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瘦素、C反应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等)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血脂、血糖和高血压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60岁肥胖者,分为单纯肥胖组,肥胖合并有糖代谢异常、高血压、高血脂者(代谢综合症)组,同时以非肥胖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检测人体测量参数和生化指标,空腹抽取静脉血,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血脂、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纤溶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指标。采用稳态模式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单纯肥胖组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EP、TNF-a、IL-6、CRP、PAI-1均有增高,其中LEP、TNF-a、IL-6、PAI-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代谢综合症组的检测结果与单纯肥胖组比较LEP、TNF-a、IL-6、CRP、PAI-1均有增高,其中LEP、TNF-a、IL-6、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I-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显著相关性,与心血管发病率正相关。

  • 标签: 肥胖 心血管危险因素 炎症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术最佳时间。方法对120例SAH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造影时间<24h,B组造影时间1-3天,C组造影时间>21天,对病因、造影时间、并发症等对照研究。结果术后24h内并发症比较A组再出血、脑积水、消化道出血,癫痫发作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脑血管痉挛则在C组发生率最高。结论SAH应常规行DSA检查,时间以发病1―3天为宜。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全脑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尿酸(UA)在糖尿病患者足部血管缺血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探讨多普勒超声血流仪检测糖尿下肢血管变(LEAD)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S-1000SPM多普勒超声血流仪检测2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双下肢动脉,观察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血管内径(D,单位mm)、峰值流速(Vmax,单位m/s)、血流量(Vol,单位cm3/s)、频谱宽度(W,单位mm)及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单位mm)。根据ABI值将受检者分为动脉钙化组(ABI>1.3)、非LEAD组(1.0≤ABI≤1.3)、轻度缺血组(O.8≤ABI<1.O)、中度缺血组(O.5≤ABI<0.8)、重度缺血组(ABI<0.5),同时检测各组患者的血糖和血尿酸(SUA)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检测出81例(35.2%)LEAD,与非LEAD组比较,患者血尿酸(SU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下肢缺血性病变患者的ABI值与SUA呈明显负相关(P<O.05)。结论多普勒超声血流仪可作为临床早期筛查糖尿LEAD的有效手段,高SUA水平可能是引起LEA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多普勒 超声
  • 简介:摘要糖尿足(diabeticfoot,DF)发病率逐年升高,具有很强的致残性,最终结局是溃疡、截肢和死亡,其治疗仍然十分困难。本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设立治疗组以中医辩证内外合治联合介入局部疗法,对照组以中医辩证内外合治联合全身溶栓搞凝,试图阐明中医药整体辩证协同局部血管内介入与全身抗凝的疗效差异及探讨中药多途径用药的作用机理,通过组间对比,计算出血管通畅比、临床疗效比、并发症及复发率,结合中医特色,寻求一种可行的、有良好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糖尿病足 中医辩证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8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法舒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30例,有效7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出现面部潮红,1例出现头痛、头晕;对照组3例出现头痛、头晕,2例出现血压下降,经调整输液速度后好转。结论舒地尔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方面较尼莫地平疗效更为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法舒地尔 尼莫地平
  • 简介:2010年NEJM有关糖尿流行学资料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糖尿前期患病率高达15.5%。而糖尿肾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作为糖尿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最常见的病因,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占透析患者总人数的50%以上,在我国也仅次于慢性肾小球肾炎。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管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 终末期肾脏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血压变异
  • 简介:报告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Ⅲa型1例。患者男,70岁。躯干部大片色素性皮疹70年。皮肤科专科查体:后腰背部右侧大片暗红色斑片,边缘逐渐移行为正常皮肤,压之褪色,部分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符合鲜红斑痣表现;胸腹部、右后背上方和腰部后正中线左下侧可见淡褐色斑片,境界清楚,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棕褐色斑点,符合斑痣表现。本一般不需治疗,鲜红斑痣和斑痣可采用红宝石或Q开关脉冲染料激光治疗。

