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茴鱼是我国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本研究分别对黑龙江茴鱼的野生群体及养殖群体肝、肾、肌肉组织中免疫相关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力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两群体三种组织中AKP活力均表现为:肾脏〉肝脏〉肌肉;ACP活力均表现为:肾脏〉肌肉〉肝脏;而CAT活力表现为:肝脏〉肾脏〉肌肉。同时,肾脏及肌肉组织中,ACP活力野生群体明显高于养殖群体相应组织,而在肝脏中,则表现为养殖群体较高;CAT活力与AKP活力变化趋势相同,均为:养殖群体肝脏及肾脏组织中,CAT活力明显高于野生群体相应组织,而在肌肉中,则表现为野生群体较高。了解和掌握养殖群体及野生群体茴鱼不同组织各种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变化趋势,对完善并推广茴鱼全人工繁育、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茴鱼 野生 养殖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过氧化氢酶
  • 简介:本文报道黑龙江中游绥滨江段鲤鱼渔业生物学研究.对2001年三层流剌网鲤鱼捕捞群体体长平均41.2(21~69.5cm)、体重平均1736(550~8200)g组成,年龄结构由4~10龄组成以6龄为主(35%)W=0.2434L2940,绝对生殖力平均375241(124670~515200)粒,相对生殖力平均128.1(75.7~169.9)粒/g,种群数量为1.43t,等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中游绥滨江段鲤鱼资源呈逐渐衰退趋势.

  • 标签: 黑龙江 绥滨江段 鲤鱼 渔业 生物学 捕捞群体
  • 简介:用经过营养强化的卤虫作为开口饵料,采用配合饲料驯化养殖,水温控制在18~20℃,经30d培育,鲥鱼稚鱼规模化培育成活率达到74.6%,敏感期培育成活率达81.7%.稚鱼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个体差异小,平均体长3.8cm,平均体重0.47g.

  • 标签: 育成 稚鱼培育 成活率 鲥鱼 鱼苗 规模化养殖
  • 简介: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六口不同养殖水平的池塘沉积的淤泥的研究表明:亩净产500公斤左右的混养池塘淤泥的年沉积厚度约为10~15厘米,每立方米淤泥湿重1040公斤,其含水量为76.3%。沉积的淤泥大部分来源于投放的而未被鱼类彻底利用的肥饲料。但是,起源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淤泥,也可占池塘淤泥总量的24~36%。

  • 标签: 池塘淤泥 理化性质 饲料 投放 鱼类 微生物活性
  • 简介:采用形态观察与连续组织切片技术,观察和研究了哲罗鱼(Huchotaimen)肝脏和胰脏在胚胎期(水温7~8℃)和胚后期(水温3~14℃)的发育。结果表明,与大多数硬骨鱼类不同,哲罗鱼的肝脏是在破膜前就开始发生、发育,而胰脏是在破膜后出现,以后逐渐发育完善。受精18d肝原基细胞出现,破膜8d,胰细胞出现,破膜8d肝后部开始贮存脂质,破膜18d后肝前部开始积累脂质,肝脏发育与卵黄囊有密切的关系。肝脏和胰脏为相互分开的独立器官,具有丰富的肝、胰管。

  • 标签: 哲罗鱼 肝脏 胰脏 胚后发育 组织学
  • 简介:肌肉生长和品质是目前猪肉分子遗传基础研究的两个重要内容,通过候选基因法和基因组扫描法已鉴定出多个影响猪肉生长和品质的功能基因及若干QTLs,但是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均表现出某些不足。表达谱基因芯片是基因芯片的一种,它具有大规模、高通量、缩微和平行处理等优点,为猪肉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一项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将对表达谱基因芯片的原理、分类、技术流程、优点和在猪肉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并时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基因芯片 表达谱 猪肉基因组 应用
  • 简介:本文报道黑龙江中游绥滨江段翘嘴Bai渔业生物学,对2001年三层流刺网-捕捞群体的体长平均为56.8(42-73)cm;体重组成平均为1950(800-4100)g;w=0.2434L2.9403;年龄由5-10龄组成,以9龄为主,占33.3%;绝对生殖力平均为375241(124670-515200)粒,相对生殖力平均为128.1(75.76-169.94)粒/g;种群数量为1.43t。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绥滨江段翘嘴Bai资源呈下降趋势。

  • 标签: 黑龙江 绥滨江段 翘嘴Bai 渔业生物学 捕捞群体
  • 简介:本文论述了冷水性鱼类循环水养殖工艺、设施与装备系统的设计研究,该研究进行了虹鳟鱼养殖试验,突破了养殖水体氨氮低温处理技术关键,形成了低温微生物驯化处理和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新方法,建立了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的封闭循环式养殖系统集成技术。试验表明,在空气增氧的条件下,冷水性鱼类循环水养殖,养殖密度达到38kg/m3,各项水质指标符合鱼类正常生长要求。

  • 标签: 循环水 水产养殖 虹鳟 养殖设施
  • 简介:广西水产研究所鱼病研究室承担的由广西区科委下达的“草鱼常见病防治药物筛选研究”课题于1989年4月通过技术鉴定。

  • 标签: 草鱼 防治药物 鱼病 筛选 常见病 水产
  • 简介:以硝酸纤维膜为固相载体,以猪瘟病毒为抗原,确定了Dot—PPA—ELISA检测猪瘟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试验表明,猪瘟兔化弱毒经仔猪睾丸原代细胞培养纯化,以0.05mol/LpH9.5CBS缓冲液稀释至浓度为0.98~1.15mg/mL制备诊检抗原膜片;采用4%蛋清蛋白0.05mol/LpH9.5CBS封闭;检测反应稀释液应用0.01MPPBST(含0.1%PEG、0.05Tween-20),酶结合物工作浓度以1:30,底物选取4-氯1-萘酚等为检测猪瘟血清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重复试验证明了其检测稳定性好。交叉试验、阻断试验证明了其特异性强.

