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亚低温(肛温32~35℃)能显著减轻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和脑病理形态损害,保护血脑屏障功能,从而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我院1996年8月至1999年8月收治80例重型颅脑伤病人,其中40例采用亚低温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并发症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尤瑞克林(UrinaryKallid)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BiologyMedicinedisc,CBMdisc,1978--2010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AcademicJournal,CAJ,1979--2010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I989--2010年)、万方数据库(1978--2010年)等,手工检索尹华神经科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讽与神经疾病杂志、尹国4觫秽经稃学等相关杂志,收集国内关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evMan5.O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7篇已发表文献,包括52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尤瑞克林组病情恶化率低于对照纽[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RR)=0.3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GI)为0.27~0.52,P〈0.01];②尤瑞克林组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田尼=O.47,95%CI为(0.15~1.73),P=0.26】;⑥采用Bathel指数(BarthelIndex,BI)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尤瑞克林组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weightedmeandifference,WMD)=7.97,g5%CI(3.34~12.6),P-0.0007】;④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尤瑞克林组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2.37,95%C/(-2.95--1.79),P〈0.01]。⑤尤瑞克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程度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尤瑞克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恶化率,改善患者第14天BJ及NIHss评分情况;尤瑞克林对死亡率的影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不影响治疗

  • 标签: 脑梗死 尤瑞克林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双侧扣带回毁损术治疗海洛因精神依赖的临床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4例海洛因成瘾病人术前行美沙酮脱毒治疗;之后采用MRI定位立体定向扣带回毁损术,在双侧扣带回前中1/3交界处射频制造毁损灶;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和帮助其回归社会.结果均顺利接受了治疗全过程,无明显并发症.随访半年,2例病人无复吸;1例术后1个月内偶有复吸,其后无复吸;另1例病人术后4个月起复吸.操守较好者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明显缓解,海洛因渴求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双侧扣带回毁损术治疗海洛因精神依赖,安全、近期有效;可能与精神症状的缓解有关,长期效果有待随访.

  • 标签: 扣带回 物质相关性障碍 立体定位技术 戒毒
  • 简介:目的总结颈椎管神经源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回顾近12年来我科收治的51例颈椎管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情况,其中部分病例采用显微外科治疗。结果51例肿瘤全切除,神经系统症状均有改善。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可以全切除肿瘤,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手术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保护神经根和脊髓,以及颈脊柱的稳定性。

  • 标签: 颈椎 神经源性肿瘤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儿童颅咽管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肿瘤全切除30例,近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近全切者术后辅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1例获随访17月~8.1年,平均4.8年.效果良好者28例,需生活照顾者3例,MRI/CT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儿童颅咽管瘤有效的治疗措施;额颞-眶入路能明显缩短到达肿瘤的距离,能显著提高颅咽管瘤手术切除效果.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额颞-眶入路 儿童
  • 简介:神经内镜最早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是用来治疗脑积水的,之后逐渐发展为治疗颅脑囊性病变[1].随着神经内镜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神经内镜颅内解剖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 标签: 神经内镜 脑肿瘤 手术治疗 立体定向
  • 简介:目的总结显微外科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9例(151个病灶)椎管内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经后正中入路行全椎板切除术,暴露肿瘤后行手术切除,其中30例切除病变后使用钛连接片行椎板成形术。结果全切除134个,近全切除17个,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神经鞘瘤。出院时症状好转128例,无变化l例。随访82例,失访47例,随访时间13-58个月,术前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及个性化手术方案.大部分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得到全切除,疗效满意。

  • 标签: 神经鞘瘤 椎管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报告94例丘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初步结果.方法用Fischer公司生产的ZD定向仪,在CT扫描直接定位下确定靶点.用N-50射频仪,双极射频针插入并毁损Vim核,温度75℃,时间90s.毁损术后常规行MRI检查.结果89例一侧毁损,5例双侧毁损.震颤和肌强直缓解率达100%,但对运动迟缓无效.近期复发率6.4%.并发症:癫痫发作1.1%,嘴唇和手指麻木17.0%,暂时的轻度的构音障碍33.0%,一过性呃逆6.3%运动迟缓加重2.0%.结论丘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震颤和强直有显著效果,它是消除帕金森病震颤的最佳手术选择方式.术后应采用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以减少疾病的复发及进程.

