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据未曾公开的史料,重点分析:在电影剧本《鲁迅传》的创作过程中,官方如何通过对鲁迅形象的塑造来表达政治目的,文化艺术界人士在“奉命创作”与尊重历史尊重艺术之间的矛盾与艰辛。

  • 标签: 《鲁迅传》 权力政治 银幕形象 座谈会 创作过程 尊重历史
  • 简介:如果从创作手法仁划分,文学作品可以分为虚构文本和非虚构文本两大文类。我们通常所说的“报告文学”基本上等同于广义的报告文学范畴,应当属于非虚构文本。

  • 标签: 中国报告文学 综述 反思 历史 虚构文本 创作手法
  • 简介:《西藏一年》是我在高考后看的第一部纪录片以及此片的同名书籍.或许是因为生在西藏的原因,我特别偏爱这片土地.在网上对《西藏一年》的通透表达是"一部影片的影响,超过100本书和100次讲演."《西藏一年》——讲述八个普通西藏人的生活与困惑.五集电视纪录片,该片的同名书籍也已经用中英文等不同文字出版."神秘"仍是这片雪域圣地的标签,多数人对西藏的认识仍停留于对"香格里拉"的奇妙幻想.这部由英籍华人独立执导的纪录片,该片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考察方法,真实记录了寺院喇嘛、妇女干部、乡村医生、饭店老板、三轮车夫等生活在江孜县卡麦乡普通藏族居民一年四季的生活,摄制组大部分成员由藏族组成.

  • 标签: 呈现观 心灵体验 真实记录本
  • 简介:作为第一次创作报告文学的新兵,自然没有资格谈什么创作经验之类。能谈的,是创作中的一些感动、感想、感触、感悟、感慨。

  • 标签: 创作经验 报告文学 村庄 共富 忠实
  • 简介:《延安日报》2018年11月29日第2版本报讯(高权)近日,由魏建国整理、赵通儒编著的《陕北早期党史资料》一书,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陕北老同志赵通儒于20世纪50年代撰写的党史资料,主要记述了1924年秋陕北建党到1935年秋党中央到达陕北这一时期的史实,记录了陕北早期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

  • 标签: 党史资料 早期共产党人 奋斗历程 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