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50-2006的方法测定水中耗量,分析实际操作中滴定过程、溶液浓度、时间、温度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 标签: 水质分析 耗氧量 精密度 准确度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体外膜肺合的适应症越来越广,临床应用越来多。其广泛应用获得显著效果的同时,必定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现对体外膜肺合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相关进展以及主要并发症做一综述。

  • 标签: ECMO 临床应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体外膜肺合的适应症越来越广,临床应用越来多。其广泛应用获得显著效果的同时,必定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现对体外膜肺合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相关进展以及主要并发症做一综述。

  • 标签: ECMO 临床应用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全身麻醉技术的日趋成熟发展,预合已经成为麻醉诱导期插管前的必要环节之一。通过预合的应用能保障患者麻醉诱导期插管窒息时血饱和度稳定,预防麻醉插管导致的并发症,降低全身麻醉带来的风险。本文对预合在全身麻醉诱导期间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浅述,期望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期 预氧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鳞癌微环境乏的客观评估及有效改善乏对喉鳞癌化疗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16例喉鳞癌患者病理组织切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例。在细胞培养中,对照组采用低氧培养,观察组采用常培养,对比两组Hep-2细胞和HIF-RNAi-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结果①观察组的Hep-2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HIF-RNAi-Hep-2细胞增值抑制率差异较小(P>0.05),但观察组HIF-RNAi-Hep-2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改善乏,可以有效降低喉鳞癌患者Hep-2细胞和HIF-RNAi-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喉鳞癌 乏氧 化疗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皮祖细胞源性外泌体对糖剥夺-复复糖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培养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糖剥夺-复复糖组(OGD/R组)和糖剥夺-复复糖+内皮祖细胞源性外泌体组(OGD/R+EXO组)。C组细胞正常培养,OGD/R组采用无糖无血清DMEM培养基在94%N2-1%O2-5%CO2混合气体培养6 h进行糖剥夺,随后更换正常培养基进行复复糖24 h。OGD/R+EXO组于糖剥夺-复复糖造模前24 h在培养基中加入20 μg/ml内皮祖细胞源性外泌体。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内皮祖细胞,Western blot法、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追踪分析法鉴定外泌体。采用CCK-8法检测神经元活力,ELISA法测定MDA含量和SOD活性,TUNEL染色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培养细胞为内皮祖细胞,成功提取内皮祖细胞源性外泌体。与C组相比,OGD/R组和OGD/R+EXO组神经元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升高,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cleaved-caspase-3/caspase-3比值升高(P<0.05);与OGD/R组相比,OGD/R+EXO组神经元活力升高,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神经元凋亡率降低,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cleaved-caspase-3/caspase-3比值降低(P<0.05)。结论内皮祖细胞源性外泌体可减轻糖剥夺-复复糖神经元损伤,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有关。

  • 标签: 内皮祖细胞 外泌体 低氧 神经元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重症脑创伤恢复期患者实施高压辅助治疗干预后,患者血清评分、认知功能和脑代谢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脑创伤恢复期患者共14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高压辅助治疗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评分、认知功能和脑代谢水平。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重症脑创伤恢复期患者血清评分、认知功能和脑代谢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重症脑创伤恢复期患者实施高压辅助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评分、认知功能和脑代谢水平,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辅助治疗 重症脑创伤恢复期患者 临床效果 脑氧代谢
  • 简介:目的为防治蜚蠊危害,预防疾病迎接北京奥运会,掌握北京市崇文区蜚蠊种群密度及变化规律,以制定防治措施及评价灭蜚蠊效果。方法我们对2004年常规蟑螂密度监测方法和2005年专项蟑螂密度这两种监测方法进行了监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常规监测的粘蟑纸的投放数量要远远低于专项监测,相应的专项监测捕到的蟑螂数量亦远多于常规监测。2005年专项监测的蟑螂密度有两个高峰,分别是3月和9月。2004年常规监测显示崇文区蟑螂密度只有一个高峰,出现在7月份,其余月份与2005年专项比则呈现小范围波动状态。2005专项监测的中小餐饮蟑螂密度7~10月有个较为稳定的高峰平台,2004常规监测蟑螂密度则在5月,7月出现2个高峰。2005专项监测的宾馆蟑螂密度在3月和9月出现了两个高峰,其余时间密度接近于0。2004常规监测的宾馆蟑螂密度仅在3月、7月监测到蟑螂,而成为全年的2个高峰,其余7个月蟑螂密度均为0。结论2005专项监测更能反映我区的蟑螂密度季节变化情况。2005专项监测显示6~9月是我区蟑螂活动高峰期,在每年4~5月开展灭蟑活动,可有效降低当年的蟑螂密度。

  • 标签: 蟑螂 常规蟑螂密度监测 专项蟑螂密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伴心力衰竭患者供-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2016年1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AMI伴心力衰竭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应用左西孟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肝功能、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 inotropic score, VIS)、GAP[P(v-a)CO2,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和GAP比值[P(v-a)CO2/C(a-v)O2,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与中心静脉含量差]等指标。根据计量资料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应用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或χ2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164例患者入选,其中观察组55例,对照组109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NT-proBNP、Scr、VIS评分、ALT、AST、GAP和GAP比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两组NT-proBNP、Scr、ALT和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S评分、GAP和GAP比值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两组ALT和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Scr、VIS评分、GAP和GAP比值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更短(P<0.05);两组28 d病死率和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能改善ICU中AMI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肾功能,减少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对肝功能影响小;同时在改善患者全身灌注及供-耗方面起一定作用。虽然左西孟旦能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但并不能改善28 d预后和减少ICU住院时间。

