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1年6月分别应用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各30例,均为左侧病变。应用超声多普勒比较2种术式术后3个月、6个月的血液返流情况。结果开放手术仍有7、5例返流信号,腹腔镜仍有6、6例返流信号。结论两种术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有一定疗效,但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无明显差异,说明仍有未结扎完全的微型精索静脉存在。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腹腔镜 开放手术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微型精索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复原抗癌汤对H22原发性肝癌小鼠Survivin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建立H22原发性肝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化疗组、中药低、中、高剂量(4.48、8.96、17.92g/kg·d)组进行治疗,检测各组肿瘤的生长情况;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复原抗癌汤各剂量以及顺铂对原发性肝癌均有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53.12%、32.87%、37.51%、39.82%(P均<0.05);RT-PCR和免疫组化见中药高剂量治疗组与中药低剂量治疗组比较其Survivin蛋白表达强阳性率明显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但与中药中剂量治疗组比较,Survivin蛋白表达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原抗癌汤抑制原发性肝癌小鼠瘤体生长、抑制Survivin蛋白表达,最终抑制肝癌细胞的血性转移。

  • 标签: 复原抗癌汤 原发性肝癌 Survivin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5例老年EH患者(观察组)和55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MALB、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结果观察组21例(38.18%)MALB值>25mg/L,MALB值为44.31±8.26mg/L,均高于对照组的5.45%(3/55)和13.25±4.37mg/L(P<0.05)。MALB水平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MALB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较为敏感,老年EH患者定期检测MALB可及时发现早期肾损害。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乐瑞卡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84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乐瑞卡组44例和卡马西平组40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乐瑞卡组治疗有效率为90%,卡马西平组治疗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乐瑞卡组治疗有效率为95.5%,卡马西平组治疗有效率为8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头晕、嗜睡、头痛、胃肠道反应方面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嗜睡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乐瑞卡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率高,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乐瑞卡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入选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基础PWV,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常规组选用厄贝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降压药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一日一次,治疗6个月,重复测定PWV。结果两组血压控制良好,阿托伐他汀组的收缩压、舒张压、PWV分别低于常规组,收缩压、舒张压、PWV,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除降低血脂外,还具有降压及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WV作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原发性高血压 脉搏波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对原发性痛经大鼠脾脏NK细胞活性作用。方法以原发性痛经大鼠脾脏NK细胞活性为观察指标,并与西药芬必得作对照观察。结果中药高剂量组NK细胞活性显著提高,效果优于西药(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对原发性痛经大鼠具有提高大鼠脾脏NK细胞活性的作用,这可能是临床运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内在机理之一。

  • 标签: 当归四逆汤 原发性痛经 NK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原发性小隐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其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11年1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73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发现单纯原发性小隐静脉曲张647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隐静脉曲张182例,共829例患者,其中758例患者接受彩超引导下的微创手术治疗。结果758例手术患者曲张静脉消失,术后随防1~10年,7例复发,原因为局部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所致,其余患者效果良好。结论原发性小隐静脉曲张经常被外科医生忽视,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前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方便地进行诊断,从而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 标签: 小隐静脉曲张 彩色多普勒超声 微创手术
  • 简介:研究氩氦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后激活机体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免疫效应。1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进行肿瘤组织穿刺活检确诊,活检组织制备肿瘤抗原;CT或B超引导下行氩氦刀消融,消融前、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AFP水平,以ELISPOT法测定特异性T细胞免疫活性。与治疗前比较,氩氦刀治疗后AFP水平短时间升高,随后下降;用肿瘤组织抗原可以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性(P<0.01)。氩氦刀消融可有效激活肿瘤特异性的T细胞,瘤体来源的抗原可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性。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氩氦刀 T细胞免疫
  • 简介: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临床上常见淋巴瘤累及脾脏,而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罕见[1]。脾脏套细胞淋巴瘤(splenicmantlecelllymphoma,SMCL)报道极少,套细胞淋巴瘤(mantlecelllymphoma,MCL)是一种独立的B淋巴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2]。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脾肿瘤 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细胞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替米沙坦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压及血清TNF-α、IL-6和hs-CRP含量。结果替米沙坦治疗8周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清TNF-α、IL-6和hs-CRP含量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替米沙坦能够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使炎症反应得到适当控制,利于血压稳定正常。

  • 标签: 替米沙坦 原发性高血压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为典型表现的临床症候群。肾病综合征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症状,防治并发症和保护肾功能。众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参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能有效地提高疗效,降低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的副作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肾灵汤 双嘧达莫 泼尼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探讨老年常见慢性病的管理方式。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在我乡镇卫生院就诊的11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进行普通治疗和一般宣教,而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膳食运动指导等综合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经过为期12个月的规范管理后2组患者血压达标率。结果经过12个月的乡镇卫生院规范管理,观察组患者血压(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66.07%)。结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管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促进患者进行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自我监测,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对防治高血压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规范管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9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MS的定义进行MS筛查,并对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腹围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于MS的发生进行回归分析,统计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肾功能异常等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男性高血压患者MS发生率较女性高(P<0.06);在非MS高血压患者中,女性合并血脂紊乱以及合并高BMI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男性单纯高血压及合并高血糖的比率高于女性(P<0.01);年龄、腹围、空腹血糖、HOMA-IR是高血压患者发生MS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腰臀比、BMI与MS的发生无关;MS组与非MS组相比,心血管事件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比例均较高(P<0.05)。结论MS在男性中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于年龄、腹围、空腹血糖、HOMA-IR等因素相关,高血压合并MS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较大。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2004年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坐骨神经根处,用曲安奈德松、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三磷酸腺苷注射液、胞二磷胆碱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的混合液封闭,口服自拟补肾通络汤,电磁波(治疗组)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49例,并用丹参注射液、卡马西平、维生素B1、地巴唑、双氯酚酸纳(对照组)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48例相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对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不敏感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改用拉坦噻吗滴眼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已经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4周以上,且眼压未控制或未达到靶眼压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60眼),改用拉坦噻吗滴眼液治疗,每日一次。结果换用拉坦噻吗滴眼液8周后,24小时眼压与基线眼压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拉坦噻吗滴眼液与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相比,对开角型青光眼眼压控制效果更佳。

  • 标签: 拉坦噻吗滴眼液 拉坦前列素 青光眼/开角型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癌(PHC)中三种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特异性标志物糖蛋白CA125与糖类抗原CA199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实验组,包括有原发性肝癌(PHC)组,共50例患者;乙肝丙肝组,共50例患者;肝硬化组,共50例患者;正常对照组,共50例患者。采用特定方法检测血清AFP、CA125以及CA199的表达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组的血清AFP、CA125以及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乙肝丙肝组和正常对照组,与乙肝丙肝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组检测所得的血清AFP、CA125以及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66.5%、81.5%、66.5%。结论血清AFP、CA125以及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PHC阳性检出率。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AFP CA125 CA199
  • 简介:目的: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与PBC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C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CD3+、CD3+CD4+、CD3+CD8+、CD4/CD8、CD3-CD16+/CD56+、CD3+HLA-DR+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BC组CD3+CD8+、CD3+HLA-DR+细胞百分比明显减低(P〈0.05),CD3-CD19+、CD3-CD16+/56+细胞、CD4+/CD8+明显增高(P〈0.05),CD3+、CD3+CD4+细胞均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BC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NK细胞比例减少,导致B细胞功能亢进,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在PBC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流式细胞术 淋巴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