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书法至王羲之而起一大转变。后世以王羲之为古今第一书家,其实即在同时代,王亦未能独步。王之所以能享此大名者,一由于王为大族贵公子,东晋最重门第,士大夫尤喜标榜,王谢风流,披靡一世。其次则七贤八俊之号,一经品题,顿增声价,王羲之有此凭藉,为其他任何书家所不及。二由于羲之书法,雅俗共赏,而其风流温润,适合士大夫的标准气分。

  • 标签: 论书法 王谢风流 七贤 李世民 八俊 于王
  • 简介:秦汉时代的建筑、工艺和雕塑已如前述,其成就之高和博大之势可以概见了。绘画是一切美术之母,其势是不言而喻的。无论何种美术都可以看出有绘画的本源在,特别是像漆器和彩绘陶壶上,又是直接用绘画的方式和内容表现出来的,实际上已是把绘画艺术的各方面都表现的差不多了,也是属于绘画部分的。但这些已在前面论述,无须多加重复。

  • 标签: 秦汉时代 陶壶 张彦远 鲁灵光殿赋 黄门画者 平侯
  • 简介:如果自二元对立方法对'批评'进行划分,可分为'自批评'与'他批评'。在'自批评'中,批评主体既是作家本人,亦是评论家,批评客体则指作家己作。换言之,'自批评'活动是由作家本人及其作品两者构成,从而形成一种文学意义上之单维关系。文学批评应为一种双向的批评模式,即'自式'与'他式'相结合的批评模式,而学术上长期重视'他批评',而忽视'自批

  • 标签: 戏曲批评 批评文献 文献价值
  • 简介:本文从三方面分别阐述了《黄庭坚书法全集》在材料收集和分类方法、文献真伪系年考证、文献解读和综合研究上的特点及所取得的突破。该全集深化了当代黄庭坚书法创作背景及思想成因的研究,扩展了黄庭坚草书章法的研究,填补了黄庭坚书法接受史研究的诸多空白。

  • 标签: 《黄庭坚书法全集》 黄君 书法文献整理
  • 简介:近代以来,对宋代音乐文献的研究具有几个特点:1.体现了传统音乐史学和现代音乐史学的结合及写作体例上的转变;2.对部分宋代音乐专门史料的研究体现了从着眼于基础性问题向着眼于细节性问题延伸的过程,而对部分宋代音乐专门史料的研究又体现了从着眼于局部性问题向着眼于全局性问题延伸的过程;3.重视发掘新材料,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依托新材料、对宋代音乐史实取得进一步认识;4.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多样化的倾向。对宋代音乐人物的研究具有几个特点及研究趋势:1.对音乐理论家的研究成果斐然;2.对文人音乐家的研究将得以延续;3.对音乐表演实践者的研究较薄弱并将得到弥补;4.多视角建构宋代音乐人物历史。

  • 标签: 研究成果 价值 特征 趋势
  • 简介:历史文献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运用叙事学理论引入人文纪录片的研究当中,可以拓展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应用范围以及理论研究的视野。本文以纪录片《西藏》为例,从叙事角度分析该纪录片的史料价值和艺术美感。

  • 标签: 叙事话语 叙事方式 纪录片《西藏》
  • 简介:商代的音乐文字与音乐文化是中国音乐考古研究不可或缺的方面。在音乐方面也很难见到乐曲乐谱的记载,音乐传承多以先民和乐师以言传心授的形式进行。作为音乐考古研究者要对殷商时期音乐文物深入探究,不仅是先民所遗存下来的音乐文物,而且可以见到甲骨卜辞、金文和部分传世文献资料。因为时代越早音乐资料越少,所以到了两周之际在历史文献中有关音乐的记载渐多。故此,音乐考古则是打开新石器时代至殷商时期音乐研究的锁钥。在古代文献和甲骨文记载中则有鼓、龠、竽等类型的文字出现,这就是商周音乐考古与音乐文献资料的发端。

