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城市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广泛存在,而城市草坪除草剂的应用使城市绿地土壤的农药污染问题成为了新的关注点。为了准确评价城市绿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农药污染生态风险,选择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有机氮矿化量、基础呼吸以及土壤酶活性为指标,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探讨了草坪除草剂环草隆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氮矿化、基础呼吸、芳基硫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酶对重金属和环草隆污染响应较为敏感,脲酶和蔗糖酶对重金属和环草隆污染不敏感。(2)环草隆浓度为0~1000mg·kg~(-1)范围内,和污染较轻的样点N土壤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抑制(激活)率的线性相关关系显著,和污染较为严重的样点D和G土壤的芳基硫酸酯酶活性抑制(激活)率的线性关系显著。(3)土壤中环草隆对样点D和G土壤芳香硫酸酯酶活性、对样点N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抑制(激活)率的EC10分别为568mg·kg~(-1)、1306mg·kg~(-1)(抑制值)和56mg·kg~(-1)(激活值)、99mg·kg~(-1),EC50分别为1901mg·kg~(-1)、3806mg·kg~(-1)、2321mg·kg~(-1)。以上研究结果能够为城市土壤重金属和农药复合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方法。

  • 标签: 城市绿地重金属污染土壤 环草隆 氮矿化 基础呼吸 土壤酶 剂量-效应关系
  • 简介:按8km×8km的网格将聊城市耕地分为137个采样点,调查砷、镉、铬、铜、汞、镍、铅、锌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作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和综合指数为评价方法进行污染评价。研究表明,聊城市土壤污染强度依次为铜〉镍〉锌〉砷〉铬〉镉〉铅〉汞,但均未超标。以GIS为操作平台显示聊城市重金属空间分布状况,并对区域耕地进行了功能的定位。聊城市西南部土壤质量最优,适宜种植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和安全粮食种植区在各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 标签: GIS 土壤重金属 绿色食品 无公害蔬菜
  • 简介:水体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会对生态系统构成直接和间接的威胁.为了研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湖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以武汉市墨水湖为研究对象,测定了5种重金属Zn、Cu、Ni、Pb及Cr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分析了其污染程度、分布特征,并对其稳定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墨水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重,在所有采样点5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最低效应阈值(LEL),多数采样点甚至超过了严重效应阈值(SEL);该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具有比较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排污口区〉湖中心水域〉城区岸边带〉林田岸边带;其稳定程度依次为:Zn〈Cu〈Ni〈Pb〈Cr,其中Zn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比例超过50%,稳度程度极低,而Pb、Cr稳定程度较高,其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比例小于10%.像墨水湖这样受纳高污染负荷市政污水、暴雨径流的城市湖泊,其潜在的重金属生物活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沉积物 重金属 稳定度 城市 湖泊
  • 简介: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探讨了城市社会体育志愿者组织建设的方法策略,即以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成立志愿者分队为基点,依托当地已有的志愿者组织平台,融合吸纳更多的社会体育志愿者加入社会体育志愿者大队。通过社会体育志愿者分队的组建及服务项目的实施,为政府落实《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工作方案》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也为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搭建平台。

  • 标签: 城市 社会体育志愿者 组织建设 方法 实践性研究
  • 简介:文章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政策的依据和原则,以大庆开发建设多年来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例,阐释了资源型城市充分利用资源、资金、文化、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充分保护的紧迫性。进而说明:充分利用好城市的各种资源,充分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及早发展替代产业完成城市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标签: 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环境政策 大庆油田
  • 简介:地铁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策略和措施,是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一个热点,对改善城市环境、构建和谐交通有着重要意义。广州地铁自动工建设起,就充分领会和贯彻广州市政府要求打造“环保地铁”、“绿色地铁”思想,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地铁工程的环境保护科技和管理水平。经过十多年的地铁建设。他们形成了建设环保地铁线网的理念。

  • 标签: 地铁二号线 城市轨道交通 绿色环保 地铁工程 广州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简介:雾霾给居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尽管学术界已对雾霾成因、构成和后果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有关雾霾风险感知的研究依然不多。本文从社会脆弱性和社会建构性视角出发,利用2018年上海市1656份居民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雾霾风险感知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雾霾风险感知同时存在脆弱性和建构性两种机制,很难说哪一种机制是主导或是根本性的,但是两种机制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存在“叠加效应”,即拥有脆弱性特征并处于建构性环境的人群会表现出更为强烈的风险感知。最后,本文认为利用建构性机制,加强风险沟通,推动空气信息和雾霾知识的科学传播,有助于提高居民对雾霾风险的重视程度。

  • 标签: 雾霾 风险感知 脆弱性 建构性 上海
  • 简介:向高层发展是人类的本能和愿望。超高层建筑不仅集中体现了当前的最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对推动建筑行业发展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早在二十世纪早期,人们就已经盖起了超过100米的高楼。如今,举世闻名的阿联酋迪拜塔,高度已经超过700米,成为世界第一高楼。在寸土寸金的现代都市里,向上发展无疑是解决城市空间问题的最有效办法。

  • 标签: 超高层建筑 现代化城市 防灾技术 火灾安全 安全隐患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