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冷板冷藏车运行期间,车外热环境变化较大,传统的负荷计算方法是将冷板冷藏车作为静止物体处理,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本文综合考虑了冷板冷藏车运行时环境温度和太阳辐射的动态变化,通过计算得到冷板冷藏车内壁面温度和车体传热负荷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到外部热环境对冷板冷藏车车体传热的影响规律.

  • 标签: 车辆工程 热环境 冷板冷藏车 车体传热 热负荷
  • 简介:从而零阶谐波的传热量为,  墙体总传热量为,而谐波法计算出的传热量的最高峰值略低于反应系数法

  • 标签: 传热量 墙体传 方法比较
  • 简介:对比研究倾斜上升和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内超临界水的传热特性对于超(超)临界压力锅炉水冷壁的设计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相同几何结构参数管型、相同实验工况条件下倾斜上升与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内超临界水传热的实验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倾斜上升和垂直上升内螺纹管的周向平均内壁温和对流换热系数在全部实验焓值区间内随焓值增加而变化规律相似;具有相同焓值的截面内倾斜上升内螺纹管周向平均内壁温高于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周向平均内壁温;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内超临界水的对流换热系数高于倾斜上升内螺纹管超临界水的对流换热系数。

  • 标签: 超临界水 传热特性 垂直内螺纹管 倾斜内螺纹管
  • 简介:5kN摇摆发动机推力室采用再生冷却身部,为检验推力室冷却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对5kN再生冷却发动机推力室进行传热计算,分析了再生冷却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发动机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的发动机热试车工作正常,表明了改进工作的有效性。

  • 标签: 再生冷却 传热 热试车
  • 简介:实验选用外径为4mm、内径为2mm的铜质脉动热管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对以去离子水和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为工质的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分别采用加有少量氧化石墨烯的去离子水溶液(简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和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简称氧化石墨烯乙醇溶液),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均为0.03%。实验发现:氧化石墨烯对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的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具有强化作用,对以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为工质的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较差,但都和脉动热管的加热功率密切相关。对于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的脉动热管,在加热功率低于20W时,氧化石墨烯对脉动热管的强化作用较弱;当加热功率在30-60W时,氧化石墨烯对脉动热管的强化作用较强,达3.71%-11.33%,且强化作用随加热功率的增大呈逐渐增强趋势;但随着功率继续增大,氧化石墨烯的强化作用逐渐减弱,当加热功率达到80W后,热管传热性能减弱,原因可能是氧化石墨烯颗粒出现了沉降现象。

  • 标签: 脉动热管 氧化石墨烯 强化传热 沉降
  • 简介: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计算了强油导向绕组的流体场,根据竖直油道、水平油道油流速度求出对流换热系数及绕组温升。依据不同绕组结构的阻力特性,调整各个绕组间的流量分配,使之充分合理利用流量,并与绕组损耗和热负荷密度相匹配,使不同绕组温升均衡分布,同时适量控制油流速度,避免油流静电的发生。最后,对整个冷却系统的阻力特性进行分析,确定冷却器容量及油泵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 标签: 强油导向变压器 流体及传热分析
  • 简介:提出一种反演多孔介质热物性参数的一般数值模式.采用有限体积法对竖直环隙间多孔介质模型进行离散化,通过simple算法获得竖直环隙间多孔介质传热系统的温度场和流体的速度场.通过构建误差信息最小化函数,建立反演模型.利用共轭梯度法对单宗量和多宗量的多孔介质热物性参数进行了反演,并讨论了待反演参数的初始猜测值、温度测点数、温度测量误差等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 标签: 多孔介质 共轭梯度 反问题
  • 简介:摘要:燃气轮机燃烧室温度和压力的提升使得辐射传热影响变得非常重要,需要采用精确的辐射传热模型研究燃烧室内的辐射传热过程,以分析其对燃烧过程、壁面加热的影响。从高温燃气辐射特性和辐射传热方程的求解两个角度对燃气轮机燃烧室内辐射传热模型进行了研究概述,指出了各模型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为燃气轮机燃烧室辐射传热建模及求解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 标签: 燃气轮机 燃烧室 辐射传热
  • 简介:综合传热系数是反映车体隔热性能的重要指标,城轨车辆车体存在的复杂热桥结构使得目前尚无理论公式可对其综合传热系数进行直接计算。本文建立车体热桥结构物理模型,对车体稳态传热进行模拟;基于模拟结果,对整车车体传热特征和车体热桥单元导热性能进行分析,最终建立城轨车辆综合传热系数快速算法,并开发相应的计算软件。该快速算法计算简便、结果合理可靠,对于城轨车辆空调系统设计与车体隔热性能优化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城轨车辆 综合传热系数 热桥 车体隔热
  • 简介:为研究环境实验箱在升、降温过程中气流组织与围护结构的耦合传热计算方法,对UC240环境试验箱进行实验,测量其速度场分布和升、降温曲线,并以实测值作为边界条件,利用CFD方法对环境箱气流组织和围护结构的耦合传热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CFD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尤其是壁面温度曲线,误差不超过4℃。送风温度可以根据蒸发器理论或加热功率和回风温度,借助UDF功能而动态确定,这反过来可以对蒸发器或加热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环境实验箱 气流组织 围护结构 耦合传热 CFD UDF
  • 简介:针对小球、圆孔、方格孔、三角孔和正六边形孔蜂窝体等不同几何结构下的陶瓷蓄热体对高温空气燃烧系统的非稳态交替加热和冷却的传热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正方形蜂窝体具有最佳的比表面积和开孔率的结论.建立了陶瓷蓄热体和气体的温度变化微分方程和数值计算的离散方程,并选取实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了温度变化和传热变化的特性曲线,其与实验测试结果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以为高温空气燃烧过程中合理有效地控制蓄热体中交替换热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高温空气燃烧 陶瓷蓄热体 非稳态传热特性 传热学
  • 简介:首次对竖直矩形窄缝内的汽液分相流动区提出一维两相同向分相流动沸腾传热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不同质量流速下液膜厚度变化和沸腾传热系数等结果.沸腾传热系数的模型预测值初步与已有实验关联式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吻合,偏差在士14%;从而证实了液膜导热是竖直矩形窄缝内汽液分相流动区沸腾传热的主导机理.