  • 标签: 传世文献 音乐考古 礼乐制 刍形
  • 简介:文学之外,鲁迅先生对美术的兴趣最大、着力最多。对美术的最大贡献就是直接"催生"了"新兴木刻运动",没有鲁迅,中国的"新兴木刻运动"不可想象,中国的近现代美术史也会改写。为了"重温鲁迅美学思想,正确理解他所倡导的‘拿来主义’,发扬他所培育的现代版画艺术的光荣传统"(主编语),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8开、5卷本的《鲁迅藏外国版画全集》(李允经、李小山主编),依次为《欧美版画卷》(上、下)《苏联版画卷》和《日本版画

  • 标签: 版画艺术 李允经 近现代美术 画史 创作版画 美术基础
  • 简介:本文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的政策背景,针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文献编目加工服务社会化的课题调研结果,结合本单位实践,对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提高专业人员认识水平,尽快适应新的业务特点,加强对馆外参与编目工作者业务指导,认真把好质量验收关,为承包书商设置相应条件,争取文献编目服务社会化的专项资金等对策建议。

  • 标签: 公共图书馆 文献编目 服务社会化 实践探索 对策建议
  • 简介:自20世纪末以来,左鹏军先生不畏繁难,筚路蓝缕,在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研究领域取得了颇为辉煌的成果.尤其是新著《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①(以下简称“左著”),堪称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对于全面研究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乃至打通中国戏曲史都可谓厥功至伟.

  • 标签: 传奇杂剧 史实研究 文献史实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日战争研究发文量的走势分析,展现出20世纪五十年代起步、六七十年断层、八十年代至20世纪末复苏、新世纪15年来蓬勃发展的四个阶段。抗战音乐研究共涉及13个学科,在民族音乐的特殊地位决定了音乐学的研究独占鳌头,对音乐作用和功能的研究也导致其他学科的参与。文献计量普赖斯定律为高影响力论文主要分布在音乐类期刊的判定提供了依据;布拉德福定律对文献离散规律的区域划分,测定出《抗战文化研究》等七种期刊为抗战音乐的核心研究阵地。来自高校音乐专业院系的学者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主干力量。从高频关键词的共现、聚合分析可看出抗战音乐主题研究呈现八个类团,对这八个类团高频关键词共现原因的分析,大体展示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战音乐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

  • 标签: 抗战音乐 文献计量 可视化
  • 简介:四川美术学院的自选作品展,始于1985年4月23日,展览过程贯穿整个八五美术时期。所渭自选,即采用“展品不拘内容和形式”,“不展课堂作业”,学生“自我审查、自己装潢、自己布置”的展览方式,具有极大自主性。《自选方式——1985—1989四川美术学院自选作品展回顾与文献展》以史实考据为主,在创作回顾与文献展示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自选作品展的历史价值,确立其在当代美术史中的应有历史地位。

  • 标签: 四川美术学院 自选作r口n展 八五新潮美术
  • 简介:在2007年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一篇长篇论文——《构建京剧学研究的良好文献基础——京剧文献学论纲》引起了我的关注。此文对京剧文献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发展愿景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认同。

  • 标签: 业内外人士 发展愿景 中国戏曲学院 文献学研究 余叔岩 戏剧旬刊
  • 简介:文献翻译是原创性西学研究的“能源”和“养料”,对优秀学术著作的系统化翻译引进,不仅能“引入新知、开启新思”,还能展示顶尖学者的学术风范和相关学科的“生态景观”。保罗·亨利·朗的第一部论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被誉为“学养”与“文风”的双重典范,其中译本问世后对我国的西方音乐学术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如今,朗的最后一部论著《音乐学与音乐表演》也将推出中文译本。文章剖析了后一部论著的成就、特色及其与《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的关系。保罗·亨利·朗作为音乐文化史家所具有的“全景视野”,和他作为音乐批评家所具有的“时代关怀”和“公众关怀”,预示着他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风范”将对中国的西方音乐学术和青年音乐学者产生更进一步的重大影响。

  • 标签: 文献翻译 文化创新 保罗·亨利·朗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音乐学 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