  • 标签: 帕金森病 丘脑毁损术 PD 手术方法 丘脑 VIM核
  • 简介:目的总结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碌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病变均全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卡氏评分(KPS)〉90-100分13例,〉80-90分8例,〉70-80分3例,〉60-70分1例,〉50-60分2例。随访3个月-6年。头痛症状消失8例,好转1例;视力恢复3例,好转2例;急性起病者,生活自理7例,合并不同程度功能障碍3例;头晕、行走不稳治愈1例,好转1例;癫癎病人随访2年无发作。结论硅微手术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血管瘤 海绵状 中枢神经系统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是当今公认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最有效的方法,但仍有3.7%-38%的术后血肿复发率.本文收集了我院2006~2009年收治的CSDH患者35例,采用"L"型引流管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引流治疗 “L”型管 钻孔引流术 2009年 颅内血肿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低钠血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动脉瘤破裂后SAH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及治疗.结果SAH后低钠血症以前交通动脉瘤多见,其常见有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和脑性耗盐综合征两种类型.结论准确认识和及时、正确的处理SAH后出现的低钠血症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 标签: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低钠血症
  • 简介:近年文献报道肉毒毒素能有效地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1],我们自1999年9月~2000年9月,以肉毒毒素A(BTX-A)注射治疗面肌痉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肉毒毒素 面肌痉挛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透明隔囊肿的形成及其治疗.方法分析20例颅脑损伤后透明隔囊舯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根据临床征象及影像学检查,透明隔囊肿分为四种类型,手术治疗12例,保守治疗8例,效果满意.结论颅脑损伤后透明隔囊肿的临床表现与囊肿大小有关;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脑损伤 透明隔囊肿 治疗 临床资料 颅脑外伤
  • 简介:急性硬脊膜外脓肿是椎管内硬脊膜外脂肪组织和静脉丛的化脓性感染,由于硬脊膜外间隙内大量脓液积聚,造成脊髓受压,出现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是神经外科急症之一,误诊率及致残率较高.我院及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1990年1月至今收治本病患者12例,现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 标签: 急性硬脊膜外脓肿 诊断 治疗 影像学检查 临床分型
  • 简介:颅底脑膜瘤毗邻脑重要结构,瘤体血供丰富,术中有造成重要组织结构损伤和大出血的危险,尤以鞍区脑膜瘤为甚.尽管手术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本病仍有约3.1%的死亡率[1].自1988年以来作者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32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颅底脑膜瘤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肿瘤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型”胼胝体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手术,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2例“脑室型”胼胝体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显微外科手术方式及病理结果;评价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临床效果。采用电话、门诊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肿瘤次全切除患者9例,大部分切除者3例。术后病理检查示,9例患者为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2例患者为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Ⅱ级),1例患者为间变型星形细胞瘤(WHOⅢ级)。术后,颅高压症状改善者7例,言语障碍改善者1例,认知功能障碍改善1例,大小便失禁改善2例。术后KPS评分>60分者7例,<60分者5例。随访3个月—3年,2例患者存活,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脑室型”胼胝体胶质瘤多合并颅内压增高症状、认知功能障碍、梗阻性脑积水;肿瘤侵犯结构广泛,手术部位深、难度大、风险高,肿瘤难以全切;病理类型多为胶质母细胞瘤,预后差。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近期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颅内高压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室型”胼胝体胶质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程控调节.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2月用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STN)治疗帕金森病61例,其中单侧30例,双侧31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61例PD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1.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45.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0.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脑深部刺激(DBS)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可根据患者的症状调节参数,丘脑底核(STN)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靶点.

  • 标签: 脑深部刺激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治疗
  • 简介:目的提高海马及岛叶胶质瘤的诊断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近年来我们经外侧裂显微外科治疗的11例海马及7例岛叶的胶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结果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病理按WHO分级分类,星形细胞瘤11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4例,少突胶质细胞瘤3例。术后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13例,无变化3例,加重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术前充分了解肿瘤的解剖位置和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充分利用脑组织的自然解剖间隙,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影响肿瘤切除及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胶质瘤 海马 岛叶 手术治疗
  • 简介:王平教授是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并喜用药对。王教授长期从事失眠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在充分吸收先贤优秀的经验上,通过钻研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失眠经验药对。

  • 标签: 失眠症 药对 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