  • 标签: 矩形窄缝 两相同向分相流动 沸腾传热 传热学 传热系数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振荡热管内两相流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其传热性能,并且根据仿生学原理对单向阀结构进行改进。对其进行传热性能的研究,最终获得振荡热管温度场和双叶单向阀结构。所得计算结果可为振荡热管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振荡热管 数值计算 动脉瓣 单向阀
  • 简介:在压力2.5~4MPa,质量流量0.7~1.7g/s,热流密度0.06~1MW/m~2的实验条件下,对煤油在内径1mm,长度300mm竖直上升圆管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并分析了传热系数随局部油温的变化及不同实验参数对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压力下煤油传热主要由自身物性和流动状态决定.超临界压力煤油传热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区域:正常传热传热强化区和传热恶化区.传热强化主要是湍流掺混增强和近壁面流体在拟临界温度附近物性剧烈变化的综合作用;传热恶化则是因为壁温及近壁面流体温度远高于拟临界温度,在近壁面发生了类似于亚临界状态下的“拟膜态沸腾”.

  • 标签: 流动状态 物性变化 传热恶化 传热强化
  • 简介:在一水平圆形加热表面上通过实验考察了饱和池核沸腾和过冷池核沸腾时CaCO3垢的生成对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饱和池核沸腾和过冷池核沸腾的初始阶段沸腾传热系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达到一个最大值后稳定降低的趋势,而且在初始阶段出现了负污垢热阻现象.在相同操作条件下,过冷池核沸腾传热系数明显低于饱和池核沸腾传热系数.在分析污垢的生成和生长影响表面活化中心的基础上,对污垢的形成对沸腾传热的影响进行了机理分析.

  • 标签: CaCO3垢 池核 沸腾传热 表面活化中心 机理分析 碳酸钙
  • 简介:摘要:随着机组小型化趋势的发展和对蒸汽发生器可靠性要求的提高,蒸汽发生器开始采用新型管束结构。通过调研和分析现有管束支撑结构,总结了传热管支撑结构设计的原则。针对两端均有折弯的新型U形管束,设计了三种管束支撑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三种支撑结构下传热管束的固有频率进行了计算,优选出四点圆缺支撑结构型式。

  • 标签: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柔性支撑,固有频率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卧式循环流化床技术,恢复并部分重建了卧式循环流化床气固实验台。根据热平衡原理,自行设计了传热探针。在实验台上用传热探针测量了冷态条件下dp=87、174μm的玻璃微珠在主燃室、副燃室及燃尽室的单管传热及壁面传热传热系数,传热系数在主燃室密相区单管实验约116~186W/(K•m2),壁面实验约106~165W/(K•m2),稀相区单管实验约55~65W/(K•m2),壁面实验约70~80W/(K•m2),在副燃室单管实验约45~55W/(K•m2),壁面实验约55~75W/(K•m2),在燃尽室单管实验约36~45W/(K•m2),壁面实验约45~70W/(K•m2)。实验发现风速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较小,而物料浓度及粒径对传热系数有较大影响,并对比了三个燃烧室共四个测点的传热系数的相对大小(单管实验为4.01.51.31,壁面实验为1.81.21.11)及总结出传热系数与风速、浓度、粒径的经验公式。

  • 标签: 卧式循环流化床 过热器 水冷壁 传热
  • 简介:摘要: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火力发电厂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然而,火力发电厂传热损耗问题严重,影响了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火力发电厂传热损耗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一系列降低传热损耗的改进方法。首先,通过优化锅炉设计,减小烟气温差,从而提高传热效率。其次,采用新型传热材料,提高传热性能,减少热量损失。再次,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传热过程,确保热力系统运行稳定。最后,对火力发电厂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性能。通过上述改进方法,火力发电厂的传热损耗得到了有效降低,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 标签: 火力发电厂 传热损耗降低 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