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评价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乳腺癌MRI表现与预后因子的相关,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预后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渗出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音神经聋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65例(83耳)渗出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音神经聋患者,给予患者抗生素、鼓膜穿刺、负压吸引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听力障碍程度显著轻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气骨导差(19.86±3.35)dBHL和气导听阀水平(39.31±6.49)dBH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气骨导差(33.94±6.48)dBHL和气导听阀水平(50.37±7.58)dBHL(P<0.05);患者显效占比69.88%,有效占比21.69%,无效占比8.43%,治疗总有效率91.57%。结论采用抗生素口服、鼓膜穿刺、负压吸引方案治疗渗出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音神经聋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听力障碍等级,效果显著。

  • 标签: 渗出性中耳炎 听觉丧失 测听法 感音神经性
  • 简介:Miles认为护理支持的质量影响着父母在患儿病情出现危机时的应对能力,影响着父母角色发展和孩子出院后提供主要护理的能力。感知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实际护理服务中经历的主观评价。护理支持的程度是靠患者和家属的感知体验而受到评价的。因为儿科住院患儿年龄大多为13岁以下儿童,表达能力较差,故对护理支持程度的感知主要为患儿家长的感受。目前有报道指出,患儿家属感知护理支持的程度低,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因素有许多,现将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 标签: 儿科(患儿) 家属 护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中药配方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通过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对中医药材进行炮制,其外观及性状可能发生变化进而与其他药材混淆。基于此,本文对类白色、类黄棕色以及类棕褐色药材饮片鉴定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中药配方 外观相似药材饮片 鉴定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以下简称南京总医院)是一所医教研协调发展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医院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总占地面积153000m2,总建筑面积275000m2,其中医疗用房177000m2,医疗区、办公区、生活区三区分明,其花园式的布局,为就医者提供了优美宜人的就医环境。

  • 标签: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景观 中国人民解放军 改造 设计 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红斑狼疮病人疾病感知与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之间接收的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中随机选出82例。利用BIPQ、NRS以及SF-12量表对患者的疾病感知情况、疼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表现加以了解,并进一步探究前两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疾病感知和疼痛均和生活质量之间保持负相关的联系(P<0.05)。结论:患有系统红斑狼疮的患者会受到严重的疾病影响,他们会经常感到疼痛和负面情绪,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需要提高患者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并采取更多的干预措施来减轻他们的痛苦,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活质量 疼痛 疾病感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感知控制与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的相关。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回顾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招远市玲珑英诚医院收治的1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感知控制调查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现状调查,并对患者疾病感知控制与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的疾病感知控制水平呈良好的中等现状,且对采取行为改善的态度处于消极或不明确状态的较差水平;支持利用度为其中的最低项,造成主观与客观支持无法更好的发挥效用;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间水平,其中各维度评分最低的三项分别为日常劳动或工作、性格与家庭角色;患者疾病感知控制的三个分量表得分与生活质量总分的相关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健康权威人士、内部控制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健康内部控制、健康权威人士控制与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健康机遇控制与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感知控制现状更倾向于临床医护人员等外部权威人士,其内控水平相对较低,且社会支持情况处于中等水平,同时与生活质量伴有部分中介效应。临床需通过有效、权威较高的评估量表,及时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状况采取灵活性、个体化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预后及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疾病感知控制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合并重度脑昏迷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合并重度脑昏迷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结合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 w、干预2 w及干预4 w后的格拉斯昏迷评分(GCS)、功能障碍评分(DFS)及脑电图评分(EEG)。结果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前,两组患者的D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后,观察组患者DF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前,两组患者的EEG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EEG评分显著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知水平唤醒护理更加注重护理主观能动,对患者实施个性化及整体化的护理服务,采用外界环境刺激疗法对患者实施全面促醒干预,显著改善患者昏迷状态、功能障碍和自我感知水平,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自我修复和意识状态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感知水平 唤醒护理 重症颅脑外伤 重度脑性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二级医院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的现状及其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方法 采用临床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量表、护士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对湖南省 8所二级医院 41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二级医院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得分为( 287.04±89.12)分,得分率 47.84%,组织公民行为与不良事件风险感知呈正相关( r=0.47, 0.01)。结论 二级医院护士临床不良事件风险感知处于中下水平,且组织公民行为与不良事件风险感知密切相关,组织公民行为得分越高的个体,不良事件风险感知越强。因此应提高护士组织公民行为,来增强临床不良事件风险感知

