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恩丹西酮防治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方法对40例初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应用恩丹西酮防治呕吐进行观察,同时设对照组20例应用胃复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5%。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恩丹西酮是防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理想药物之一。

  • 标签: 恩丹西酮 化疗 呕吐 血液系统 肿瘤
  • 简介: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有骨髓抑制作用,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机体免疫力降低,导致严重出血,感染者有生命危险。因此,当病人白细胞<1.0×10^9/L,特别是粒细胞<0.5×10^9/L持续5d以上,他们发生严重细菌、霉菌或病毒感染概率大大增加,此时病情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骨髓抑制 护理体会
  • 简介:以不同浓度TNF-α与IL-2配伍培养LAK细胞,并做TNF-x单抗阻断试验,用LDH释放法检测LAK抗瘤活性:以TNF-α预处理胃癌细胞,检测LAK抗瘤活性,探讨TNF-x影响LAK抗瘤活性的特性,以MTT法检测TNF-α联用5-FU、ADM或MMC的体外抗胃癌效应,并观察TNF-α联用MMC的荷胃癌裸鼠的体内抑瘤效应。结果表明TNF-α在低浓度IL-2下增加LAK活性,使IL-2诱导同等LAK活性的浓度下降约10倍:TNF-α预处理使LAK对其抗瘤活性提高约9%,TNF-α联用化疗药物体内外抗胃癌效应均明显增加。

  • 标签: TNF-x 癌肿 IL-2 化疗药物
  • 简介:肿瘤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疗效好的特点,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通过采用动脉介入导管留置术,使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和非周期特异性药物常规静脉化疗用药方案,经导管超选择插至肿瘤供血动脉内进行药物灌注化疗,了解治疗效果以及毒副作用。

  • 标签: 连续动脉灌注化疗 恶性肿瘤 临床应用 治疗方法 毒副反应 疗效
  • 简介:为了提高中晚期中段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本科自1994年4月至1996年8月,对134例中晚期中段食管癌进行单纯放射治疗和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加同时化疗进行前瞻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化疗 放射 治疗 食管癌 肿瘤
  • 简介:癌症是全身除毛发外的所有组织器官呈现过度和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对机体危害极大,直接威胁人类生命,而治疗癌肿过程中的化疗引起的呕吐又是直接影响机体生理素质、化疗疗效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各种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呕吐是难以避免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并且骨髓抑制、脱发、体重下降、疲劳等毒副作

  • 标签: 恶性肿瘤化疗 癌症病人 生存质量 骨髓抑制 生理素质 化疗疗效
  • 简介:患者男,69岁。因左耳鸣、耳聋6月余,伴左面部麻木2周于2000年3月12日以“鼻咽癌”入院。查体:鼻咽部左咽隐窝消失,见新生物1×1.5cm表面粗糙,无溃烂。左颈动脉三角触及1.5×2cm淋巴结,胸锁乳突肌深面触及直径为2cm的淋巴结。均质硬,无压痛,活动。取鼻咽部活检病理报告:鼻咽粘膜不典型增生,局部癌变。胸正位片:正常。B超:肝脏正常,双肾多发性囊肿,无肾积水。BUN3.4mmol/L,Cr95μmol/L。患者既往无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诊断:①鼻咽癌,②多囊肾。于3月15日行HDF方案化疗:①顺铂(DDP)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

  • 标签: 化学治疗 HDF方案 胃穿孔 十二指肠穿孔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X线应用于临床诊断疾病已有近百年历史,在呼吸内科领域里,X线对肺结核诊断可靠性,阳性率被世人所共认。肺结核病作为单一的传染病已成为传染病中的第一号杀手和最大的死亡原因,我国约有活动性肺结核病600万,可见,肺结核病在时刻威协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国内学者提出,结核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仍然是防治中的重要环节,早期发现主要是靠X线检查。近年来,随着防治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更新,肺结核的早期发现概念和手段虽有较大提高,研究表明,痰涂片和聚舍酶链反应(PCR)阳性才是病原学诊断根据,且由于痰涂片和PCR检测受技术时间限制时至今日,X线仍是早期发现肺结核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120例痰菌和PCR阳性肺结核患者,选择6个月短程方案,并在X线下动态观察病灶变化,试图对X线变化作为化疗效果的判断指标。

  • 标签:
  • 简介:原发性肝癌(HCC)在我国发病宰占世界首位。约80%病例由慢性乙肝演变而来。我科近3年来收治中晚期肝癌41例,原发性肝癌24例,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后乙肝抗原(HBsAg,HBcAg,HBeAg)转阴者5例,临床观察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共收治41例,原发性肝癌24例,继发17例;男40例,女1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31岁,乙肝抗原阳性者21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药物治疗 乙肝抗原 HCC
  • 简介:摘要作者通过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实施一系列护理,达到预防和(或)减轻化疗期间相应的毒副作用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对3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做好基础护理和肿瘤专科护理的同时,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等采取相应的健康宣教,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精心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以平和的、轻松的心态积极地配合化疗,有效的帮助了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减轻了因化疗导致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从而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治疗疗效,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入院化疗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85例)采用随机健康教育法,观察组(87例)采用事先制订的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对于化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化疗相关知识掌握的百分比观察组94.26%,对照组72.84%(P<0.01);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97.70%,对照组76.47%(P<0.01),两组对肿瘤化疗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达到满意护理效果。

  • 标签: 临床路径 健康教育 肿瘤化疗 护理
  • 简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约占80%~90%,其他较少见的病因是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甚少见的病因是肺血管疾病.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发病隐匿、缓慢、发现较晚,主要表现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是临床进行性的一种类型,近年研究发现临床并不少见.临床对COPD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治非常熟悉,但是对反复发生的肺栓塞引起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缺乏足够的重视.肺栓塞(PE)发病率较高,临床诊断率不高,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诊断率还不高,误诊率可达40.6%~79.1%.现将我院近3a内诊断的由肺栓塞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肺栓塞 诊断 肺源性心脏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的同时采用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使用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维生素C,在此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对照组30例,仅使用上述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视力、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速度(CRV),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结果治疗组视力明显提高,CRV、PSV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疗效显著,是值得推广的联合治疗方法。

  • 标签: 高压氧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提高在基层医院诊治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的水平。方法通过6例PTE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在基层医院PTE的诊治方法。结果PTE最常见的症状为胸痛、气促、烦躁/恐惧感,体征为呼吸急促、肺部闻及湿啰音、心动过速、紫绀,胸部X线检查可有异常,高分辨螺旋CT(HRCT)造影是基层医院确诊PTE的最重要条件;治疗:确诊后尽早溶栓治疗。本组6例患者除溶栓外,加用血液平衡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重视对PTE的全面认识,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尤其是HRCT,在基层医院可以提高PTE的诊治水平。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基层医院 诊治体会 HRCT 临床报告 溶栓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地中海贫血的效果.方法12例经临床证实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均接受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对全部患者于栓塞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计数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栓塞治疗后,全部患者临床表现明显改善,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与红细胞计数增高,且与栓塞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绪论部分性脾栓塞术是目前治疗地中海贫血最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脾栓塞术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