  • 标签: 斑痣性 错构瘤 色素血管性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高脂饮食建立慢性系膜增殖性肾炎血管变模型的方法。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行单侧肾切除后随机分为单纯肾切除组、单纯肾炎组、单纯高脂组、肾炎高脂组。单纯肾炎组、肾炎高脂组在单侧肾切除后3d尾静脉注射OX7抗体(100mg/kg),1周后尾静脉连续注射OX7抗体(每次100mg/kg,1次/周,共3次),单纯肾切除组和单纯高脂组在同一时间尾静脉注射PBS,注射抗体后第2天单纯高脂组、肾炎高脂组腹腔注射维生素D3(6万U/kg,1次/4周),同时给予高脂饲料。分别于第4、8、10周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血压、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血钙、肾功能以及肾脏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肾炎高脂组)大鼠第8周肾小球外的小动脉出现管壁增厚,管腔变小,平滑肌细胞减少,细胞排列紊乱,纤维组织增生。第10周单纯肾炎组和单纯高脂组肾小球外小动脉管壁轻度增厚,管腔变化不明显,模型组血管变积分明显高于单纯肾炎组和单纯高脂组(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抗Thy1肾炎大鼠加用高脂饲料并腹腔注射维生素D3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慢性系膜增殖性肾炎血管变模型。

  • 标签: 高脂 系膜增殖性肾炎 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CN-40脉压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前来就诊的250名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心血管疾病将患者分为单纯性高血压组(A组)以及心血管疾病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脉压分别及临床表现,并对B组患者不同脉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与B组患者在年龄、病程、高血压值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中脉压水平60~80mmhg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比例最大。结论采用脉压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心血管 脉压 预测
  • 简介:摘要探讨分析白血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1例白血合并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21例患者采用适当的化疗方案同时立即给以抗凝治疗联合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结果21例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3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为71.43%。结论DIC是白血常见的并发症,是白血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早期发现并诊断DIC,从而尽早预防和治疗是降低白血合并DIC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白血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应用。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是一种临床发生率低但极其危险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术后对患者病情、活动、休息、饮食等方面的指导与监护极其重要,是避免或减少VVR发生的最关键的预防性措施。

  • 标签: 介入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特异性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与大血管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40例对照组和80例IGR者(其中IGR者40例,合并大血管变者40例)血清中的MMP-9和TIMP-1的水平,分析其与大血管变危险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大血管变组血清中MMP-9、TIMP-1的水平显著高于单纯IGR组和正常对照组。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MP-9与总胆固醇(TC)、餐后2小时血糖(P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中层内膜的厚度(IMT)呈正相关;TIMP-1与总胆固醇(TC)、颈动脉中层内膜的厚度(IMT)呈正相关。血清MMP-9、TIMP-1、总胆固醇、餐后2小时血糖是IGR大血管变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中MMP-9、TIMP-1水平的检测对监测IGR及大血管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调节受损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和代谢综合症与心肌结构和微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79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无2型糖尿与代谢综合征组(对照组)、2型糖尿组以及代谢综合症组,对其生化与心脏指标进行检测与组织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脏指数、射血分数、二尖瓣室间隔比值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动脉管壁面积/圆周率在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脏指数、射血分数、二尖瓣室间隔比值不依赖于心肌细胞宽度的改变。

  • 标签: 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症 心肌结构 微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体内所起的作用,从而指导临床治疗,以利病人疾病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共计66例2型糖尿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28例存在大血管并发症与38例无并发症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有大血管并发症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压值、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程度等不合格人数明显比单纯的2型糖尿组高。结论在2型糖尿血管变的演变过程中,C反应蛋白可能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控制病人的血压与体重、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胰岛素增敏剂等措施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病情,以利病人康复。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大血管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血管压迫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对第Ⅷ颅神经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血管压迫性耳鸣16例。其中轻度5例,中度8例,重度3例。3例伴有轻度眩晕。结果16例患者术后耳鸣完全消失,3例伴有眩晕者术后眩晕症状随之缓解。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血管压迫性耳鸣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 耳鸣 血管压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加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肾病患者55例,随机双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一致的含依那普利的基本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患者尿蛋白、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尿蛋白、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都得到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依那普利加中药煎剂灌肠可明显改善糖尿肾病患者的肾功能。

  • 标签: 中药灌肠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 简介:我国传统饮食讲究“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意思是说五谷是有营养的,但没有豆子就会失去平衡。现代营养学也证明,每天坚持食用豆类食品,只要两周的时间,人体就可以减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几率。

  • 标签: 现代营养学 豆浆 血管 健康 传统饮食 豆类食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血管血管外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1年~2011年,运用人工血管治疗血管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人工血管的使用成功治疗了各类血管疾病。结论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各类人工血管的出现,现代血管外科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通道,人工血管成为了血管外科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之一。

  • 标签: 人工血管 血管外科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