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9期
  • 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延江带领科研团队历时5年,在现有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中筛选老年痴呆治疗药物,探讨多靶点综合治疗。其药物治疗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后,防治新靶点研究成果前不久又在美国《分子精神病学》杂志发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标签: 《湖心亭看雪》 点示阅读 影子
  • 简介:找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有效地引导学生自觉形成写的意识,提升写的能力。各种类型的文章要根据文章的文体特点展开教学,才更能体现出文本的核心语文价值,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表达。准确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顺利掌握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为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和技巧积蓄能量。在教学精彩段落时有机地渗透写作要领,通过适时恰当的训练就能让学生写出更加出彩的文章来。

  • 标签: 结合点 读写 特色 训练
  • 简介:《小巷深处》是沪教版八年级(上)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林莉。作者记叙了“我”和盲人养母之间的一段往事。文章很感人,读来令人心酸落泪。根据现有资料,这是一篇纪实性的散文。文中当别人称呼“我”时,叫的就是作者的名字“莉”。

  • 标签: 《小巷深处》 “我” 八年级 沪教版 作者 纪实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采取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鸦胆子油注射液姑息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20例,对照组采取鸦胆子油注射液姑息治疗,观察组采取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鸦胆子油注射液姑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60.00%)高于对照组的(40.00%),;观察组生存改善率(60.00%)高于对照组的(4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00%)低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采取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鸦胆子油注射液姑息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鸦胆子油注射液姑息治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 香菇多糖注射液 鸦胆子油注射液 姑息 近期疗效
  • 简介:水、三水为偏旁的字,大多和水有关,比如“凉”“冷”“江”“河”,但是四水为偏旁的字,却往往和火有关,如“煎”“熬”等。这是为什么呢?水的温度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会不同,或者寒冷,或者清冽,或者温和,或者滚烫。古人根据这些感觉,造出了不同的字,偏旁分别为两水、三水、四水。随着偏旁里的水滴逐渐增多,这些字所代表的温度也逐渐升高。

  • 标签: 偏旁 温度 感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丹红注射液使用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100例由于丹红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结果40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30例出现神经系统反应,22例出现药物热反应,8例发热及伤口出血。结论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不可忽视,在用药的过程中要保证科学合理,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中药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逐年增多,尤其是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大部分临床医生只注重中药药理作用,而不能从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功效结合患者的舌脉症象进行辨证分析用药,无法实现药证相符的目的。本文就临床中常用的几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药理作用、中医辨证使用,谈一自己的浅见。

  • 标签: 中药 注射剂 活血化瘀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次数,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治疗的患者,平分为两组,给予常规脱敏注射治疗(对照组)和减少脱敏注射次数治疗(观察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时间和剂量上存在差异,不良反应上无差异。结论减少破伤风抗毒素的脱敏注射次数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脱敏注射次数 破伤风抗毒素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合理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方法。方法对我院近年来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发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临床使用中的不合理现象包括滴速过快、过量使用、未正确输注、出现混用等。结论明确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根据相关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的用药监督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临床使用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门诊注射室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注射室病人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结果病人自我保健能力和意识明显提高。结论开展门诊注射室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诊疗效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门诊注射室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定期随访对提高胰岛素笔注射效果的影响。方法对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5例糖尿病病人,自行胰岛素笔注射时间超过1年以上采取问卷调查和面对面交谈的沟通方式,了解病人对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的情况和存在的误区,记录并分析,通过1-4次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结合血糖监测反映出胰岛素规范注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随访1-4次,时长3个月后,病人对胰岛素笔的规范注射率较随访前明显提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随访前更加平稳、安全。结论定期随访能提高糖尿病病人规范胰岛素注射技术,从而使血糖控制更加安全、平稳。

  • 标签: 糖尿病 定期随访 胰岛素笔 血糖 规范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塞通注射液临床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心内科心脑血管疾病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患者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45例,占52.3%。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损害12例,全身性损害9例、神经系统损害7例、循环系统损害6例,呼吸系统损害5例,胃肠道损害3例,其他症状3例。其中自行好转6例,其余39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血塞通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多以皮肤损害、全身性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较为严重。应重视血塞通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减低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中药注射液使用的规范化,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血塞通注射液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化剂注射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另选取同期50例痔疮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芍倍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维持有效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维持有效的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化剂注射治疗痔疮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消痔灵比较更为安全。

  • 标签: 硬化剂痔疮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弱势群体在使用胰岛素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方法对45例糖尿病特殊人群进行评估,分析应用胰岛素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结果上述病例均存在高于普通糖尿病群体的安全隐患,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自行注射时剂量不准确、笔式胰岛素使用不当易损坏、不能识别低血糖或有效处置、药物存放和保管不妥等。结论对于自我管理能力有限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时必须寻求支持系统,否则危害性大于疾病本身。

  • 标签: 糖尿病 弱势人群 注射胰岛素 风险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