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分类、症状表现、特点的综述,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为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为临床合理配伍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指导。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质量控制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及观察对比,改良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病人依从性。方法将15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实验组采用2.5ml注射器抽药,排气到针头乳头部位,更换为1ml注射器针头,腹壁皮下注射,2次注射间距2cm以上,每次注射均采用垂直注射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观察2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良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减少了皮下出血,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皮下注射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葛根素引起发热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疗程、剂量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使用注射用葛根素治疗的216例住院病例,用电脑完成数据分析。结果注射用葛根素所致发热总例数为17例,总发生率为7.87%(17/216),按疗程分为短、中、长三组,发生率分别为0,2.15%,14.29%。长疗程与中、短疗程组的发生率差别极显著,中、短疗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无明显相关。结论注射用葛根素所致发热主要与疗程偏长有关,建议临床医生在使用注射用葛根素过程中减少其疗程以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葛根素药物不良反应发热疗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优良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考察其影响因素,对工艺进行研究。结果稳定剂、活性炭和灭菌工艺分别为0.01%依地酸钙钠、0.01%和无菌生产。结论按该方法制备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完全符合质量标准。

  • 标签: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稳定剂 灭菌工艺 含量 有关物质 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丹红注射液的药理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3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丹参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的效果并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9.7%和90.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3.3%和7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恢复,同时该药还在脑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药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丹红”、“休克”、“过敏反应”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对文献中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检索到丹红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文献10篇,病例10例。7例(70.0%)发生在开始用药后10min内,1例(10.0%)发生于输注完1min以内。7例(70.0%)过敏性休克发生在首次用药过程中。结论丹红注射液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短,病情危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的应用,提高造影检查的成功率,减少造影剂的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本院630例运用高压注射器造影检查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①严格掌握适应症的禁忌症;②选择粗、直、富有弹性的血管穿刺,常选用肘正中静脉;③做好碘过敏试验;④造影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预防过敏;⑤选择计量和速度成人100ml,速度2.5-3.0ml/s;;⑥做好各种不良反应的应急准备工作,如出现副作用,按常规处理。结果第一次穿刺成功率96.6%(609/630),增强结果达到诊断要求98%,出现轻度不良反应13例,中度不良反应4例,重度不良反应1例,死亡0例。结论充分的预防和准备工作、高度责任心、正确的床前护理,能够提高CT增强扫描时使用高压注射器的成功率。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ARD指中药注射液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对于中药注射液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我们可以从药物因素、人为因素两个方面来探究原因。针对在上述两个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保证药物质量和合理用药等几个方面来降低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ARD 原因 人为因素 药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了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即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丹红注射液,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丹参注射液。结果有效率分别为40.0%,26.6%,总有效率分别为90%,6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安全性好。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我们将这9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多巴胺,口服利尿剂、ACE抑制剂及吸氧等治疗,观察组使用生脉注射液,口服利尿剂、ACE抑制剂及吸氧等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强其心肌收缩力,减少不良反发生,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多巴胺 生脉注射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和完善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26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与讨论部分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不规范,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有等完善。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药品说明书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部接受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8例患者只接受了红花注射液的药物治疗,护理组的48例患者在接受红花注射液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接受了心理干预、饮食等护理。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8例(79.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46例(95.8%)。结论合理的护理能够提高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红花注射液 冠心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014年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4/2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6%(14/2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不仅起效快、不良反应少,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疏血通注射液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例临床确诊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5%,两组比较有显著行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是脑梗塞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脑梗塞 复方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的机制。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参附注射液组(5ml/kg)、高剂量参附注射液组(10ml/kg),腹腔注射给物。给药5min后,各组舌下静脉注射内毒素10mg/kg,建立感染性休克SD大鼠模型,分别于内毒素注射30、60、90、120分钟后测耳廓微循环血液灌注量(PU),运动血细胞浓度(CMBC)、血细胞运动速率(V)值。结果注射内毒素后,相对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低、高剂量参附注射液组的PU下降趋势均显著减小(P<0.05)、对CMBC及V有显著的升高作用(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显著改善内毒素感染性休克SD大鼠的微循环。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休克 内毒素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模拟注射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初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胰岛素治疗患者提供易于掌握操作的注射方式。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干部病区首次接受胰岛素笔注射教育的糖尿病病人86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应用胰岛素示范笔在模拟皮下注射练习后,再由患者自行进行胰岛素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胰岛素注射教育进行宣教。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成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注射成功率不同,干预组患者注射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示范笔临床应用方便可行,安全性较高,易于让首次接受注射的患者接受,有利于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操作的掌握,提高患者注射安全。

  • 标签: 模拟注射 2型糖尿病 首次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曲肽注射液联合注射艾司奥美拉唑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2月—2018年7月收诊于普外科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全部选择静脉滴注给药,对比两组用药后在不同时间段的疗效。结果经过3天的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82.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可大力推广。

  • 标签: 奥曲肽注射液 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热毒宁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腺病毒性肺炎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深圳市横岗人民医院儿科收治55例婴幼儿腺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组28例,另一组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组27例,7天为一疗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热毒宁注射液疗效优于喜炎平注射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腺病毒性肺炎,退热解毒疗效优于喜炎平注射液,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喜炎平注射液 婴幼儿腺病毒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皮下瘀斑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5月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使用普通1ml注射器组,观察组使用无菌胰岛素1ml注射器组。两组治疗均使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续用3~5d,观察两组皮下瘀斑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引起皮下瘀斑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使用无菌胰岛素1ml注射器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可以有效降低皮下瘀斑的发生率并缩小瘀斑面积。

  • 标签: 无菌胰岛素1ml注射器 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钙 减少皮下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