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鸭曲霉菌病又名鸭霉菌性肺炎,病原一般认为是致病力强烟曲霉菌,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均可感染,但以雏鸭较为常见,是鸭一种常见真菌病。该病主要发生于雏鸭,常见急性、群发性暴发,出壳后2d内雏鸭最易感,5~7日龄时发病率达到高峰,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死亡率可达50%以上。成年鸭多为散发呈慢性经过,死亡率较低。梅雨季节较多发生。1流行病学1.1传播途径主要是因被曲霉菌污染饲料

  • 标签: 鸭曲霉菌病 烟曲霉菌 真菌病 霉菌性 致病力 梅雨季节
  • 简介:动物尸体病死后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腐败产物,如气体物质(包括硫化氢、氨气、甲烷等)和液体物质(含硫醇、尸胺、腐胺、粪臭素等)等。另外,病死猪产生抗生素、细菌毒素和霉菌毒素,人类食用后也会对机体产生很大影响,严重者危害免疫器官,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 标签: 细菌毒素 气体物质 尸胺 腐胺 粪臭素 玉米赤霉烯酮
  • 简介: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非典型、温和型猪瘟逐渐成为本病主要流行形式。本文对猪瘟流行病学、感染特点以及抗体变化进行了分析论述,以期为猪瘟防控提供帮助。1CSF流行情况根据目前各大洲和地区生猪饲养量、猪与猪肉制品国际贸易量以及该病流行程度,可将猪瘟分为三大流行区,即中南美洲、东南亚和欧洲。中南美洲属疫情稳定区,疫病流行逐年减少;东南亚是老疫区,由于各种原因对CSF控制措施不力,疫情较重:欧洲属流行活跃区,特别是中西欧近年来仍然是欧洲猪瘟流行中心。在东南亚国家中,猪瘟流行最严重是中国、印尼、越南和菲律宾这4个国家,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防疫制度不健全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 标签: 猪瘟病毒 感染特点 体分析 东南亚国家 中南美洲 温和型猪瘟
  • 简介:一、雏鸡饲养管理1.适时开食小鸡出壳后12-24小时即可开食,前3天内,喂给浸过碎米或小鸡饲料。将碎米或小鸡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鸡采食,从第5天起可拌入适量青绿饲料,让鸡自由采食。3周龄内每天喂6-8次,3周龄后每天喂4-6次;并给清洁饮水,也可在饮水中加入0.1%高锰酸钾任鸡自饮。

  • 标签: 绿壳蛋鸡 饲养管理 雏鸡 大鸡
  • 简介:夏季,建塑料大棚养肉鸭是近几年来在各地兴起一种饲养方式。但在夏季,由于塑料大棚透气性较差,饲养中常因棚内温度及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等原因,严重影响肉鸭生产水平。

  • 标签: 塑料大棚 饲养技术 肉鸭 夏季 饲养方式 气体浓度
  • 简介:本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20日龄至4月龄猪肠道传染病。健康猪粪便可检出沙门氏杆菌,由于环境恶劣,机体抵抗力降低而发病。患猪体温升至40.5℃~42℃,食欲减少至废绝。水样灰白或黄绿色稀便,混有坏死组织碎片或纤维状物。消瘦,贫血,皮肤紫斑,衰竭死亡。回盲部位肠粘膜黄色麸皮样坏死灶,有的肠粘膜条状坏死。

  • 标签: 仔猪 副伤寒 症状 预防 治疗 沙门氏杆菌
  • 简介:鹅肉,主要来源于肉用仔鹅,也有少部分来源于淘汰种鹅、活拔羽绒淘汰鹅及肥肝生产后鹅。其中,肉用仔鹅具有产品规格整齐、肉质鲜嫩、适于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等特点,在现代养鹅生产中占有绝对比重,根据肉用仔鹅生长发育规律和饲养管理特点,可将肉用仔鹅生产划分为育雏期(0~4周龄)、中鹅期(5周龄至育肥前)和育肥期(约半个月)三个阶段,

  • 标签: 饲养管理技术 肉用仔鹅 生长发育规律 集约化生产 活拔羽绒 产品规格
  • 简介:公猪精液保存原则是抑制精子活动,降低其代谢速度。以便达到延长精子存活时间目的。本文分别阐述了保存精液三种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对猪的人工授精工作具有较强指导意义。

  • 标签: 公猪 精液 保存方法
  • 简介:金湖县位于里下河属水网地区,历史上有养鹅习惯,现饲养小白鹅为太湖鹅品系,年饲养种鹅30万只,由于历史原因,饲养管理比较粗放,经济效益不理想,为了提高养种鹅综合效益,我们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 标签: 经济效益 种鹅 试验 饲养管理 水网地区 里下河
  • 简介:近年来众多猪场发现了一种以体温升高、畏寒迭堆、皮肤潮红、耳朵发绀、咳嗽喘气、呼吸迫促、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渐进性消瘦、有的关节肿痛、跛行,最后拉黄色稀便衰竭而死疾病。根据笔者临床经验,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并按本病防控办法予以处置,最终得到良好效果。1猪场状况该猪场2010年7月份搬迁入

  •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病 诊治 临床经验 温升高 猪场 渐进性
  • 简介:鸭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所引起雏鸭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近几年来,发病逐渐增多,对养鸭业生产危害极大。临床症状精神委顿,离群独偶,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患鸭频频摇头,拉灰黄色或黄绿色稀粪,神经紊乱,小肠中后段粘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形如腊肠状为特征,常呈败血经过。

  • 标签: 小鹅瘟病毒 雏鸭 综合防治 败血性传染病 生产危害 临床症状
  • 简介:鹅嗜眼吸虫寄生于鹅结膜囊内,引起结膜、角膜水肿发炎、失明,病鹅不能觅食,消瘦,影响生产发育和产蛋量。鸡、鸭也能感染。临床上常见于成年鹅,主要特征为眼角膜、瞬膜水肿,发炎,流泪,严重者可引起失明而导致采食困难逐渐消瘦死亡。

  • 标签: 嗜眼吸虫病 病鹅 防治 眼角膜 结膜 产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