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肾内科日常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与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6月一2017年6月医院肾内科的16例在职护理人员,根据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护理人员各23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或常规管理,观察组则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病区管理、抢救物品、分级护理、隔离消毒、护理文书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30%。结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可提升肾内科护理工作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 肾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血站关键设置进行科学化管理,以保障设备的有效性及血液质量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血站关键设备管理的现状情况、影响因素或存在问题的了解,从而提出多角度、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如对关键设备的基础科学管理、操作人员培训及各项制度的制定等。结果通过多方面对血站关键设备进行科学化管理,不仅完善了管理制度的缺陷,还保障了关键设备、血液质量的有效性。结论在血站关键设备管理中应用科学化管理模式,可有效地提高关键设备、血液质量的可靠性。

  • 标签: 血站关键设备 科学化管理 血液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药品监督管理机制也进入了新常态,在新常态下药品监督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创新,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管理工作的完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药品监管工作的不足,本文分析了当前药品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常态下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的对策,供读者参考。

  • 标签: 新常态 药品监管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中细节管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和40名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随机选择2017年7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和40名医护人员作为观察组,进行细节管理,将两个小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进行护理质量评分、安全性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安全性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中使用细节管理可以使护理的质量与安全性大幅提高,是现阶段最有效的护理方法之一,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细节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着重介绍了非药物治疗中运动干预疗法、饮食干预疗法、不良生活方式改善、心理调节和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并对非药物治疗的机理进行了介绍。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非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别对人工气囊压力值范围、压力的影响因素、监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运用。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医护人员(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后选取本院的100名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常规管理和PDCA循环管理,对比其两组医疗设备管理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医疗设备管理合格率96.0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PDCA循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医疗设备管理合格率,值得研究。

  • 标签: PDCA循环 医疗设备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1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患者100例,将2017年12月实施强化护理管理措施作为临界点,于实施前收治的50例作为对照组并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将实施后收治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感染控制护理评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感染控制护理评分明显较高,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强化护理管理不仅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增强护理人员感染控制水平,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护理感染 医院感染 控制 作用
  • 简介:摘要采供血工作档案是记录采供血机构的主体档案,是采供血业务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档案已成为采供血工作的重要环节,尤其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 标签: 采供血档案 作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实施集中规范管理后的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3年7月起开始对外来器械实施集中规范管理措施,现择取实施前后各300包外来器械分别组成A、B两组,其中A组为实施前,B组为实施后,比较两组器械的管理效果。结果B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及消毒合格率较A组器械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的器械清洗及消毒损失率比较,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实施外来器械规范管理措施,使外来器械的管理专业化及规范化,有效的控制了外来器械的质量,这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及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器械 规范管理
  • 简介:毕业实习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阶段。实习教学管理对实习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目前临床实习面临的问题,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在该阶段教学管理上,进行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标签: 实习教学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病案管理在现代化医院管理中涉及到医疗、科研、教学、医疗保险及法律等多个领域。在病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医患纠纷隐患,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较多,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控制,从而有效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并提高临床工作满意度和病案管理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病案管理中常见医患纠纷原因与预防。

  • 标签: 病案管理 医患纠纷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方法成立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查找临床护理用药安全隐患;设计并制作专门的药品管理卡;规范各类药品标识的使用;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建立临床用药护理安全持续培训制度。结果用药差错及缺陷发生率、药物过期发生率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可以使临床用药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对临床用药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用药 护理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尿液分析仪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进行尿常规检查样本120份,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样本各60份。对照组样本实施常规质量管理,研究组实施严格质量控制管理,对两组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合格性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蛋白质、白细胞以及红细胞的检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测不合格率为6.67、,合格率为93.33、;对照组不合格率为31.67、,合格率为68.33、,两组检测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在蛋白质、白细胞与红细胞检测上具有较好效果,但不得完全取代显微镜检查。因此,这就要求对异常标本的进一步检查,通过质量管理措施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临床检验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以"星级护士"为载体的护理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由考核小组对78位参与"星级护士"评选活动的护士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技术操作考核和护理质量检查等综合评分,按分值高低给予不同级别"星级护士"的评定,并医院OA网上公布评定结果。结果"星级护士"评选活动,提升了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医患满意度。结论以"星级护士"为载体的护理管理模式,可密切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人性化服务。

  • 标签: 护士 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 简介:摘要通过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难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推动基层医院检验科的发展,保证其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及时性,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较高价值的诊断依据。

  • 标签: 检验科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面部整形注射材料皮肤填充试剂是治疗由于长时间原因皮肤老化皱纹和皮肤凹陷的最佳举措。各类胶原蛋白类医药制剂是很早的时期最普遍的皮肤组织填充制剂,自从2004年到现在,透明质酸已经成为使用数量第一的皮肤组织填充制剂。

  • 标签: 透明质酸 整形美容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所谓风险管理就是针对医院现在存在的以及未来可能会出现医疗风险,进行识别,然后进行风险评价,采取科学措施消除或者尽量减少医疗风险,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风险为医院和患者带来的经济损失。风险管理是目前手术室护理中非常先进的管理方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本文主要探究了如何进行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的教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教学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肺功能障碍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1例肺功能障碍需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给予肌内注射东莨菪碱,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情况,清醒后,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等情况,观察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见死亡病例。患者术中呼吸及心血管功能均稳定,未见严重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麻醉效果良好。患者认知功能平均评分为(27.1±2.9)分,术后认知功能良好。结论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及病情的不同,加强老年肺功能障碍患者的麻醉管理,避免并发症发生,减少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老年肺功能障碍 急诊手术 麻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