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患病后,其病情可因治疗得以改善,也可能由于急性加重,病情恶化。临床上应该随时对患者病情作出科学评估。常用COPD病情评测指标分类如下:①生理学指标,主要为肺功能指标;②功能指标,根据呼吸系统症状及活动能力评测;③总体临床指标,包括健康状况及COPD急性加重等;④生物/结构指标,包括肺组织活检,呼吸道分泌物、呼出气检测及影像学技术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病情恶化 科学评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道分泌物
  • 简介:目的探讨前瞻护理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AMI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首次排便时间、排便状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过度用力、大便硬结、焦虑抑郁的发生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平均时间为(2.26±0.34)d,对照组为(2.63±0.4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护理能有效预防AMI患者发生便秘、改善便秘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便秘 护理 前瞻性护理模式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CRRT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CRRT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CRRT。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7d后外周血免疫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及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治疗28d后,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或χ^2检验。结果2组患者治疗7d后CD3-^+、CD4-^+及CD14-^+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治疗3d后,且CRRT组治疗7d后CD3-^+[(69.3±8.7)%vs(63.8±8.4)%]、CD4-^+[(36.8±13.3)%vs(31.5±10.6)%]及CD14-^+[(55.7±6.8)%vs(46.8±6.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7d后IL-6、TNF-α、PCT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3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组治疗3d后IL-6、TNF-α、PCT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d后CRRT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6:(40.7±3.8)vs(68.4±5.2)ng/L,(18.5±2.6)vs(37.8±3.5)ng/L;TNF-α:(28.4±10.7)vs(36.5±14.2)μg/L,(20.3±7.8)vs(27.9±11.4)μg/L;PCT:(4.3±1.7)vs(6.2±2.3)μg/L,(1.3±0.8)vs(3.6±1.4)μg/L,hs-CRP:(52.6±15.4)vs(71.3±18.4)mg/L,(22.5±9.3)vs(36.4±12.7)mg/L;P〈0.05]。2组患者治疗7d后APACHEⅡ、MODS及SOFA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

  • 标签: 老年人 脓毒症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免疫功能 炎性因子
  • 简介:溃疡结肠炎(UC)在亚洲各国、包括中国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正成为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UC的正确诊断和规范化处理与其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当今欧美国家炎症肠病(IBD)的共识和指南也几乎每2-3年会更新一次,试图及时体现最新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1]。国内临床医师应在学习、熟悉和遵循共识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化和个体化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干预。本文就UC治疗中的某些易被忽略的若干问题作一阐述。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
  • 简介:胰腺实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ofthepancreas,SPTP)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肿瘤,组织来源尚不清楚,预后相对良好。SPTP在组织病理学、临床表现和预后上具有与其他胰腺肿瘤不同的特点。现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SPTP的CT和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和总结其CT特征及病理基础,以提高对SPTP诊断水平。

  • 标签: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CT特征 诊断价值 胰腺肿瘤 组织病理学 组织来源
  • 简介:目的建立慢性胰腺炎(CP)局灶肿块病变性质预测模型,分析其主要预测因子。方法收集上海市7家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7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CP局灶肿块病变性质不明患者121例,经病理(97例)或随访(24例)判断肿块性质,分为胰腺癌组和CP组。通过查阅病历等方式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疾病史、初诊时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χ^检验、t检验等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选择单因素分析中P≤0.2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病变性质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计算各因素的OR值及95%可信限。结果121例患者最终确诊为胰腺癌21例,CP100例。腹部压痛、直接胆红素、CA19-9和CEA是肿块病变性质的独立预测因子,它们的OR值分别为5.691、1.011、1.003、1.019;95%可信限分别为1.468,22.070、1.001,1.021、1.001,1.005和0.988,1.051;P值分别为0.012、0.030、0.003和0.23。结论本研究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CP局灶肿块的病变性质,可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胰腺炎 慢性 胰腺肿瘤 诊断 鉴别 LOGISTIC回归
  • 简介: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近年来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类危重病患者的抢救治疗,它通过连续、缓慢、等渗地清除水分和溶质,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通过清除大量的中分子炎介质和细胞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纠正水、电解质和酸、

  • 标签: 无肝素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重症患者 凝血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穿透主动脉硬化性溃疡(PAU)常见及少见临床表现。方法根据PAU发生的部位、形态和数量,分析13例PAU患者相应的临床表现。结果13例PAU中,常见临床症状是:胸背部或上腹部疼痛9例,胸闷、气短6例,头晕、黑视2例,左上肢无脉2例,偏瘫1例,下肢无力2例。少见临床症状是:咯血1例,进食哽咽感1例。常见临床体征及检查异常是:主动脉增宽6例,胸腔积液5例,心包积液2例,透视下左侧支气管上翘1例,主动脉瓣杂音1例。结论PAU的临床表现各异,高危人群应警惕PAU存在的可能。

