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其对产妇预后影响与凝血功能异常、胎盘等密切关联。近年来,自体血输血逐渐于临床手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自体血输血特征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产科领域自体血输血适应证,并对自体血输血在产科领域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自体血输血在产科领域普及提供支持,并为产妇围产期安全保障提供良好理论参照。

  • 标签: 产科领域 自体血输血 适应证
  • 简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准确可靠检验结果对医师临床诊断及正确治疗起着指导性作用。静脉血液标本是临床常用血液检测手段,是患者疾病诊断、选择治疗方案重要依据,也是判断病情进展程度和评价治疗效果重要参考,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准确性和真实性。影响静脉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因素较多。为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采集更多合格血样,本文总结在静脉采血时出现问题中,分析出影响检验结果因素及控制方法,现就其影响因素和对策总结如下。

  • 标签: 静脉采血;影响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方法及对肾脏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肾功能变化。结论观察组总有效率82.9%相较于对照组70.7%明显更优(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16(38.1%)明显低于对照组32(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肾功能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红细胞(13.5±2.6)个/HP、尿蛋白(0.4±0.1)g/24h、尿微量蛋白(0.1±0.1)mg/L均明显较对照组(21.7±3.8)个/HP、(0.8±0.2)g/24h、(0.2±0.2)mg/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中应用西咪替丁,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对肾脏功能改善有一定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过敏性紫癜 治疗方法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临床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再选择20例典型胎盘早剥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确诊率较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妊娠结局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并且预后较差,应该加强病情监测,再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胎盘早剥 不典型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缺陷风险以及防范措施。方法选择两年间来本院就诊手术患者200例作为样本,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中进行常规护理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100例手术患者选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采取风险预防护理,视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治疗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统计处理后,发现观察组手术患者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护理投诉率中,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时,观察组护理人员综合测评成绩要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鲜明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因素,只有加强护理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职业能力,才能给确保护理质量,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护理缺陷 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APTT试验在临床上由于操作简单、迅速及敏感性高等现被临床广泛应用。结果因试验结果受许多因素影响现对标本采集、抗凝药物及实验室方法等因素给予探讨。

  • 标签: APTT测定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沟通也称为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达及理解。沟通实质是以自身立场为核心,以接受者心理为尺度。有效沟通是通过听、说等方式,将观点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更好地接受。护患沟通不仅是护士与病人或家属之间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与之发生联系形式。1有效护患沟通可以促进护患和谐,达到患者及家属认同,缺乏或无效沟通是导致护患发生冲突主要原因。据统计近三年医疗投诉资料显示,80%医疗纠纷是因为沟通不到位引起。而造成沟通不到位主要原因是因为医务人员没有把握患者、家属气质特征,设身处地因人而异地进行沟通。

  • 标签: 把握 气质 有效 护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4月至2018年7月这个时间段中我院妇产科收治产妇其中80例,所选取产妇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在其中40例产妇护理中落实助产士护理分娩,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剩余40例产妇则划分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中自然分娩产妇明显多于对照组,完成整个分娩过程所需时间以及分娩过程中产妇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观察组护理表示满意患者也明显较多(P<0.05)。结论落实助产士护理,做到全程陪护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存在各类不良情绪,缩短分娩时间,提高分娩质量,护理效果得到患者及其家属广泛认可,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全面落实使用。

  • 标签: 助产士 护理 分娩质量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胆术后病患引流管护理对于临床效果影响。方法从2016年至2017年到我院进行诊治病患中随机选取80例,对肝胆术后引流管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患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例病患在护理中出现并发症,及时发现治疗后康复并能够按时出院,其余病患无并发症发生,成功康复出院。结论加强肝胆术后对病患引流管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值得推广。

  • 标签: 肝胆术 引流管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药联合使用所致不良反应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中西药联合使用所致不良反应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临床用药情况,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原因。结果在选取90例联合使用中西药所致不良反应患者中,轻度、中度、重度不良反应患者分别占62.22%、27.83%、10.00%,轻度不良反应患者占比更多(P<0.05),女性患者占比53.33%,稍多于男性患者占比,但无显著差异(P>0.05),幼儿及老年患者占比82.22%,高于青壮年患者(P<0.05),不合理处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0.05),中西药联合使用均采用注射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达44.44%,高于其他联合剂型(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使用所致不良反应原因有患者本身、药物剂型、配伍方法不当等,临床用药应谨慎对待,针对上述原因改进。

