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完成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比对,本文将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的一致性,给出参考数据,为后续医学领域的研究作出贡献。方法:我院对患有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提取,与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分析病患以及健康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cAb,得出合理的结论,评价二者之间的符合率。结果:经过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的标志物HBsAg、HBsA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另外两种标志物,HBcAb、HBeAg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有差异(P<0.05)。最明显的便是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HBsAg、HBsAb、HBeAg、HBcAb诊断有较高的符合性,分别保持在95.00%、89.17%、95.83%、95.00%。结论:通过研究结果比对,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cAb的检测有较高应用优势,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符合率较为理想。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有定量检测、敏感、便捷优势,值得临床大力推广,降低以往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乙型肝炎 病毒标志物检测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生物标志物在免疫性疾病诊断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医学实践,总结了生物标志物在提高免疫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预测治疗效果以及监测疾病进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生物标志物在免疫性疾病领域中的应用潜力的认识。

  • 标签: 免疫性疾病 生物标志物 诊断 监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应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我院收治的37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入院体检健康的37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入选对象空腹肘静脉血,对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CA19-9、CA125及CEA水平均更高(P<0.05); CA19-9、CA125联合CEA诊断准确率,明显较单一应用CA19-9诊断、CA125诊断、CEA诊断的准确率高(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诊断结直肠癌,准确率高,可广泛应用。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验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根据流行病学统计,肺癌患者数量占据癌疮首位,并且死亡率高。所以寻找癌症治疗方法迫在眉睫。在临床指南中,对于肺腺癌患者术后的治疗方案非常模糊。术后无法进行有效的精准评估,并且复发频率高难以预测。其根本原因是尚未发现患者的癌细胞特征驱动基因。因此追踪癌细胞的复制与进化产生的不同癌细胞的类群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重点相继从组织水平,蛋白水平,RNA水平,DNA水平上探讨特征化肺癌细胞进行分割化治疗。本文通过比较四种检测原理明确在DNA水平上进行基因突变检测能够客观的研究癌细胞的生物学机制,从而实现对IA-IIB肺腺癌进行分子分型。明确驱动基因和继发基因突变,为寻找药物提供有力保障。手术后,对循环血液中残留肿瘤DNA进行深度测序,一次判断患者身上的微小残留病灶的多少。以此来评估治疗疗效以及预测复发的可能性。通过比较四个水平上的检测原理,发现只有DNA水平上进行基因检测最有前景,可成为癌症精准医疗方法。

  • 标签: 肺腺癌 检测技术原理 DNA突变 二代测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医院收入需进行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的患者(30例)为分析重点对象,记录分析组,将检验时间确定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然后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30例,记录参照组。针对所有受检人员开展五种肿瘤标志物检验。结果:分析组五种肿瘤标志物检验指标均高于参照组(检验值P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 标志物检验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性及对策。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AFP较低(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检测膀胱癌患者的尿肿瘤标志物,评价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57例膀胱癌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57例泌尿系统急性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尿肿瘤标志物NMP22、CD44、CK20、CEACM1、BTA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尿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多项尿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筛查、诊断早期膀胱癌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膀胱癌 早期诊断 尿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CA153联合CA125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中抽取47例为研究组,抽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健康的47例体检者为对照组,采取患者清晨新鲜外周、空腹血液2~3ml,对抽取的血液进行离心处理,比较两组患者CA153、CA125水平及诊断准确率,探究在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联合检验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CA153、CA125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CA153联合CA125检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A153诊断准确率、CA125诊断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用于肺癌诊断中,诊断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CA153 CA125 检验 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指的是几种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集合,包括胰岛素抵抗,肥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和高血压。MS可导致心房颤动(AF)风险的增加。本综述主要阐述心房颤动与代谢综合征主要生物标志物的关系。