  • 标签: 二级医院 不良事件风险感知 组织公民行为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居民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的知识、信念、行为(知信行)以及相关知识的需求程度,为制定相应的社区护理措施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福州市454名社区居民,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社区居民禽流感知信行现况。结果:社区居民对禽流感知识知晓率为61.4%;信念/态度平均分为(3.91±0.50)分;健康行为平均分为(2.87±0.46)分;电视、互联网和报刊是居民希望获得禽流感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结论:应提高社区居民禽流感相关知识知晓率,预防禽流感高危因素,消除其对禽流感的恐惧心理。

  • 标签: 社区居民 禽流感 知信行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合并重度脑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的重症颅脑外伤合并重度脑昏迷患者92例,利用抽签法的方式均分成为实验组(感知水平唤醒护理:46例)与对照组(常规护理:46例),分析护理前、护理后1W、护理后4W的格拉斯昏迷分数、功能障碍分数,评价苏醒状态。结果:护理之前组间数值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1W与4W实验组的格拉斯昏迷分数、功能障碍分数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苏醒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合并重度脑昏迷的护理过程中感知水平唤醒护理方式具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感知水平唤醒护理 重症颅脑外伤 重度脑性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智谋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和疾病获益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喉癌术后放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头颈部肿瘤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智谋理论的干预方案。比较2组放疗前后患者疾病获益量表得分、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得分和生化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放疗前,2组患者营养状况、疾病获益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试验组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得分(6.14 ± 1.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4 ± 1.50)分,体质量指数和疾病获益中接受、世界观、个人成长、社会关系、健康行为等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1.78 ± 2.08) kg/m2、(10.37 ± 2.35)分、(13.89 ± 2.83)分、(22.69 ± 5.40)分、(11.20 ± 1.75)分、(12.05 ± 2.35)分、(76.88 ± 7.21)分vs (20.81 ± 1.94) kg/m2、(8.20 ± 1.77)分、(12.35 ± 2.24)分、(20.35 ± 4.42)分、(10.23 ± 1.62)分、(9.98 ± 1.64)分、(67.48 ± 5.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55~7.076,均P<0.05)。结论基于智谋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改善喉癌术后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和提高患者疾病获益

  • 标签: 智谋理论 喉癌 放射治疗 疾病获益感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于康复护理理论的体模拟训练对脑出血患者功能障碍的减轻。方法:任意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目标,并将其任意分成观察组(n=25)和对比组(n=25)。观察组采用基于康复护理理论的体模拟训练,对比组选用常规护理训练。比照分析两组患者SEP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EP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康复护理的体模拟训练能够有效减轻脑出血患者的功能障碍。

  • 标签: 康复护理 体感模拟训练 脑出血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老年功能便秘采用加味幽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功能便秘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治疗采用加味幽汤,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果糖。经过一个月治疗,将两组治疗前便秘主要症状积分及临床总体疗效进行对比,并观察停药一个月后的便秘主要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整体效率高;治疗组便秘主要症状积分比对照组高;治疗组治疗前与停药一个月后积分比对照组高,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脉象、舌象、刺痛、嗳气、排便等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幽汤相比口服乳果糖对于老年功能便秘的治疗有更好的效果,且通过一个月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高于对照组。

  • 标签: 加味通幽汤 老年功能性便秘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发热患者血细胞形态学改变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发热患者100例参与研究,视为观察组,另外选择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血细胞计数中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为70%,对照组血细胞计数中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为8%(P〈0.05);观察组HCT、RDW-SD、MCHC、MCV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CH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发热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多数会发生明显变化,在其疾病诊疗过程中价值显著。

  • 标签: 发热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诊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服务感知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精益管理理念,借助信息系统流程节点管理,构建老年骨科患者手术服务感知质量管理体系。手术服务感知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后的老年骨科患者407例设为观察组,实施前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402例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入复苏室低体温发生率1.7%、对照组4.5%(χ2=5.136、P=0.023);观察组复苏期寒战发生率0.7%、对照组3.2%(χ2=5.279、P=0.022);观察组患者手术体验满意度96.55(95.58,97.28)分高于对照组87.9(83.2,89.95)分;Z=-4.16(P=0.050)。结论精益管理理念结合信息技术建立手术服务感知质量指标体系,降低手术并发症,提升患者手术体验满意度。

  • 标签: 手术服务感知 质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