  • 标签: 中西药联用 不良反应 原因
  • 简介:医学专业实验课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应用控制论和信息学原理分析课堂教学,采取即时反馈方法,不断接受来自学生输出信息,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 标签: 控制论 医学实验课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五种止血手术疗效比较研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4月期间收治12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5组,A组行盆腔动脉栓塞止血(n=25),B组施以子宫压迫缝合止血(n=25),C组采取子宫压迫缝合联合宫腔填塞止血(n=25),D组采用盆腔血管结扎止血(n=25),E组行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止血(n=25),对五组患者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组术中出血、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止血成功率、子宫切除现象均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盆腔动脉栓塞止血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可降低患者出血量,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难治性产后出血 五种 止血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镜下声带息肉术后嗓音护理干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60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嗓音护理内容。结果出院前使用嗓音障碍指数量表对二组患者进行评估,实验组在功能和情感方面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嗓音恢复情况,实验组治愈率93.33%,对照组治愈率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嗓音护理对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术后患者嗓音恢复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症状,在心理治疗上有一定意义,是术后辅助治疗声带息肉有效方法。

  • 标签: 喉镜手术 声带息肉 嗓音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动态心电图对缺血性J波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60例出现缺血性J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将同期于我院进行治疗早期复极患者60例选为本研究中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将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情况以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各指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较大,观察组室性早搏发生率为86.67%、成对室性早搏发生率为46.67%、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53.33%、室扑/室颤发生率为1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监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缺血性J波,且ST段抬高。结论在动态心电图监测下,可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现缺血性J波,表示其心电活动不稳定,易引发心律失常,值得关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缺血性J波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相关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体检者共计120名,将该120名体检人员血液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采血部位采取血液以及不同时间送检血液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同采集部位检验结果差异,正常送检时间和一小时后送检所得检验结果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采集部位、送检时间等都有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保证从采血到送检整个流程规范化和系统化,降低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所造成影响。

  • 标签: 血液 生化检验 采血部位 送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具有癌变性状乳腺增生组织临床效果。方法对医院2010年2月-2014年4月收治68例采用手术切除具有癌变性状乳腺增生组织患者临床资料和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50例采用保守治疗具有癌变性状乳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记为手术组和保守组。对比临床疗效、乳腺癌发生率和发生乳腺癌者3年生存率。结果手术组疗效分级与有效率和保守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乳腺癌发生率和发生乳腺癌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14.71%、60.00%,与后者38.00%和10.53%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切除治疗相较于保守疗法能够提升具有癌变性状乳腺增生患者有效率,还可减少乳腺癌发生,一旦发生乳腺癌,对提高远期生存率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癌变性状 乳腺增生 手术 保守治疗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措施在痔疮患者术后护理中临床实施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痔疮患者1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成员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即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并发症发生可能性制定对应预防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组成员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便秘、出血、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2.8%、30.2%、7.9%、3.2%、1.6%,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7.1%、41、3%、12.6%、6.4%、4.8%,P<0.05,实验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痔疮患者护理中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痔疮并发症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X线和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我院收治不典型肺结核患者56例,均行X线和CT诊断,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X线和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准确率。结果CT诊断肿块结节、淋巴结肿大和支气管结核准确率高于X线诊断准确率,且不典型肺结核以肺叶实变、肿块结节、淋巴结肿大及支气管结核为主要病变类型。结论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准确率较高,但临床上多具有多样性和不典型性,需结合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性诊断,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 标签: 不典型肺结核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10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护理时不同方案分为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48例)与予以全方位护理研究组(56例),比较两组不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睡眠状况。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应用于脑梗患者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并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脑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乌龙丹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治疗作用及血清IL-1β、IL-6、IL-8、TNF–α表达情况影响。方法通过Ⅱ型胶原诱导大鼠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乌龙丹高、中、低剂量组,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给药。观察各组关节关节炎指数积分及关节肿胀率情况;并以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IL-8、TNF–α表达情况。结果乌龙丹各剂量组关节炎指数积分及关节肿胀率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且具有显著性差异;乌龙丹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较,血清IL-1β、IL-6、IL-8、TNF–α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乌龙丹中剂量组改善最为显著。结论乌龙丹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具有良好治疗作用。能有效缓解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炎指数积分及关节肿胀率;有效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时血清IL-1β、IL-6、IL-8、TNF–α。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 乌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