  • 标签: 心房颤动 代谢综合征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诊断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本院2022年3月~2023年6月收治的30例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在同一时期选择进入本院实施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实施粪便隐血检验与肿瘤标志物检验,对比两组对象的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对比两组粪便隐血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其各项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更低(P<0.05);对照组的血便检出率、粪便形状细检出率、黏液便检出率、隐血试验阳性检出率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联合采取粪便隐血检验、肿瘤标志物检验,其能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率,降低误诊与漏诊等现象发生,从而为尽快开展救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荐。

  • 标签: 粪便隐血 肿瘤标志物 检验价值 结直肠癌 准确率
  • 简介:摘要:孕早期血清学标志物在出生缺陷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孕早期血清学标志物与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我们收集了2015年至2019年间在某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共2000例。根据孕妇的基本信息、孕周、孕期并发症等因素,将孕妇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同时,采集孕妇的血液样本,检测血清学标志物,包括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孕酮、α-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APP-A)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血清学标志物与出生缺陷的关系。结果:在本研究中,共有2000例孕妇,其中高风险组800例,低风险组1200例。高风险组中,有240例出现出生缺陷,占30%;低风险组中,有60例出现出生缺陷,占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β-hCG、AFP与出生缺陷的风险呈正相关(P<0.05),而PAPP-A与出生缺陷的风险呈负相关(P<0.05)。孕酮水平在不同风险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fβ-hCG、AFP水平升高与神经管畸形、唇腭裂等出生缺陷的发生有关;而PAPP-A水平降低与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症等出生缺陷的发生有关。结论:孕早期血清学标志物如fβ-hCG、AFP、PAPP-A等与出生缺陷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检测这些血清学标志物,有助于对孕妇进行个体化的风险评估,从而制定针对性的产前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然而,本研究仅为初步探讨,仍需进一步研究以验证这些结论。

  • 标签: 孕早期 血清学 出生缺陷 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环境.病毒.人类已经查明,人类生活环境中潜伏着许多病毒,主要包括肠道病毒、肝炎病毒、腺病毒、轮状病毒、呼肠孤病毒。它们与害人的魔鬼无别,一旦感染人体,便可能引起肝炎、脑膜炎、结膜炎、呼吸道疾病、腹泻、皮疹、先天性心脏畸形等多种疾病。这些病毒特别喜欢潜...

  • 标签: 肝炎病毒 腺病毒 非肠道病毒 气溶胶 病毒检出率 流行性腮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76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患者的乙肝血清标志物和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HBV-DNA。并对其检测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6例乙肝患者血清经SPRI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得到六种阳性模式。不同的HBV阳性血清学模式的患者,其HBV-DNA的阳性率和含量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BV感染患者实施乙肝血清标志物联合HBV-DNA检测,能起到互补作用,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HBV感染提供可靠的参考。

  • 标签: 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 HBV-DNA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等炎症标志物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45例,设为手足口病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就诊的细菌性肺炎患儿共48例,作为细菌性肺炎组;选择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手足口病组患儿和细菌性肺炎组患儿测定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组患儿测定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细菌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组患儿阳性病例所占比例为8222%;细菌性肺炎组患儿阳性病例所占比例为8750%。手足口病组患儿中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病例所占比例与细菌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手足口病诊断,能够为临床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检测意义。

  • 标签: 超敏C反应 炎症标志物 检测 小儿 手足口病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73-02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过程中应用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确定为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 100例,根据治疗前所接受血清标志物免疫检验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 50例)和研究组( 50例)。对照组治疗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血清标志物检测;研究组治疗前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标志物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所需成本、检测所需时间、 HBsAg、 HBeAg、 HBeAb三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对检测方案及结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检测所需成本低于对照组;检测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 HBsAg、 HBeAg、 HBeAb三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水平高于对照组;对检测方案及结果的满意度达到 92.0%,高于对照组的 78.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过程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可以缩短检查所需时间,降低检查成本,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满意度得到同步提高。

  • 标签: 乙肝 病毒 感染 血清标志物 免疫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应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择取同期慢性乙肝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以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AFP水平、CA19-9水平、NLR水平、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应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血常规指标 原发性肝癌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