  • 标签: 左西孟旦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氧供-氧耗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疗优化预合在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前应用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需紧急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取患者仰卧位后,以传统手法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对照组患者采用球囊面罩加压给,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疗。比较两组达到目标预合所需时间,预合前、预合后和插管后即刻血气分析和血饱和度(SpO2)变化,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达到目标预合所需时间快于对照组[(4.34 ± 0.56)min比(7.62 ± 1.43)min](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预合后和插管后即刻高于对照组[(67.25 ± 2.34)mmHg(1 mmHg=0.133 kPa)比(61.87 ± 2.65)mmHg、(62.46 ± 3.51)mmHg比(56.32 ± 3.98)mmHg],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预合后和插管后即刻低于对照组[(38.78 ± 2.68)mmHg比(43.12 ± 2.95)mmHg、(42.57 ± 2.65)mmHg比(49.46 ± 3.43)mmHg](P<0.05)。观察组SpO2预合后和插管后即刻高于对照组(0.97 ± 0.03比0.92 ± 0.03、0.92 ± 0.03比0.88 ± 0.05)(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0%(2/50)比24.00%(12/50)](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疗优化预合在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前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血氧水平,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危重病人医疗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预氧合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hsa_circ_0025853在低温减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细胞)糖剥夺-复糖复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K-N-SH细胞至对数生长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对照组(C组)、糖剥夺-复糖复组(OGD/R组)、低温组(H组)、hsa_circ_0025853干扰RNA(siRNA)+低温组(S+H组)。C组细胞在正常条件下培养;OGD/R组糖剥夺3 h后复糖复24 h;H组糖剥夺3 h后,在32 ℃低温下复糖复24 h。S+H组在糖剥夺-复糖复模型制备前48 h转染siRNA序列,余同H组。于复糖复24 h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qRT-PCR法检测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 mRNA、hsa_circ_0025853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Drp1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3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hsa_circ_0025853表达下调,Drp1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OGD/R组比较,H组和S+H组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hsa_circ_0025853表达上调,Drp1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与H组比较,S+H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hsa_circ_0025853表达下调,Drp1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低温减轻SK-N-SH细胞糖剥夺-复糖复损伤的机制与上调hsa_circ_0025853的表达,从而降低Drp1水平有关。

  • 标签: 低温,人工 RNA 环状 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疗优化预合在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前应用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需紧急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取患者仰卧位后,以传统手法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对照组患者采用球囊面罩加压给,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疗。比较两组达到目标预合所需时间,预合前、预合后和插管后即刻血气分析和血饱和度(SpO2)变化,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达到目标预合所需时间快于对照组[(4.34 ± 0.56)min比(7.62 ± 1.43)min](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预合后和插管后即刻高于对照组[(67.25 ± 2.34)mmHg(1 mmHg=0.133 kPa)比(61.87 ± 2.65)mmHg、(62.46 ± 3.51)mmHg比(56.32 ± 3.98)mmHg],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预合后和插管后即刻低于对照组[(38.78 ± 2.68)mmHg比(43.12 ± 2.95)mmHg、(42.57 ± 2.65)mmHg比(49.46 ± 3.43)mmHg](P<0.05)。观察组SpO2预合后和插管后即刻高于对照组(0.97 ± 0.03比0.92 ± 0.03、0.92 ± 0.03比0.88 ± 0.05)(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0%(2/50)比24.00%(12/50)](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疗优化预合在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前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血氧水平,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危重病人医疗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预氧合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压力下高压(HBO)治疗儿童脓毒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80例儿童脓毒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24 MPa HBO治疗组(高压组,n=90)和0.15 MPa HBO治疗组(低压组,n=90)。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儿童脑功能分类量表(PCPC)评分及儿童生活功能量表(PEDI)评分,检测2组患儿治疗前后脑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多肽(S100B),以及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同时计算治疗前后2组患儿颈内静脉血饱和度(SjvO2)、颈动脉-静脉血含量差(AVDO2)、脑摄取率(CEO2)和脑组织氧分压(PbtO2)。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高压组患者治疗后的APACHEⅡ、PCPC评分显著低于低压组(P<0.05);PEDI量表中,高压组患者治疗后日常活动、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均显著低于低压组(P<0.05);高压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S100B、TNF-α、CRP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低压组治疗后(P<0.05);高压组患者治疗后SjvO2、CEO2明显高于低压组治疗后,AVDO2明显低于低压组治疗后(P<0.05),而治疗后2组患者Pbt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HBO治疗儿童脓毒性脑病可明显降低脑损伤标志物及炎性因子水平,纠正脑代谢紊乱,有利于脑损伤恢复,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脓毒性脑病 儿童 高压氧 脑氧代谢 不同压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进一步加强孕产妇HIV感染人群的行为干预以及阻断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4-2016年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共82名。其中年龄段以20~29岁为主,占89.02%;职业分布以外出务工者为主,占81.71%;传播途径主要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91.46%;文化程度以中学学历为主,占84.15%;确诊时间以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为主,共占89.03%;妊娠结局以继续妊娠生育为主,占93.90%。结论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以文化程度较低的年轻外出务工者性传播为主,大部分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只能选择继续妊娠生育。该人群为重点监测人群,应加强该部分育龄妇女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其防范意识,掌握防治艾滋病的措施,防止艾滋病的母婴传播。

  • 标签: 孕产妇 HIV 监测 母婴传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压在手外科常见创伤中的应用与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3月~2005年12月对手外科常见创伤: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肢体顽固性渍疡、手部骨折、肢体压砸伤等按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治疗纽进行观察。结果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治疗组无明显差异(t检验,P〉0.05);肢体顽固性渍疡、手部骨折、肢体压砸伤等的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f检验,P〈0.05)。结论高压在手外科常见创伤中合理选择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手损伤 高压氧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