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这种将技能训练融入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高职病理学的教学。本文对高职病理学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

  • 标签: 高职病理学 理论实践 一体化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小肝癌的超声造影灌注特征与病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发现的369个肝脏占位性病变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造影显像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与病理诊断的恶性病灶245个和良性病灶124个进行对照,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为98.8%(242/245),特异度92.7%(115/124),准确度96.7%(357/369),约登指数0.92,阳性似然比13.7,阴性似然比0.013。(2)小肝癌的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为动脉早期快速增强,动脉中晚期或门脉早期快速廓清,呈快进快退表象;其中肝脏恶性病灶的快进快退表现占87.2%(219/251),与良性病变的1.7%(2/1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的超声造影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分化小肝癌的廓清时间分别为(102.4±2.36)s、(76.02±3.88)s和(49.40±4.95)s,分化程度高者的开始廓清时间明显晚于分化程度低者(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小肝癌的诊断及其病理分化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微气泡 肝肿瘤 病理分化程度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T2diabetesmellitus简称T2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T2DM是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T2DM引起的糖尿病肾病(DN)在我国已逐渐成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首位病因。同时,T2DM合并的不同类型肾损害在诊断、治疗以及预后上也各有不同。因此探讨T2DM患者合并原发肾小球疾病的临床与病理是目前广大肾脏病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脂肪母细胞瘤(lipoblastoma)和脂肪母细胞瘤病(lipoblastomatosis)为少见的儿童软组织良性肿瘤。Jaffe于1924年首先使用。lipoblastoma描述为未成熟脂肪细胞的肿瘤。Vellios等人于1958年使用lipoblastomatosis描述新生儿脂肪组织内良性新生物。其后陆续有个案报道,并总结出其生物学行为特征。肿瘤局限于局部者称脂肪母细胞瘤;病变弥漫且向周围组织或肌肉浸润者称脂肪母细胞瘤病(lipoblastomatosis)1。本文报道脂肪母细胞瘤2例,通过探讨其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学表型以及鉴别诊断,进而促进对此种少见肿瘤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脂肪母细胞瘤 脂肪母细胞瘤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鼠糖尿病心肌病不同病程心肌纤维化病理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心肌病模型,随机分组,用氯胺T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代表心肌胶原总含量。心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心肌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lagenⅢ)和心肌型α肌动蛋白(α-act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平均积分光密度;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病理的变化。结果糖尿病6个月组心肌胶原总含量明显高于3个月内组(P<0.01),病程3个月之后CollagenⅠ含量伴随TGF-β1的含量开始较健康鼠增加(P<0.01),α-actin蛋白含量减少(P<0.01)。病程3个月后大鼠心肌细胞核皱缩,线粒体肿胀、模糊,α-actin含量明显减少,有糖原沉积现象。结论大鼠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主要原因是CollagenⅠ呈现持续性增加。TGF-β1参与了心肌纤维化发生的早期过程,主要表现为糖原沉积和心肌型actin含量的减少。

  • 标签: 糖尿病 胶原蛋白 心肌型&alpha 肌动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临床病理。方法本次共选择30例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的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分析病理特征。结果腮腺小叶间、小叶内及颌下腺有IgG4阳性的大量浆细胞浸润,>50/HPF,统计IgG4+IgG+细胞比值,在40%以上。淋巴结病变以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为表现,部分病例生发中心出现进行性转化。滤泡间区可见免疫母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部分淋巴结区域有纤维化发生。分析免疫组织结果,其显示IgG4阳性的大量浆细胞在生发中心及滤泡间区浸润,>50/HPF,细胞+IgG4+IgG比值在40%以上。结论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属新认识病种,激素治疗效果理想,故需行病理检查,及时确诊,以有效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 病理 分析
  • 简介: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继发于脑血管病变的一类认知障碍,并有发展成为血管性痴呆的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目前中西医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缺乏有效的干预方法,因而血管性认知障碍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以五脏为纲,探讨五脏生理病理特点在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中的作用,以期对于后续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血管性认知障碍 五脏 生理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抑郁症发作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收集心理卫生科抑郁症住院病人,时间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共计50例,定义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健康人群,共计50例。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与正常对照组人员比较大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结果入院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分别为72.8±13.1pg/mL、4.5±4.9pg/mL,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分别为4.8±6.2pg/mL、4.5±4.9pg/mL,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抑郁症患者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表达上升有关,治疗能使得抑郁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降低。

  • 标签: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抑郁症 机理中图分类号R74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2-004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CT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组35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前经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34例,诊断正确率为97.1%。病理检查结果为恶性24例(68.6%),良性11例(31.4%),瘤体直径3.7~23.5cm,平均(11.6±1.7)cm。CT可见肾脏向后方移位19例,胰腺及脾静脉向前移位13例,瘤体侧后方无肠管8例,腰大肌受压变形或直接浸润6例,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分离5例。其中,脂肪肉瘤10例,纤维肉瘤7例,平滑肌肉瘤5例,恶性淋巴瘤2例,良性畸胎瘤7例,良性间叶瘤3例,囊性间皮瘤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检出率。

