接种 乙型肝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30例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时间窗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时间窗为<4.5h,对照组为4.5~9h,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24h、14d、90d的NIHSS评分和治疗90d后的mR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为53.33%,与对照组的46.67%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4.5h以内或4.5~9h以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时间窗 基底动脉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为防低血糖,并增强病人耐受力,我们采取检查前缩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禁饮禁食时间。方法检查前2~3h可进食全流质,麻醉前予2%利多卡因注射液咽喉部吞服。结果降低低血糖反应,减轻术前术后饥饿、口渴、疲乏等不适情况,不影响插管成功率。结论增加患者舒适感,改善患者的自我感觉。

  • 标签: 检查前 利多卡因 禁饮禁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麻醉恢复室病人并发症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诊治的麻醉恢复室病人中选取186例作研究对象,将实施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n=93),将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者设为研究组(n=93),就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是(25.31±6.21)min,短于对照组的(42.92±9.15)min,差异显著(P<0.05);(2)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38%,低于对照组的15.05%,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麻醉恢复室中效果肯定,可帮助患者早期苏醒,并减少并发症,值得借鉴。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麻醉恢复室 并发症 苏醒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病原构成动态变化监测对预估重症流行强度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描述2008-5-13~2011-12-31门急诊及住院手足口病例粪便或肛拭取材中病原核酸实时RT-PCR检测结果。按周分别计数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及非EV71非CoxA16肠道病毒(以下简称“其它肠道病毒”)感染病例总数及重症病例数,对时间作图。结果手足口病各类病原构成处在动态变化之中。近4年监测到最显著的两个重症发病高峰发生在2008年5~7月以及2010年3~7月,这两个时间段均处在每年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时段,优势病原均是EV71。重症发病最少的时间段为2008年9月~2009全年,优势病原为其它肠道病毒和CoxA16。各类病原感染者重症风险值高低排序为EV71、其它肠道病毒、CoxA16。结论手足口病病原构成动态变化监测可以随时掌握当前及未来短期内病原相对活动度,根据病原各自重症风险值高低,就可以在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前预估重症流行强度。

  • 标签: EV71 柯萨奇病毒 肠道病毒 重症手足口病 实时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小儿肺炎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探讨其对患儿退热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依照乱数表法择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120例肺炎患儿予以对比实验,给予60例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另60例实验组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二者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P<0.05)。结论于于小儿肺炎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缩减患儿退热时间,降低用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小儿肺炎 针对性护理 退热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前免疫功能与手术时间对手术后切口感染风险。方法选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实施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给予免疫功能检测,对手术时间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80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出现的患者有12例,切口分泌物病原菌培养显示阳性的患者有6例,病原菌培养出16株,病原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结论胃肠道手术患者在术前免疫功能低下与手术时间较长的时候,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性会不断增加,并且能够为急诊、三类切口与恶性病变的时候较容易出现手术后切口感染。

  • 标签: 胃肠道手术 术前免疫功能 手术时间 术后切口感染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宫腔镜术前肌肉注射间本三酚的时间对宫颈预处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323例,根据肌注间苯三酚至开始扩张宫颈的时间间隔分为A、B、C、D、E、F六组,时间间隔分别为A组≤45min,45min<B组≤1h,1h<C组≤2h,2h<D组≤3h,3h<E组≤4h,4h<F≤5h;术前均肌肉注射间苯三酚80mg。观察比较六组患者无阻力可通过的扩宫器大小及扩宫时间。结果六组患者无阻力可通过扩宫器大小比较,A组与其它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组患者宫颈扩张至10.0mm的时间比较,A组与其它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术前45min至5小时肌肉注射间苯三酚80mg,能够取得良好的宫颈软化效果。

  • 标签: 宫腔镜 肌肉注射 时间 间本三酚 宫颈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