  • 标签: 猪瘟 抗体Dot—PPA—ELISA 最佳条件
  • 简介:根据《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试行规范》,1995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对路南县黑龙潭水库浮游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查明黑龙潭水库共有浮游植物6门8纲、16目、24科、38属、48种及一变种,年均细胞数为57.1350万个/L,年均生物量为2.236mg/L,渔产量为58.73kg/hm^2。

  • 标签: 物资 资源 内陆水域 南县 渔业 行规
  • 简介:为了积累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数据,以利于有效调控池塘藻相,2013年春季研究了3口不同富营养池塘的浮游植物和氮、磷营养盐:室外池I、室外池II以及大棚池。结果表明,根据氮、磷营养盐水平,室外池I和大棚池均属超富营养水体,而室外池II属于富营养水体。室外池I的浮游植物种类最多,优势种类是绿藻门和硅藻门,蓝藻门种类和数量均很少,比较适合养殖。而室外池II只有蓝藻门,且种类非常少,仅2种,以蓝藻门隐球藻属(Aphanocapsa)占绝对优势,已经明显形成了隐球藻属水华。大棚池藻类种类比室外池II多,但是也以蓝藻门的隐球藻属为优势。室外池II和大棚池的浮游植物多样性评价等级均为I级,多样性差,而室外池I为II级,多样性一般。本研究表明,春季不同富营养程度的池塘出现不同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富营养池塘在低温的春季可以形成蓝藻门优势;建立氮磷营养水平与池塘藻相之间的可靠关系需要更多的数据资料支撑。

  • 标签: 浮游植物 春季 富营养 蓝藻门
  • 简介:在全人工控制条件下培育并达到成熟的史氏鲟雄鱼,人工摧情获得精液.本文介绍对精子生物学特性的观测结果,其中包括:透视电镜下观察到的精子形态结构,精子快速泳动时间和寿命,精液的质量密度和精子密度,同时与野生雄鱼精子活力进行比较.

  • 标签: 全人工繁殖 精子 生物学特性 史氏鲟
  • 简介:固着硅藻是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的重要饵料。在水域生态系内的鲃亚科、鲴亚科鱼类中,以固着硅藻为主要食物的就占了60%之多,其中包括了群体产量较高的鲮鱼和白甲鱼及体型较大、肉味鲜美的桂华鲮、琼华鲮和岩鲮等重要经济鱼类;固着硅藻亦是32-86毫米草鱼的主要饵料,占总饵料的56%。

  • 标签: 饵料 经济鱼类 群体产量 肉味 草鱼 硅藻
  • 简介:寒月溢春意,盛世歌盛事。1995年12月16日,广西水产研究所举行庆典大会,隆重庆祝建所35周年。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全所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四方来宾络绎不绝,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沤人民政府副主席徐炳松委托代表韦少雄同志到会祝贺;区财政厅厅长余国信、区农业厅副厅长陈绪华、

  • 标签: 广西水产研究所 科研成果 周年庆活动 水产科技事业
  • 简介:主要研究了茶多酚、迷迭香、VE、VC、BHA、BHT、PG、TBHQ等抗氧化剂对鳗鱼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0.02%的TBHQ对鳗鱼油的抗氧化效果最好。

  • 标签: 鱼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 抗氧化剂
  • 简介:1997年1月至1998年9月,湛江市水产研究所与海南海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在海南省三亚市林旺镇开发高位池50亩,对斑节对虾高密度高产养殖技术进行研究,总投苗830万尾,总产量56813公斤,最高单产602.5公斤,总产值322万元。本文探讨了放养密度、高盐度海区养殖、饲养管理、虾病防治等养殖技术问题。

  • 标签: 高产养殖技术 高位池 斑节对虾 海区养殖 虾病防治 饲养管理
  • 简介:根据1981~1983年的调查材料,对广西17条江河的原生动物、轮虫生态作了初步的研究。鉴定出原生动物、轮虫共计162种(属),其中原生动物74种(属),占45.68%,隶属于29科;轮虫88种(属),占54.32%,隶属于10科34属。生物量以桂南防城河最高,为2100个/L、1.3735mg/L。推估16条江段年产鱼力为156.2t。

  • 标签: 轮虫 原生动物 水域 江河水 生态 生物量
  • 简介:利用极化注射仪—I型,对混有青鱼体外培养细胞的草鱼,鲢鱼成熟未受精卵进行正弦交(?)电场处理,使细胞与卵紧密接触,继而进行两次电脉冲。结果在673粒草鱼实验卵中有45粒发育至囊胚期,12粒发育至血液循环期,孵出鱼苗8尾。在224粒鲢鱼实验卵中,有68粒发育至囊胚期,13粒发育至血液循环期,孵出鱼苗6尾。鱼类体外培养细胞和未受精卵融合后,能继续分裂发育,说明已分化的体细胞核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 标签: 鱼类 体细胞 电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