  • 标签: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 多层螺旋CT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常规二维叠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病例各期不同声像学改变。结果双侧叶同时弥漫性病变者占29例,彩超诊断正确率93.1%。一侧叶受累27例,彩超诊断正确率88.9%。结节样病变6例,彩超诊断正确率66.7%。典型病例可根据声像图变化将病程分为三期急性期、中期和恢复期。结论彩超不仅可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作出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而且根据声像图进行病程分期,对指导临床治疗、防止病情复发,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亚急性甲状腺炎
  • 简介: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有意识地去活动舌部。日本齿科大学新潟生命齿学部的小出馨主任教授说:“由于年龄增长、咀嚼次数减少或者上下齿咬合等原因,舌站肌肉力量下降,可能出现面部松弛、唾液分泌减少等各种问题。”

  • 标签: 舌运动 健康法 诊断 体操 咀嚼次数 肌肉力量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的CT诊断征象及其临床诊治价值。方法收集60例经胃镜、病理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CT资料,其中54例手术。胃对比剂用1.5%泛影葡胺或水。42例检查前10min肌内注射山莨菪碱10-20mg。60例行CT平扫,其中24例经肘静脉团注注入60%泛影葡胺80mL增强。结果胃癌CT表现为病变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影,合并溃疡时表现为增厚胃壁及肿块内的腔内龛影。CT可同时发现胃癌的邻近侵犯及远处转移。结论CT可作为胃癌诊断方法之一,并有其独特的优势。胃癌CT检查的现阶段目的为疗前评估,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胃癌 诊断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作为一种教学和测试手段,听写能够较好地反映语言学习者总体语言能力,这在英语教学界已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在汉语二语教学研究领域,将听写用于诊断外国留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对某些偏误采取回避策略,使教师难以监测语言学习过程。本文报道一项在留学生中开展的听写实证研究,发现听写在汉语二语教学中不仅能够评估学习者的综合汉语水平,而且还有着快捷有效的诊断功能,包括诊断学习者的辨音能力、词汇理解能力、汉字书写能力以及学习者所回避使用的教学内容。

  • 标签: 听写 诊断 偏误 汉语二语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诊治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用B超、CT诊断肝胆管结石及定位病灶为手术提供依据,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经胆总管胆道取石及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取石,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纳入40例肝胆管结石,行联合手术后,31例患者结石清除,9例残留结石。9例残留结石患者择期再手术取石,6例患者结石取净,3例结石残留,总结石清除率为92.50%(37/40);肝功能不全7例、创面胆漏3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00%。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肝胆管结石复发3例,复发率为7.50%。结论正确诊断病情,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治疗的关键;肝功能不全是术后主要并发症,需加强术后并发症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诊断 治疗 多处肝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诊断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肿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肿的超声诊断敏感度为82%,特异度85%,准确度86%。结论甲状腺肿各种原因引起甲状腺增生或肿大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单纯性甲状腺肿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甲状腺B超检查便可明确,B超检查显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但无结节。

  • 标签: 甲状腺肿 超声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早期诊断及早期预防重要意义的认识。方法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的以一秒钟用力呼气流量(FEV1)的不可逆下降和不断加重的呼吸困难等病理特点,使用肺量计对COPD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选和监测,以期早期确诊病人。结果资料证明,在导致COPD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中,吸烟是最重要的原因。为制定早期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结论吸烟是导致COPD的最重要的原因,使用肺量计筛选和监测高危人群是早期确诊病人的有效方法,戒烟、控制肺部感染和对易感人群营养支持以及STOP策略对不同年龄组高危人群的及早干预具有重要防控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危险因素 早期诊断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内疝的CT征象及诊断标准,提高CT对腹内疝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腹内疝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术前CT诊断7例腹内疝,术后证实十二指肠旁疝2例,网膜孔疝2例,盲肠周围疝2例,吻合口后疝1例。结论双源flashCT能够准确诊断腹内疝,CT诊断和手术结果具有一致性,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帮助。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双源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技术在腹部创伤诊断时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3月到2013年6月间收治腹部创伤病例50例,所有入选病例均予以螺旋CT平扫后增强扫描,其扫描范围由隔顶至肾下极,需重点进行肠道以及腹膜后腔观察的病例行全腹扫描。其中41例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其他9例采取保守治疗方式,并将治疗结果与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手术治疗的41例病例中,与CT诊断结果相吻合的为38例患者,CT诊断准确率达到92.68%。结论采用CT扫描技术对腹部创伤疾病进行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腹部创伤 CT扫描 诊断价值