  • 标签: 穿透性主动脉硬化性溃疡 临床表现 咳血 吞咽困难
  • 简介:本文回顾了1例88岁男性原发胆汁淤积肝硬变合并乳糜胸患者的诊治.患者以发热、咳嗽、咯痰伴喘憋为首发症状,入院后发现胸水并确诊为真性乳糜胸.排除了肿瘤、结核等乳糜胸的常见病因后,结合腹部CT及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考虑为原发胆汁淤积肝硬变导致乳糜胸形成.在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好,多次复查胸片未见胸水生长.希望通过本病例,提高临床医师对老年乳糜胸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乳糜胸 原发胆汁淤积性肝硬变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胆石胰腺炎合理的临床分型方法,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方法依据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胆管有无梗阻,将273例胆石胰腺炎分成4个临床类型:非梗阻轻型(Ⅰ型)、梗阻轻型(Ⅱ型)、梗阻重型(Ⅲ)、非梗阻重型(Ⅳ型);再依据胆总管内是否存在结石,将每一类型分成a、b两个亚型。然后对临床分型结果、治疗方法、预后进行分析。结果Ia型34例,Ⅰb型112例;Ⅱa型59例,Ⅱb型11例;Ⅲa型6例,Ⅲb型4例;Ⅳa型3例,Ⅳb型44例。全组总病死率为3.3%(9/273),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的病死率分别为0、0、10%(1/10)、17.0%(8/47),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传统非手术以及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Ⅳ型的病死率分别为30.8%(4/13)、25%(3/12)、4.5%(1/22),区域动脉灌注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4型2分法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胆石胰腺炎临床分型法。以临床分型为依据细化胆石胰腺炎治疗原则,可提高临床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还需重视临床类型的转变。

  • 标签: 胰腺炎 胆石 临床类型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收治的5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年龄48—70岁,平均58.2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2组:丹参组和常规组。观察各组临床疗效、血肿吸收率,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方法,丹参治疗组中恢复良好和中等残疾(GR加MD)者占82.61%,常规组为45.0%,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丹参组临床疗效最佳;丹参组血肿吸收率与常规组比较,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丹参治疗组不影响血小板凝血功能,PT在正常范围。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一种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复方丹参注射液 药物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 静脉滴注
  • 简介:我国每年有15万各种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出生.房间隔缺损(ASD)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居首位.其中继发孔型约占总数的95%而中央型又占继发孔型的76%。既往手术是其治疗的唯一方法,但存在创伤大、疤痕形成和手术意外等情况。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无需体外循环,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康复快,术后处理简单。超声心动图在ASD经心导管封堵治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术前对病例的正确选择和术中对封堵的准确引导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方面是X线透视所不能替代的。

  • 标签: 介入性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超声心动图引导 先天性心脏病 继发孔型 手术意外 封堵治疗
  • 简介:<正>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sleep-disorderedbreathing,SDB)主要包括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SAHS)、上气道阻力综合征、慢性肺部及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有关睡眠呼吸障碍等。其中研究最广、危害最大的是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OSAHS是因患者在睡眠时上呼吸道反复部分或完全阻塞而引起呼吸暂停及低氧血症,常见于中年及老年人。临床以习惯性打鼾、白天睡意及合并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损害为主

  • 标签: 睡眠呼吸障碍 低通气综合征 HYPOPNEA 神经肌肉 SAHS 动态血压监测
  • 简介:慢性阻塞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常见的肺部慢性炎症疾病,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表现,这种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进展。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随着气流受限的发展,COPD患者可出现气道阻塞症状加重,肺功能下降,降低其生存质量并增加病死率。而COPD稳定期是肺疾病症状相对稳定或症状轻微的一段时期,在此期间由于症状的相对稳定,患者往往放弃继续治疗而导致症状的反复发作和肺功能逐渐恶化。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功能 支气管舒张剂 激素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SG)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高血压状态、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及其离体血管对胰岛素的反应。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正常大鼠(WKY)对照组(幼年16只,成年15只)、未治疗的SHR组(幼年9只,成年9只)、RSG治疗的SHR组〔幼年6只,成年6只,3mg/(kg.d),口服,治疗2周〕。2周后,测量未治疗组和治疗组成年SHR的收缩压、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分离胸主动脉,采用离体血管灌流方法,对比观察不同处理组离体主动脉对胰岛素的舒血管反应。结果在成年SHR中,未治疗组和治疗组收缩压、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187±4)vs(181±5)mmHg,P〉0.05;(6.2±0.2)vs(5.3±0.3)mmol/L,P〉0.05;(23.8±3.7)vs(20.4±0.8)mU/L,P〉0.05〕。治疗组对胰岛素的舒血管反应与未治疗组无显著差异〔最大收缩率:(72±8)%vs(73±4)%,P〉0.05〕;在幼年SHR中,未治疗组和治疗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亦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对胰岛素的舒血管反应较未治疗组显著增加〔(40±6)%vs(61±5)%,P〈0.01〕。结论短期RSG治疗可改善幼年SHR血管对胰岛素的反应

  • 标签: 罗格列酮 胰岛素 高血压 大鼠
  • 简介:目前在我国因接触导致艾滋病(AIDS)的感染较少,但在全球AIDS流行以接触传播为主。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接触传播将会成为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娱乐场所服务小姐(FCSW)因其频繁交换伴的职业特殊,在途径传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HIV从吸毒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闭,同时她们自身因社会经济及生理上的特点,HIV感染率也常常很高。因此,针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开展AIDS干预活动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工作。现就娱乐场所服务小姐预防艾滋病干预研究进展、策略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 标签: 预防艾滋病 服务小姐 娱乐场所 HIV感染率 接触传播 AIDS
  • 简介: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来探讨策略及有关问题。方法:选择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0例与对照组3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变化及病死率和缓解率。结果:观察组经机械通气后临床症状改善,缓解率提高,血气指标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P<0.01)。结论:机械通气是抢救COPD重度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断,疗效肯定,但需加强监护。

  • 标签: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呼吸衰竭 并发症 人工气道 通气模式
  • 简介: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的患病率为8.2%,其中每年约有数百万COPD患者反复发生急性加重(AECOPD),因COPD而死亡的人数每年可达100万以上。本文就有关免疫增强治疗AECOPD等问题作一简述。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免疫增强治疗 急性 COPD患者 AECOPD 呼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